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1、思考题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区域研究的传统: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 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研究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可以归纳为六个“W”:

What:即什么人事现象?Where:分布在哪里?Why:为什么分布在那里?When:何时分布在那里,随时间怎样迁移?Who:是谁把它分布在那里?How:前景如何?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其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

(二)区域性: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

各国各地区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口、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等条件差异很大,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的人文现象才会出现多样性与差异性。因此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必须研究区域。

(三)综合性: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1、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

2、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

3、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构成地理环境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不同,人文要素是通过人类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人文地理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用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阐述各个时期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萌芽阶段):从公元前9世纪荷马史诗开始到1859年(19世纪中叶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形成时期(近代阶段):1859—1945年(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前)

(3)现代人文地理学时期(现代阶段):1945年—今(二战以后)

中国第二、三阶段分别从1840年、1949年为界限。各个阶段均以人地关系论为主线。

上述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从一个发展阶段到另一个发展阶段的转变时期,通常是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又与划时代的地理学家相联系。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阶段的依据是:学科发展特点的变化与对地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1、德国流派: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1)拉采尔(1844—1904年)——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学派的代表,首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

(2)赫特纳(1859—1941年):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3)施吕特尔(1872—1952年):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4)杜能:1875年提出农业区位论

(5)韦伯: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

(6)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

(7)廖什:1954年:《经济区位论》提出了从多方位因素来考虑生产的区域分布。

2、法国流派:战前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学派,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

(1)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年)“人地学派”的创始人

(2)白吕纳(1869—1930年):《人地学原理》(1910年)

3、英国流派

(1)麦金德(1861—1947年):“大陆腹地学说”

(2)罗士培(1880—1947年):“适应”论思想

A 人群对其环境的适应

B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美国流派

(1)森普尔和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森普尔(1863—1932年):环境决定论者

亨丁顿:文化地理学的鼻祖

(2)苏尔(1889—1975年):文化景观派的代表

(3)哈特向(1899—):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5、俄国学派

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尔什金

经济地理学

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6)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

(7)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

1、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介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它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文化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文化事物(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就可称为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些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主教区、一个选举区、一个农场都可划分为一个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些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主教区、一个选举区、一个农场都可划分为一个功能文化区。

文化扩散、:

文化整合:----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地相关论:、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概念辨析: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与可能论;

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文化区与文化整合:

(3)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关于文化结构,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文化的整体。如一座建筑物(民居)它是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但典型的民居多由四合院甚至几个四合院组成,反映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度,几代同堂,这种格局属家庭制度文化;民居内的各种摆设、建筑装饰等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这样我们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的典型,可以说是文化的“三位一体”。

(5)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1、扩展扩散: (1)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 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如电视机的传播就是这种类型。

(2)等级扩散; 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新式服装的传播: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刺激扩散: 如滑旱冰在我国南方温暖地区的扩散。在寒冷地区,人们发明了滑冰娱乐方式,而南方温暖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人们吸收了滑冰的思想,抛弃原来的冰鞋形式,将冰刀改为滑轴,新的“冰鞋”称为旱冰鞋,这一刺激扩散的结果丰富了文化。

2、迁移扩散: 如:阿拉伯人迁移到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带到马来西亚,后来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

(6)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展扩散的特点:

①空间上的连续性。

②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③不同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不同。

迁移特征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即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

◆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即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7)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简要评价

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①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②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可能论(或然论)

白兰士和白吕纳

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①积极作用:纠正了环境决定论引起的人文地理学发展上所走的弯路,有助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发展。②局限性: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③启示:在自然地理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充分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不同时空的人地关系特性。

适应论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

①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在利用中的适应;② 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具有多种可能性。

①积极作用:批判自然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②局限性:尚未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尚未找到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合理途径。③启示:利用自然应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包括社会地理环境。

生态论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

①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反应

②地理学同意的主题的人地关系——人类生态。

①积极作用:批判了地理学只关注自然地理环境本身的倾向,将人类生态引进地理学,作为统一地理学的主题——人地关系研究的一种方法,注重人地关系作用过程的研究。②局限性:将地理学等同于人类生态学,尚未找到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尚未找到人类选择对地理环境作出合理反映的依据。③启示:人类对地理环境作出合理的反应,人有主动选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可能性和能力。

和谐论(协调论)

庄子、李特尔、吴传钧

①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②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对立统一;③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应协调发展;④人类必须约束自身行为来协调人地关系。

