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OT趋势下,带给安防产业的影响与发展机遇

  • 5G、AIoT趋势下,带给安防产业的变革与影响

2019年是我国的5G商用元年,5G技术将极大拉动各下游产业的增长,5G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现有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相较于4G来说5G 的断代式特点表现为速率以及多种技术升级等方面。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各下游行业5G设备支出将超过5200亿元,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5G就是为物联网而生的,5G更能为AI的边缘计算算力提供大数据、高带宽、低延时的网络通信传输方案,落地到物联网上能够为智慧社区提供强大赋能。一直以来,受限于视频信号数据量大、带宽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4G对安防行业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而5G改变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实现了万物的互通互联。5G除了个人通信,还将加速目前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项目的落地速度。5G时代的到来,对于安防行业可以说是一次质变。首当其冲的是监控领域。5G网络正式商用后,监控设备将进一步走进8K分辨率时代,这意味着清晰度更高的画面与更丰富的视频细节,这使得视频监控分析价值更高,市场机会更多。而从视频数据传输方面来看,5G技术可以提升超高清监控视频资源的传输速度以及后端智能数据处理能力,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转发带来的延迟损耗,视频监控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网络。5G的落地也将加速智能安防产业向商用、民用端的全面渗透,例如智慧城市项目。智慧城市作为5G技术与智慧安防结合的典型应用场景,将得到极大发展。届时,数据采集、分析速度达到微秒级别,从而打破困扰智慧城市项目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万物互联得以真正实现。5G与安防行业具有天然的适应性,除了带来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与产品升级以外,更为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新变革,促进安防业务的开放与创新、促进安防与其它信息化系统的融合。这将深度改造整个安防产业链,推动行业迈入智能物联时代。安防行业中,厂商已经开始着手布局5G产业。例如,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携手阿里巴巴、诺基亚贝尔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浙江5G产业联盟,共同探讨5G及物联网未来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5G生态圈。2018年9月17日,以“当物联网遇上5G”为主题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了浙江移动与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以及浙江大华股份等5G产业联盟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5G+8K超高清视频应用。此外,大型赛事机器人安防巡检、智慧医疗远程急救、无人驾驶专用车船等各项应用也正在积极对接孵化中。由5G技术驱动的全球行业应用销售额将超过12万亿元,在2020-2035年期间,全球5G产业链投资金额预计将达约3.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30%。5G让AI无处不在,任正非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曾表示:5G只是一个工具,是将来支撑人工智能存在的工具。那么,5G的到来能让AI无所不在吗?5G具有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大连接的优势,使得AI能与物联网融为一体。5G可以将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上传到云端用于AI的学习与训练,AI运算结果也会通过无处不在的5G网络作用到千行百业。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认为,AI和5G近80%的典型应用是重叠的,5G能够支撑AI应用的大规模落地。总而言之,在5G高速、泛在的支持下,5G与AI的碰撞并非只是昙花一现,而是不断引发行业变革。5G+AI赋能下 超高清视频将为安防行业带来巨变。在安防行业,5G与AI都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点。智慧安防作为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将在5G的助力之下,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更智能、更清晰”是安防产业未来努力实现的目标。在视频监控领域,以往安防监控系统存在网络传输速度不够、响应迟钝、事后查证以及人工决策带来的低效率等问题,而在5G技术和AI支持下,监控系统将能够实现海量数据高速传输、高分辨率、智能决策,超高清视频监控也因此得以发展。超高清视频监控是安防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短期来看,以5G与AI技术为主导的4K、8K安防监控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应用场景将会成为现实。在5G+AI加持下,未来人脸识别、行为识别、车牌识别、目标分类等AI算法也将因为超高清视频监控而更为普及,安防应用边界也将进一步拓宽。例如电力监控与检修方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超高清视频画面,观察电力输电线路及电力设备运行等情况等,大大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在工业制造领域,更高清的显示技术,可以代替目前生产线上的工业瑕疵监测等技术;此外,超高清视频监控甚至还可以应用于赛事直播、景点直播等方面。