后补贴时代的内容平台之战

8月28日,UC大鱼号发布了“U创计划”2.0,宣布将投入上百亿资源,通过流量分发、AI技术赋能、阿里生态协同等能力优势,帮助创作者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他们计划,在未来3年,培育5万优质内容创作者。

与UC大鱼号“U创计划”2.0发布同期,字节跳动开始邀请头条号入驻“星图平台”。

内容平台之战,从用户与内容创作者的争夺,演进为生态系统之战,无一例外的B2B2C,核心是赚钱与分钱,赚钱靠销售,分钱看政策。当下的内容平台,最大格局是四强纷争,头条号、UC大鱼号、百度百家号以及腾讯企鹅号——这一格局其实很早便已形成,是趋势必然,这四家在内容分发、广告销售都有绝对优势。接下来,它们需要比拼生态系统。

移动时代,内容变局最大特征是大家熟知的“信息流”,当然,还有一个并未被传统媒体人重视的内容本身的某种深刻变化:内容,从新闻、资讯,或者说经典的“硬新闻”,演变成包含历史文娱、生活消费的“内容消费”,传统报纸与经典门户定位“经营”的读新闻,移动时代,这方面并不是弱化,而是“内容消费”需要暴涨,因为此前的市场,订阅报纸、杂志期刊或购买PC还是有一定门槛,移动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PC时代也有类似的“内容消费”需求,满足用户需求的是“站长”,移动时代,“站长”变成“内容创作者”,PC时代的“超链接跳转”也变成当下的“信息流”,也因为屏幕有限,入口经济自然变成了生态闭环。

腾讯系内容最早因微信公众号起家,优势独特,但微信是独立生态,微信公众号逻辑与今日头条信息流也不同,它是订阅,虽起家最早,直到现在微信社交关系加持,许多人阅读依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或订阅,但对用户来说,还存在阅读不友好——单篇内容阅读,多篇阅读并不连贯,微信生态对内容创作者来说,其实也并不友好。此后,今日头条崛起,以巨额补贴引进更多内容创作者,在此后,腾讯定标头条,也做了自己的天天快报,也是靠补贴。

腾讯、头条之后,崛起的是阿里经济体的UC大鱼号以及百度百家号,它们的方式,筑巢引凤,无一例外,都是靠补贴,给流量扶持,流量分成之余还有平台补贴。

移动互联网这几年平台之战,总结下来就是:高频需求平台靠补贴,低频生意平台靠广告——高频如滴滴出行、共享单车、外卖,又如内容平台,低频如医美、二手车、房产、招聘等,主要靠疯狂砸广告。

补贴政策,也是有时间限定的。当下的内容创作者应深有体会,靠平台补贴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流量分成,也是杯水车薪。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如果有自己的销售团队,能够卖广告或内容植入,自然是奔着流量去,但更多数没有独立销售的小团队或个体来说,选择内容平台,一是看流量,二是看钱:谁的分发渠道多,谁的变现方式丰富。

还记得2017年的直播大战么?那时行业热钱,平台补贴丰厚,全民直播,最后剩下只有陌陌、映客几家以及斗鱼、虎牙两个垂直领域的直播,很多平台补贴不下去了,中间商也没有差价赚了。秀场直播式微之余,淘宝直播却蔚然成风,逆势崛起,现在依旧如火如荼,因为它是一个完备的“内容生态闭环”,淘宝离交易近,直播内容离钱最近。

当下内容平台之所以是头条号、UC大鱼号、百度百家号、腾讯企鹅号,四家之争,因为它们有流量,更重要的是,有钱,有强大的广告销售体系,也是有各自的生态。

四个平台的走向,以及内容创作者未来生存前景,关键看这四个平台背后的生态演进:内容生态,前端分发多渠道、高效率,后端要有更强大统一的广告销售或电商体系支撑,中间,则是平台的利润分享政策。

这也类似是“小前台,大中台”的生态。

头条号的优势在于前端流量迅猛,今日头条之外,还有火山、西瓜、抖音、懂车帝等分发渠道,当然,它在短视频领域优势尤其独特,在后端,字节跳动的销售体系支撑,也有它的优势,今年1月,字节跳动发布了自己的营销平台新品牌“巨量引擎”,说到底这就是为内容创作者与广告主提供一个标准化接口,或交易平台。

UC大鱼号的优势,也明显,前端流量与内容分发上,除UC外,还有淘宝、天猫、阿里影业、优酷、支付宝、钉钉等。可以说,UC大鱼号最大优势,是阿里生态的协同性:阿里影业、优酷、文学、虾米等有IP资源,通过阿里妈妈实现与淘宝、天猫的无缝对接,也有阿里妈妈的广告主资源,除了流量分成外,还有IP宣发、内容电商、商业化合作的多元变现方式。

百度百家号的流量源自手机百度,今年有业内有人提出质疑说,百度搜索将百度百家号内容优先呈现在搜索结果上,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百度对百家号的重视——如果从用户体验上来说,百度将流量导入百家号确实不好,但从商业和战略来说,这是百度必须要做的,信息流一役,百度追不过今日头条,但也要确保自己行业前二或前三的位置,更何况,移动时代许多APP上的内容,百度搜索无法抓取了,百度也只能呈现自己的内容。

百度投资知乎,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它需要给用户足够丰富且准确的搜索结果。

腾讯系的内容生态由于自身的组织架构原因,微信是独立生态,企鹅号又是一个生态,2018年架构调整后,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统一管理,但与微信还是没有太深协同,还有就是,腾讯的运营内容平台与广告变现,两个板块属于不同事业群。

抛开定位与时机等因素外,2018年气势汹汹的腾讯微视逐渐沉寂。短视频领域,腾讯被字节跳动远远甩开。前不久,市场盛传“腾讯收购快手”,无风不起浪。

而与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相比,UC大鱼号还有它独特的优势——背靠淘宝为根基的阿里生态,在流量或广告收益之外,它能带来最简单也是最持续的交易分佣。能够直接参与淘宝分佣,是一个有限资源下做增量的好模式。

影响内容平台利益分享最重要的,还是各自的形势。有人说,“合作伙伴亏损和暴利都是不健康的,我们会持续优化策略,让每一个合作伙伴都赚到该赚的利润”,这番话听起来很漂亮,但也有细思极恐的地方——平台定生死。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呵责内容平台,对头条号、百度号、腾讯号来说,分给内容创业者的钱越多,直接影响自己的利润率。百度在PC时代,TAC成本的剧烈变动,便是一个例子,其实最好的平台,应该是提供场地,让内容创业者各凭本事赚钱。

哪个生态闭环更为健康,关键看谁离变现更近,健康也就意味着持续,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流量或广告之外,这也是UC大鱼号保持竞争优势的底气所在:内容既是高频刚需,也能成就电商,电商生态同时也在反哺内容生态,内容与电商的相互成就方式,或许能在大鱼号找到最佳答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7801018/article/details/106401125#comments_163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