①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地理学的主线和结构。

②局限性:对人地关系的复杂机理尚缺乏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实证的案例尚不多。

③启示:人地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协调人地关系带有强烈的个案性和创新性。

环境感知论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

①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③采用行为透视与区域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人文地理学与同源的社会科学各分支区别开来。

文化决定论

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相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景观。不同的自然环境+相同的文化系统=相似的文化景观。

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和俯首听命的。

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存线上挣扎而加速生存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

(8)简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历程。为什么说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

(9)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试简要说明该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要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背景①经验背景:人地和谐的民居、水利工程,华人融入海外社会,生态农业;现代人地关系恶化的后果。②社会背景:各国关注人地关系。③科学背景:古代天人合一思潮的回潮;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长足发展;地理学的统一趋势和人本主义趋势。

◆观点:①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②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对立统一;③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应协调发展;④人类必须约束自身行为来协调人地关系。

◆评价:①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地理学的主线和结构。“和谐论”、“可持 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②局限性:对人地关系的复杂机理尚缺乏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实证的案例尚不多。③启示:人地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协调人地关系带有强烈的个案性和创新性。

(10)围绕人地关系出现过哪些理论?应怎样看待人地关系?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关系的实质)

(1)人虽然是一种动物,但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有思想意识,有发明创造,组建成一种社会,并在不断完善这个社会。

(2)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3)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除注意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外,还应联系到社会、文化环境。

(4)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5)人地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11)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人文事象的空间现象——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

(12)简述汤因比的人地关系论的内容。

汤因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了三条原则:“挑战与应战”、 “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1、“挑战与应战”原则(挑战带来应战):环境向人们提出挑战,这些人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某种文明。

2、“逆境美德”原则:在应战中,逆境是美德。他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3、“中庸之道”原则:既然挑战带来应战,而应战中,逆境又是美德,那么能否说,挑战越大,应战也就越大,其成果也就越多,文明也就越发展。情况并不是如此,其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效果反而走向反面。于是他提出“中庸之道”原则。

(13)简述文化景观的概念、特征。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幅幅风景画往往就能从其中所表示的田野风光、建筑物、服饰、交通道路等所构成的复合体中认出它是世界上什么地方的风光,这就是文化景观

特征:功能性;时代性;空间性。

(1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人是文化的主体,追溯从类人猿到人类进化的过程,站立、智慧、语言和操作能力是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标志,这些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多由珊瑚礁组成,没有金属矿藏。这里土著人借助于石器生活了几千年。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同样的谷物种植区,东亚和中亚以青稞和薯类为主,欧洲以麦类为主;在麦类中又有的地区以黑麦为主,有的地区以燕麦为主。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5)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我国普通话的重要性?

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文化整合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系统的兴衰。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能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促进该文化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其内部的凝聚力,有利于该文化的扩散;如果一个文化系统不能实现整合,就不能发挥正向作用,而转为负向作用,轻者使该文化系统衰落,重者导致该文化系统的解体与消失。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虽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课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阶段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程序一样,其典型模式是: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1、立论依据与研究内容;3、经费预算的说明;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三、收集、整理资料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五、分析研究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及内容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一是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强调以人为本,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系统的方法):系统方法,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任何一个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元素、结构、功能、环境。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3)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经验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不足之处:一是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二是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实证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1)积极作用

■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论。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2)负面影响:

■经济决定论的倾向;

■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人本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忽视人这个主体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从结构的整体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能看出;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4)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方法;随机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资料法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

(1)概念辨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主要指数量,但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还应把人口的分布、结构、质量包括在内,故有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和劳动适度人口等。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口密度: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农业人口密度与营养密度和比较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营养密度: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比较密度:个地区单位农用土地面积(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上的平均人口数。

人口转变与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人种与地理人种:人种即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自然体质形态上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与种族: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人种即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自然体质形态上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民族与民俗: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特点是变化快,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

(2)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答:农业革命以前的人口特点: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特点;1、高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呈现不断波动状态;3、出现了定居的村落;4、人口呈波动性地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特点;1、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2、工业革命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工业革命后期:人口出生率下降;3、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

(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答、(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1、 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4)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答、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

探索适度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适度人口对人口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

(4)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重要意义。

(5)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答:(一)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体、矿产资源。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一,因此某些大河领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等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然而某些大河领域也并非如此,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领域却是人口不多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