智慧家居: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各个设备的控制管理,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和连接实现的,目前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都在低功率下运行,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换信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设备传输间的延时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智能家居生活的体验。而5G网络每秒传输速度达10Gb,将有助于信息的检测和管理,使得整个系统更为稳定,传输速率更快。这样一来,智能设备之间的“感知”将更精确更迅速,有利于提高整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智慧化程度。智慧交通:5G和云计算等技术联合,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传输彼此的位置、速度、行事路径,避免交通拥堵,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预测模型。依据5G的智能交通体系将更为联动,能够进步社区交通功率,削减阻塞的发作。对于公共交通,5G可以帮助减少乘客等待时间,优化公交车库存,提供实时更新的乘客信息、车辆信息,甚至支持动态公交路线;车辆、路灯等设备的信息互通还能帮助智能泊车,避免停车位的拥堵和闲置,提高27%的停车收入。此外,5G智慧交通将帮助实现车型分类,根据路段运载能力安排车辆形式路线,支持智能交通管理,每年为中型城市的司机和相关人员节省约1亿美元,减少40%的交通阻塞事件,从而带来额外的生产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在众多充满期待的应用场景中,以视频监控图像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安防将可能成为5G应用爆发的重要场景。从整个安防产业的角度来看,安防主要包括智能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门禁、红外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围栏、智能门锁等,这其中,视频监控在整个安防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比达49%。从体量上来看,视频监控是整个安防领域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由于视频监控系统涉及到整个监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以及最终的的控制以及显示,是整个安防系统的基础支撑,很多子系统都需要通过与其相结合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功能。5G技术作为下一代通讯技术,首先保障的是通讯传输的问题,而在整个智能安防环节中,以视频监控为主的监控系统环节涵盖了整个安防产业当中主要的数据传输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安防领域中市场份额核心的一个环节,所以伴随着5G技术不断的深入融合到整个安防产业当中,先受到影响并被变革的一个领域必然是视频监控。一方面,区别于4G通讯条件下监控视频传输速率低、画质效果差等问题,未来5G技术所具备传输峰值超过10Gbit/s的高速传输速率将会有效改善现有视频监控中存在的反应迟钝,监控效果差等问题,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加高清的监控数据。另一方面,5G所具备多连接的特性也更能促成安防监控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获取到更多维的监控数据,这将能够为智能安防云端决策中心提供更周全、更多维度的参考数据,有利于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做出更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伴随着5G的到来,视频监控整个系统将从前端设备、后端处理中心以及显示设备等各个领域得到革新。数十亿的物联网设备,结合新的、更快的、不会断网的5G网络,意味着备受期待的“智慧城市”也越来越近了,我们拭目以待。

  • 5G、AIoT技术对安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5G+AIoT是下一代超级互联网。伴随5G浪潮,一个新的行业共识是:AIoT将成为未来二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AloT的英文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代表AI和loT的结合,意思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既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又能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5G、AI等新兴技术在2019年爆发,国内科技创业公司一片兴兴向荣,例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极链科技、依图科技等公司都在各自垂直领域深耕发芽,自动驾驶、城市大脑、AI养老、医疗影像等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从“神坛”进入我们的生活。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性,为万物互联的IoT带来更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比如说智能家居、车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村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前景。而AI技术的加持,则为IoT提供更智慧的信息收集入口,以及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通过AI能够将一个比较孤立的设备拉入场景化,可大大提升IoT的响应空间。