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会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新“同事”呢?有人可能会满怀自信并且热烈由衷地欢迎,也有人会虚情假意地表达好感后暗地里翻白眼。很显然这两种态度的背后,是对“机器人是否会抢饭碗”的分歧。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亚马逊机器人带来了更多就业

作为零售巨头的亚马逊,于2014年引入了机器人。不断有外媒称,亚马逊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更能体会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焦虑,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让机器人从事原来有人类员工处理的重复性工作,并没有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反而因业务增长和技术变革大批招人,使得亚马逊成了增加美国就业岗位的大户。那么问题来了,工作被机器“抢”走的员工要干什么工作呢?新招进来的人又要干什么工作呢?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在亚马逊部署机器人时,之前堆叠塑料箱的人员,通过参加公司的课程,成为了机器人操作员。很多其他的员工转移到接收站,在那里他们手动将大箱的商品整理到塑料箱。亚马逊运营负责人表示,在机器人部署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被裁掉,亚马逊为那些岗位被替代的员工找到了新的角色和工作任务。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机器人训练师将成为新兴职业

清华大学教授郑海涛在受邀TED做演讲时,提出了“机器人训练师”这么个听起来就很炫酷的新兴职业。他认为机器的学习进化需要我们人类的参与,我们不断地告诉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机器根据我们的反馈进行学习,才能不断地进化,变得更加聪明。

郑海涛教授表示,机器人训练师不是一个人高端的职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机器人训练师,但前提是要学会升维思考。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事一种劳动时,需要仔细思考这个劳动的内在规律是怎么回事。努力去探究做事情的本源,看事情就会豁然开朗。学会升维思考后,我们将会成为机器人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郑海涛教授毕业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博士),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向网络舆论的动态本体模型”研究,是深圳市智能语义挖掘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在智能语义方面有着十年的研究。除了上述身份外,郑海涛博士还是智搜(Giiso)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创始人。

这是国内首家专注资讯机器人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在郑海涛博士的带领下,智搜(Giiso)团队完全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时代国内首个资讯机器人——Giiso资讯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具备写作、采编、审核、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大数据追踪等特长,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对资讯内容的全自动智能化采编。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Giiso资讯机器人推出后,不少编辑也慌了。“不用担心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现在我们是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弱人工智能只能模拟具有人类思维的行为表现,并不会完全像人一样真正思考。”郑海涛博士表示。

人工智能创造了更多新岗位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研究数据显示,制造类机器人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人类就业岗位的总数。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创造的岗位总数将从190万增长到350万,每部署一个机器人,将创造出3.6个岗位。

德勤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80多万个低技能工作岗位被淘汰。但与此同时,有350多万个新的工作岗位被创造,而且这些工作的平均年薪比之前高了1.3万美元。

AI淘汰80万工人,却创造了350万个新岗位,你还怕被抢饭碗吗?

新科技的产生难免会淘汰一些岗位,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于有意愿、有学习能力的劳动者来说,工作机会就在那里,永远不会消失。与其整天担心饭碗被抢走,还不如尽早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只有你自己强大了,才能不惧竞争、不怕失业。

责任编辑:Giiso智搜信息技术版权所有:www.giiso.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807142/212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