(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活动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如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日本的“三湾一海”地区。但是,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印度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但其经济发展水平比美国低得多。因此,人口分布的疏密可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一般情况下,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相比之下,开拓历史较短的国家或地区,如澳大利亚等人口则较稀疏。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

◆外籍工人(劳动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为:穷国→富国。

◆国籍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7)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 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战争等。

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国际与国内战争;◆社会秩序变革与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

(8)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后果。

(9)简述民族的特征及分布。

答、民族的特点: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的心理素质。

民族的分布区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两种。

形式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即地域上的聚居,主体所占的面积大、人口多,占该人口较大比重,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10)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一)印第安人的文化整合(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印第安人的文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生活:种植玉米的活动→传统的制陶和工艺手饰生产

食物方面:玉米→面包

家庭结构方面:大家庭→核心家庭

语言方面:英语开始普及。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在社会关系上,通婚。

在文化方面,西班牙人把西班牙语言和文字带到拉美,因为当时印第安人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在西班牙统治时,西班牙语和文字不仅存在于官方或上层社会,而且普遍流行于大部分地区。

在宗教方面,西班牙的天主教取代了当地的原始宗教。

在其它方面,如城市建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服装的式样都受西班牙的影响,西班牙的斗牛也传到了墨西哥。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美国是多民族来源形成的一个具有多样化新文化的国家,来源于各不相同的民族,其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杂在一起,通过交流、汇合、融合,形成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如语言方面,英语逐渐成为共同的语言,于是以欧洲各国移民为主体的一个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

(11)民俗有哪些特点?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答、1、内涵的特征:民族性、变异性、集团性、约束性。

2、外延的特征:承传性、地方性。

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一) 民居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

(二) 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表现在主食上。例如,在我国:北方——面;南方——米。这与北方干旱少雨,适宜种麦,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宜种植稻米有关。

其次,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和蔬菜。东方——猪肉;西方——牛肉。

(三) 服饰民俗

服饰也深受各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衣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登皮靴;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妇女则爱穿长裙;西南和南方民族:男子穿对襟段上衣,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则爱穿长裙、百褶裙。

(12)民居不仅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试分析之。

答、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

1、建筑材料: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地区——木结构框架。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有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如石屋、土楼),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如四合院)。

单元式的民间建筑: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与谷物,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放在一块。如四川西南部彝族的住房和藏族的住房、福建西南部永定客家人的大型方形与圆形土楼。

组合式的民间建筑: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予以分开,但彼此相距不远。如北方四合院。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如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在建筑上为适应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保温防寒为主,所以建筑物墙高、房子不高,内部严实,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便于接受阳光,房顶有石板、草、瓦、抹泥,坡度平缓;而南方墙薄,房顶为草、瓦、不抹泥,房顶坡度大,房体高,窗户南北都有,墙体用石灰涂呈白色,主要作用是通风、防热、减轻雨水对房顶的冲击。

(13)分析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后,死亡率下降:(1)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2)公共措施和保健措施的完善,使死亡率下降;(3)改善个人卫生。

工业革命对人口出身率的影响:(1)工业革命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2)工业革命后期:人口出生率下降。

工业化过程的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

(14)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及各阶段的基本含义。

答、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将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图4-5 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A、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并达到均衡,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人口增长缓慢。

B、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先于出生率迅速下降),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加速。西欧各国产业革命以后,制约死亡率的因素逐渐被消除,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变化不大,人口加速增长。

C、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特点:低(出生率开始下降)、低(死亡率继续下降)、低(人口增长到最快尔后减速)。

D 低位静止阶段(LS 阶段):特点: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到最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趋于静止。

E 减退阶段(阶段):特点: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阶段。少数发达国家出现。

(15)试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原因,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外国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

答、(1)加速增长阶段:高峰期 原因:解放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形成多育的温床。

(2)负增长阶段:低谷期 原因:这三年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活非常困难,进入所谓三年困难时期。食物缺乏和营养不良,当然就危及到人口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3)高速增长阶段:高峰期 原因:三年困难时期后,由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1962年开始,经济开始回升,人民生活逐渐改善,从1962—1973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2年内人口由6.7亿猛增到8.9亿,年平均净增1964万人。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1966——1971年的生育高峰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结果。

(4)减速增长阶段:下降稳定期 原因:7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5)波动增长阶段:波动增长期 原因:中国人口转变采取制度性因素的作用,而不是根源于经济起飞的基础。

(6)持续增长阶段

由此可见,中国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高位静止的原始型;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70年代—90年代——后期扩张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绝对衰减阶段。

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16)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17)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18)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域上的差异和地带上的差异两个方面。(1)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2)人口分布的地带性差异 水平地带上的差异

垂直地带上的差异

A 水平方向上:A)世界人口分布的中低纬指向;B)世界人口分布的近海岸指向。

B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平原指向。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

(19)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论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20)简述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7条人口迁移法则(空间取向)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乡村→集镇→小城市→大城市。

3、两地间的净迁移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具有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姓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到工商业地区,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21)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现象的原因。说明你对解决西部人口匮乏的办法。

(22)种族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在种族分化的早期阶段,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23)世界种族如何划分?