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的跨越式发展。5G峰值速率可达到20Gbps,每平方公里可链接数超过100万,链接延时仅1毫秒。在AI的加持下,城市将拥有“智慧大脑”,最大化助力城市管理。5G+AIoT时代的智慧城市将是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各种服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个性化定制,同时在出行等很多方面的协同化程度更高。AIoT依托智能传感器、通讯模组、数据处理平台等,以云平台、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等为核心产品,将庞杂的城市管理系统降维成多个垂直模块,为人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管理等建立起紧密联系。5G网络下,将为智能城市的电网、动力、交通、安防等方面给予直接的处理计划,更好地帮助城市运转中从感知到执行的全过程,为城市提供更安全和有韧性地保护。对于遍布城市各地的监控设备而言,5G技术可以更快地传输更多超清监控数据,不再局限于固定网络,智能监控数据读取及共享能力将极大加强。5G与AI的结合,将点燃智能家居市场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智能家居不再限于目前的单一设备智能化,逐渐过渡到设备之间实现互联,用网络连接万物,而AIoT则是在此基础上,利用AI和大数据,集成全屋家电主动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智能家居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影音、智能照明、家庭安防、智能连接与控制等多个方面。其中,在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市场规模中智能家电占比最高。2018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接近3千亿元,主要是来自彩冰洗空等品类智能化的快速增长。家庭安防方面也是一个刚需场景,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智能门锁。对智能家居产品而言,目前智能手机是普及率最高的控制终端,而智能音响是最自然的控制终端,智能音箱是一个入口,一个总控平台,扩展了智能设备的响应数量和响应空间。5G的到来,将减少一个智能终端只能控制几个智能设备的尴尬,也将解决不同品牌之间不兼容的问题。扎堆扩张,行业标准势在必行。据格物资本不完全统计,2018年在AIoT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高达1314起,涉及金额超千亿元。AIoT似乎已然成为资本的一道 “硬菜”,向AIoT的“冲锋”科技企业也先后发力。AIoT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雷军在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上郑重宣布:“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而且未来5年、10年不会动摇。”阿里将IoT作为阿里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第五赛道。京东也推出全新品牌“京鱼座”,构造小京鱼AIoT生态。华为、特斯拉、旷视科技的AIoT战略都在大力推进中。但其实AloT的生态链非常长,产品形态五花八门,非标准化很严重。目前,IoT生态是一个看上去并不标准、甚至有些杂乱的形态。在构建数据融合过程中,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仍有数据孤岛的问题存在。如何在生态里面更有效系统化地解决IoT的安全问题、信息无障碍,建立行业标准,是当下行业需要深刻关注的事情。这不仅是技术研发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配套产业链、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统筹协调、紧密协作的系统工程,还涉及到全社会相关意识的提升。进一步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要求,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无障碍建设迫在眉睫。5G是万物互联的基石,AI是实现万物智能的工具。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通过5G互联技术,把大量的数据上传到云端,然后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潜在价值的挖掘。二者作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提升。而5G+AIoT最有突破性、穿透力、经济效益的场景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级AI摄像机传感网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水平高、算力高的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将通过5G等技术传输到云端,云端包含有人脸识别、人体、行为识别、车辆等丰富的算法,继而为城市大脑、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提供应用。5G时代的来临,会对AI安防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使用视频流的人脸识别也好,或者是说通过抓拍机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好,首先都需要大量的带宽投入,这些带宽投入在整个安防建设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占用的资金比例可能与整个系统的费用相持平,后期费用很高。另外一个,由于需要线路需要供电以及网络接入的限制,也限制了大量摄像头的部署推进。   5G技术天然解决了带宽的问题,所以对于安防而言,相机可以通过5G技术无限的传输数据,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在更多的背街小巷等区域设置我们的一些智能相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摄像头保有量将达到7亿这个量级。在5G时代因为有更多的摄像头等设备的接入,智能终端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另外,由于更多设备的接入,会有更大量级的数据汇集,所以我们的AI算法模型会迭代的更加迅速,实现实时的更新和场景优化。5G技术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高吞吐。解决了视频上下行的带宽传输问题。2.低延迟。5G时代低延迟可以做到1毫秒或者是10毫秒这样一个理论值,在安防领域,我们通过5G可以操控无人机,远程实时传输360度的8K视频等。3.超大规模连接。5G天生支持超大规模的设备接入,对安防行业而言可以支持更多的相机等IoT设备接入。5G高带宽的特性,其实是牺牲了穿透性。因为使用了更高的频率,就意味着穿透性更弱,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里面,如果5G普及开之后,要达到相同4G覆盖率的话,可能5G基站的个数会更多。直观一点来说就是在城市密集区域,4G的基站可能是500米一个,但是在5G时代的话可能就是200米或者300米一个。但随着电子的集成化水平更高,5G时代的基站可以做的更小,最小的基站差不多只有巴掌那么大,比如在小区的路灯里面,我们就可以把5G基站设备挂在路灯下。那么,在路灯下,我们还可以放入智能摄像头,为智慧交通提供设备支持。目前多地政府都规划了智慧路灯,计划在路边的电灯上部署我们的智能摄像头,通过视频了解单行车流的密集度、动态的调整红绿灯的间隙。除此之外我们还对路边的停车位进行空位的分析,分享这些空位信息,改善城市交通。在智慧社区领域,IoT设备的低功耗与5G网络的大连接特点融合在一起,在社区应用中将会大放异彩。家用的电器设备,以及水电煤等传感器可以通过5G直接进入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这样我们在智慧社区云端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来对社区类的关怀人群,比如说孤寡老人,保障他们的起居生活。智慧安防中的跨镜追踪ReID,之前多位嘉宾已经提到了,它主要核心要解决的是通过人形的特征分析来解决多个摄像头像,相同行人的判断。通过ReID技术可以持续的跟踪一个特定的行人。比如在某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电动车特盗案,公安是在一个摄像头里面全程监控到一个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过程,但是因为摄像头的位置问题没有拍到他的正脸,然后通过相隔的摄像头,利用ReID技术跟踪到这个人的行动轨迹,并且在某一个摄像头里面拍摄到了他的正脸,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认了他的身份,助力警方破获了这一案件。这里面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多个摄像头之间数据互联的问题,ReID要解决人行特征值的传递,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某一个摄像头获取了他的特征值,然后传到云端,再传递给下一个摄像头。但在5G时代有一个叫做D2D的通信技术,这个D2D的通信技术解决的是5G设备在同一个基站下的情况下,它可以不通过基站来进行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D2D的技术,摄像头之间就可以进行一个犯罪分子或者是嫌疑人信息的直接交换,为公安破获案件提供更快的线索,更高的准确性。目前AI算法主要是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在5G时代,因为更快速的传输数据和更多的数据汇集,我们每天都可以获取大量的人像数据和行人数据,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快速的进行算法模型的迭代。之前一个人脸的算法迭代周期可能是一个月,到了5G时代,因为设备汇聚的越多、数据越多,通过人脸的收集、模型的检验,下发模型到前端的智能相机,算法的迭代升级过程可能会在一天内完成,甚至实时更新。

  • 5G、AIoT趋势下,安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G、AIoT的发展依然面临着算力、算法、平台兼容性、安全性等挑战。比如在算力方面,普通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利用其训练一个模型往往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密集和频繁地使用高速计算资源面临成本挑战。在算法方面,AI的训练所需时间是非常长的,目前仅训练一些简单的识别尚需数周时间,面对未来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必要在算法层面予以增强。并且基础算法非常复杂,应用的企业开发者能力不足。在平台兼容性方面,物联网本身产品碎片化,而各AI公司生态之间又缺乏协同,本地算力、网络连接能力、平台间的不兼容,要把框架里的算法部署到数量众多的物联网设备,大规模部署问题重重。在安全性方面,人工智能决策的正确性受IoT数据的精确度影响,AI的分析结果还缺乏可解释性。AIoT还存在被攻击而成为僵尸物联网的风险,AIoT目前仅是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重大挑战。未来AIoT的发展仍然需要推动标准化,也需要企业间合作提升兼容性,还需要威胁情报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AIoT本身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其中包括硬件/终端(占比25%),通信服务(占比10%),平台服务(占比10%),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增值服务(55%)。可见,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占比较高,达55%。AIoT相对拓展了IoT原有的产业链,同时AIoT在产业链上更强调AI芯片和AI能力开发平台,因而将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产品以单件形式存在,针对不同产品的智能硬件需要下载不同的APP端口来进行操作。而5G能够让“孤岛化”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够实现标准统一化,让“智慧家庭”走进我们日常家居生活,通过各个品牌、各个型号能够在5G中实现兼容,构建“智慧家庭”智能生态链。