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将人类分为四大人群、十二个人种

白色人种群:北欧人种,南欧人种和印度人种;

黄色人种群:蒙古人种、印第安人种、爱斯基摩人种;

黑色人种群:尼格罗人种,布须曼人种;

棕色人种群: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种和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24)简述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分类:1、亚洲地理人种(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高加索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尼格罗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域人种:

(25)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白色人种群分布:欧洲、北非、西亚、南亚地区。

黄色人种群分布范围:亚洲大陆和新大陆的原居住民。

黑色人种群分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分布中心。

棕色人种群

(26)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五个发展阶段。

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趋于消亡,一个民族同化于另一个民族,几个民族结合为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

(2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

(28)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区?

在美洲的黑人集中在三个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巴西、美国。

(29)简述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1、民族省和民族岛

民族省——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且面积较大的称民族省。

民族岛——面积较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墨西哥人民族省:美国的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亚洲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接壤各州的南部。

民族省 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

法国人民族省: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洲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部分;另一处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及沿海的沼泽地带。

民族岛:德国人、挪威人、芬兰人、波兰人。

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及附近各州。

2、民族邻里和隔坨(城市的民族聚居区)

在美国的城市中,民族的聚居区可分为两类:一是民族邻里;另一类是隔坨。

(1)民族邻里——民族聚居区所形成的街区。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同,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

(2)隔坨——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

聚居区。是指受歧视人种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城市的民族聚居区在空间发展上可分为4个阶段: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边缘地区→远离核心地区的聚焦点。

第五章

(1)概念辨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它是一种生计农业

传统农业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原始农业是一种迁移农业,它依靠植物的灰分,土壤的自然肥力,需要靠休闲来恢复,无法长期耕作。随着农业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改善、经验的积累,休闲期逐渐缩短,最后,不需要再休闲,可以连续耕种下去。

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是现代商业农业以前的农业。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进行劳作。其产品除主要为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外,剩余量不大。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2)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一)人口压力说: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

1、为增加新的食物来源和数量以维持自身生存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2、人口增长——动物捕杀过度、食物短缺——新食物——驯化植物的农业。

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采集和狩猎的强度加大,食物出现短缺,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在新的食物来源中,植物的种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在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左右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二)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为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海登认为,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其生产量是不大的,所以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可能很大。因此,海登考虑在这种条件下,农业所驯化的种类,与其说是为了补充食物的短缺,还不如说是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更加重要。比如,有些植物纯粹是香料和调味品,有些谷物适于酿酒。

(3)分析农业形成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

农业属于直接依赖自然发展的产业部门农业的发展就是人类“改天换地”的历史。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如干旱地区的灌溉设施对当地农业的促进。

但农业会对植被产生破坏;农业活动还会对大气构成发展影响。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形成的标志是依靠大自然的食物资源为生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食物资源,

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大大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在驯化的植物资源中有麻、棉,在驯化的动物资源中有毛和皮,这就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了条件,服装的发展,使人类可以防寒保暖,可以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

由于农业的形成,可以使人类过着稳定食物供应的生活且农业的出现对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增快。

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

1、流动 定居-----村落

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聚居带来的是村落的出现。

2、单位群体人数多 少----家庭

在农业活动中,一般不需要集体活动,只要几个人就可以进行种植、收获等生产活动,所以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促进家庭的发展。

3、群体小 大/聚居-----村落

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农业生产种植的是驯化了的植物,在人工照顾下,籽粒大、饱满,产量高,故单位面积内可供养的人口数量多;另外,适合农业的土地面积比一个小群体可以利用的面积大得多,可以容纳相当多的生产群体。所以,农业生产的单位群体人数不多,但可容纳很多人集中在一起。

因此,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是生产单位群体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带来的是村落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导致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4)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特点