智能家居的痛点在于如何合理地布线,市场上也有一些无线路由产品来实现无线衔接,不过在带宽等方面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在5G时代,各类智能家居通过5G网络接入云端,一方面可以解决布线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语音能力,也就是智能化(AI化)的能力提升。5G助推智能家居跨越式发展,同时也让智能AI越来越聪明,能够懂得人们更深层次的需求,万物都具有感知的智能社会并非是戏言,5G将真正实现移动信息化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打开万物的感知。安全问题:5G采用的是通用硬件平台,这就带来了网络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5G网络可提供对海量用户访问的支持,服务器端将接收到来自海量用户的安全认证需求,这就面临针对海量用户加密方法、加密服务器性能、人工智能病毒攻击等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过去移动通信协议是专用的,不易招致外部的病毒和木马等攻击,但是5G的协议全面互联网化后被外部攻击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与现有相对封闭的移动通信系统相比,业务能力开放的平台使第三方可通过获得的网络操控能力对网络发起攻击,增加安全监管责任主体的划分难度和业务数据泄露的风险。网络切片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应用场景对于网络能力的特定需求,同时也对网络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以业务切片的安全为例,需要考虑以下安全需求:切片授权与接入控制;切片间的资源冲突;切片间的安全隔离;切片用户的隐私保护;以切片方式隔离故障网元。传统的互联网没有控制面,仅有用户面,很多网络功能由管理面来支撑,即基于网管系统由人工配置。现在5G引入的SDN/NFV和网络切片需要利用控制面信令来动态配置,网络OS不仅要完成传统OSS功能,还要控制网元功能的变换和业务切片的管理,业务信道编排的计算量很大而且相应时间要求很严。5G的智能运维中心是5G的中枢,是安全防御的重点。5G网络具有对外开放业务的能力,需要对开放门户认证管理。同时,还需对来自第三方的APP实施安全认证。覆盖增强技术由密集异构组网构成。通过缩小覆盖半径,以频谱资源的空间复用提高频谱效率,从而提高5G覆盖度。在5G超密集异构网络中,利用宏站和低功率小型基站进行覆盖,通过增加站点密度减少节点间的距离,让网络节点距离终端更近,使频谱效率及系统容量大幅提升。采用毫米波通信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缺问题,也可提升通信容量,毫米波具有波束集中、波束窄、能效高、方向性好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MIMO天线技术,在接收端及发送端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接收和发送,大规模的增加天线数量,在不增加频谱资源或总功率耗损的条件下提高信道容量、吞吐量及传送距离,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同时,利用OFDM新型传输波形,可使频谱利用率提升近1倍。而NOMA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则把功率域由传统的单用户改为多用户共享,并把无线接入能量提升50%,从而满足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实现高效复用。可见光通信是物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新型技术,除具有高速率、宽频谱、低成本等特点外,还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其在未来的5G通信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5G具有三大特性,其中大连接特性带来的安全挑战更为突出。物联网终端数量多,且永远在线,易被劫持和数据被窃取,或被木马入侵,成为DDoS攻击的跳板。如果每个设备的每条消息都需要单独认证,终端信令请求可能超过网络处理能力,则会触发信令风暴。5G物联网需要有群组认证机制。需要采用轻量化的安全机制,简单但不失强度的加密协议,保证物联网在安全方面增加过多的能量消耗,也不致时延太大。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相比,面向企业的应用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其影响更严重。5G可以用在企业外网或企业内网,后者又分为基于5G公网与5G专网两种。公网针对人的应用,TDD的下行较上行时隙多,而物联网则相反,因此用5G专网作为企业内网更合适,而且内网安全性优于外网。不论5G是作为企业外网还是内网,即便是5G专网,其安全防护都要特别重视。5G实现了计算和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减少了人为的差错,智能化的监控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防御水平。原来运营商的协议是专用的,运营商的能力是封闭的,现在将其开放,就容易产生网络安全问题。因而,如果将4G的安全能力再次沿用到5G上,那么,5G网络将不再安全。因而需要提升5G的安全能力。

  • 5G、AIoT趋势下,安防产业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5G天然就是为了IoT而生的,AI的发展也呈现出边缘计算、终端化的趋势,IoT成为了AI的能力承载形式,而5G解决了AI和IoT的高带宽,大数据,低延时的特性。解锁了很多未来安防产业发展的场景。速度场景:5G将比4G快10到100倍,更快的速度也将提升网络的容量,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在同一时间登录网络。全景视频场景:移动端也能实现,不少人一定会对体育馆内的巨屏所吸引。但如果你能在游戏或者智能手机中获得同样的实时画面呢?你甚至可以切换镜头,即时重播,高分辨的4K视频会让你耳目一新。自动驾驶汽车场景:1平方公里内可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我们目前使用的4G网络,端到端时延的极限是50毫秒左右,还很难实现远程实时控制,但如果在5G时代,端到端的时延只需要1毫秒,足以满足智能交通乃至无人驾驶的要求;现在的4G网络,并不支持这样海量的设备同时连接网络,它只支持数量不多的手机接入,而在5G时代,1平方公里内甚至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它们大多都是各种设备,获知道路环境,提供行车信息,分析实时数据、智能预测路况……通过它们,驾驶员可以不受天气影响地,真正360度无死角地了解自己与周边的车辆状况,遇到危险也可以提前预警,甚至实现无人驾驶。互联网机器人场景:实时反馈医生指令,对医生而言,机器人在手术方面将大有可为。但是它们需要对医生发出的指令作出实时反馈。在执行复杂的命令时,正在工作的机器人更需要与医生实现无缝“沟通”。虚拟现实场景:各种体感需要极速网络传输,当你戴上VR头盔后,你便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游戏甚至击掌。有了5G,用户之间的相互协作将迎来新的时代。相同物理位置的两人将可以实现相互合作。各种体感功能需要极速网络传输,才能加强虚拟现实,网络天生就是管道。安防的新变革,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4G应用发展,已经为各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了颠覆性的变革,安防也将迎来重大变革。众所周知,4G时代,安防设备提供商便已经开始大量推出适应4G网络的无线监控产品和技术。但是,目前无线视频监控和有线视频监控还处于并行状态,但无线视频监控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已经开始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只是还受限于带宽资源有限,干扰因素多,而视频信号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而随着5G网络崛起,以及资费费率的下降,这些问题有可能都会迎刃而解。网络监控无线化,将成为新的方向。进入5G时代,安防也不仅仅是安防行业,无线技术给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带来新的变革。云解决方案将会大行其道。移动监控解决方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的家居系统等将逐渐走进人民的视野,5G将彻底改变将来整体安防产业结构。

  • 结语

5G时代的到来,将给移动监控带来显著的应用优势,首先网络带宽将会进一步加大。当前4G网络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一旦在人员密集聚集的场景,上网速度就会变得很慢,这是因为4G网络现有的带宽容量不足以支撑大量用户同时上网的并发量,而5G的到来将很好的解决带宽受限的问题。尤其在大型突发性事件现场的移动监控应用,5G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将更为良好。其次是5G将进一步提升移动网络的稳定性,保障视频画面质量。移动监控因为多应用在移动执法办公的场景当中,比如车载执法监控、执法记录仪、移动警务终端或者无人机,而在移动场景下,视频在传输的过程中波动性就会比较明显,导致视频画面出现卡顿、马赛克等图像质量问题。而5G也将进一步改善这个问题,提供更稳定的移动网络,保障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图像质量的稳定性。5G时代的即将到来,其本身最明显的发展方向就是进一步推进万物互联应用场景的形成,现在的物联网主要拓展的还主要是RFID近场通信的应用领域,随着5G技术的到来,带宽以及网络传输稳定性等方面的强化,围绕着物联网的应用,5G将助力更远距离传输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开发和崛起。在这样的技术趋势背景之下,可以想象,5G所拥有的更卓越的无线网络性能优势,将助推移动监控走向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激发移动监控更深层次的应用价值。从当前阶段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可以预估接下来的移动监控将迎来多个方面的升级与变革,包括产品形态和技术应用趋势。1、首先是智能化。目前移动监控一系列产品都在往终端智能化的方向演进,包括移动警务终端、执法记录仪、4G布控球,车载执法监控系统等,这主要得益于AI技术在终端设备的赋能和应用;2、其次是小型化、便携化。移动监控相对于固定监控的首要优势在于其可使用方便,可实现灵活部署。目前于移动监控终端设备而言,更轻量化的产品形态将是其便携优势的进一步凸显;3、防抖应用。在目前的实际应用场景当中,移动监控如单兵设备、警务终端或执法记录仪等,通常是被执法人员随身携带,在执法人员现场执法记录的过程中,随着人员的身体运动,移动监控的画面很容易受到抖动影响。车载执法监控设备也会随着车辆运行有抖动现象,车载云台摄像机,光学变焦的应用环节,轻微的抖动都会极大的影响画面的稳定性,即使是无人机也要充分考虑因风力的影响造成的画面抖动问题。对于移动监控的场景而言,防抖成为移动监控的重要课题。以公安行业为例,5G将成为AI+警务应用的赋能助推器,移动抓拍必成治安良药,智能车载记录仪让电子警察跑起来(电警+),让人民的眼睛转起来(雪亮+),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群防群治+),将人员管理的触角从宾馆、旅店延伸至机动车。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移动抓拍设备让城市交通变得“明亮”起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学习功能的日趋成熟,各类违法行为已从手动抓拍逐步向智能抓拍迭代。5G时代逐渐到来,移动抓拍在5G技术的发展下,必将实现视频、车辆、人员数据向云端传输、处理、解析,并结合业务进行比对、预警、布控、查处。同时随着网络化、智能化车载主机的部署,为车路协同系统提供硬件支撑,有望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治安良药。

5G+AIoT为安防带来的价值将不可估量,但同时这也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鲜花伴随着荆棘。在这条通过5G+AIoT的道路上,安防企业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努力成为5G+AIoT时代建设“主力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aminwm/article/details/12240928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