(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

(2)迁移农业的农作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多种作物杂处。

(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3)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2)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二)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1)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它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2)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3)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①现代农业的农产口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这些人居住在城镇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所以,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

②从事现代农业人口比重低。从事现代农业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所以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得多。

③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依靠人力和畜力,草木灰与厩肥为主的有机肥料,凭当地经验选取品种。

现代农业:使用化石燃料所推动的机械、人工合成的化肥,用生物遗传工程产生高产的种子。

④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大,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

这是因为规模大的农场的获利比规模小的多,所以这种趋势仍在增加。

⑤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它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其产品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从运输到成品包装和销售,也就是从农场生产的粮食到餐桌的食品形成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5)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1)旱作农业 分布: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的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 分布: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经改良可扩展到暖温带地区,集中分布在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农牧混合农业) 分布:地中海气候区,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 游牧业是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6)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①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②谷物农业:面向市场专门生产谷物的农业。

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东北也有分布,主要是生产春小麦的谷物农业。

③牲畜育肥农业

主要分布区:美国的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北部开始,经地中海沿岸与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中间向东延伸的地区和巴西东南部地区。

④乳品业: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制加工品的农业。

分布:北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南岸地区,欧洲在瑞士与从法国开始往东的大西洋沿岸与波罗的海南岸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⑤市场园艺农业:主要为市场提供疏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在大都市附近,象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有相当大的园艺农业区,因在都市近郊也称近郊农业。

⑥大牧场:与游牧业的区别是它的规模大,产品全部投向市场

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和干旱地区。

(7)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有何差异(以中国和欧洲为例)。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中国较早的休闲农业,在人口压力下,走上了依靠劳力的集约化道路。

(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通过饲料与饲养业的发展解决的,结果形成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8)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何共性?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科学前提和基础(工业出现的社会条件)

1、农业社会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手工业的发展)

2、希腊人对科学理论和思维的贡献促使自然科学走向实验之路(自然科学的发展)

4、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3、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简述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英国?

1、农牧业的发展:第一,牧羊业的迅速发展与农牧业的商品化;第二,农牧业技术的不断改进

2、18世纪世界对外贸易和军事霸主的变更; 3、欧洲与海外贸易的货物的改变与英国产品的优势; 4、英国内部政治的变革; 5、“圈地运动”的加速发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1、技术进步使纺织工业率先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

飞梭——手动纺纱机——水动纺纱机、织布机——蒸汽机

2、纺织工业对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3、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

4、纺织、钢铁、采煤工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在巨大压力下产生大变革。

运河——硬质路——铁路——商用汽船与“海洋铁路”

5、纺织、钢铁、采煤、运输等产业部门对机械的强大需求使机械工业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

以大批制造蒸汽机为先声

6、纺织工业发展对布的色彩的要求使化学工业以新兴工业的身姿出现。

染料

7、化学工业的发展引出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罐头食品时代

(4)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英国的工业生产技术扩散的方向有二:一是向东传到欧洲大陆;一是向西越过大西洋传到北美洲,后来又从那里向世界另一些国家扩散。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19世纪后期又在法国和德国扎下根。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

3、向其它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欧洲以外的国家,最突出的是日本,其次是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韩国、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非洲的南非、埃及等国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工业生产起先出现于18世纪中期的英国,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

(5)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北美工业带是世界最大工业带,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为中心。

1、新英格兰工业区:它是北美工业带中最古老的工业区

该区是纺织和成衣中心。现在该区虽然还生产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和成衣,工业转向了机械工业和金属加工。

2、中大西洋工业区:工业以服装、钢铁、化学、机械、金属加工、食品、出版社等

3、摩霍克河谷区:它沿哈得孙河与伊利运河成带状分布,钢铁和食品加工工业突出。附近的尼加拉瀑布的电力为冶炼工业提供了条件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钢铁工业著名,现该工业已衰落,取代而起的是重型机械、机床、化工以及市场导向的消费品生产行业

5、大湖两岸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工业、运输装备、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金属加工等。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该区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从圣劳伦斯河谷向西延伸到大湖东部的北岸地区。多伦多是该区最大的城市。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工、食品工业、造纸工业

7、东南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工业、运输装备、钢铁工业等。

8、美国墨西哥沿岸工业区:

9、西海岸工业区:洛杉矶的飞机制造、电子、炼油工业。

10、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位于英格兰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它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该地19世纪时是世界重要的钢铁、纺织和采煤业的重要地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优势:煤铁资源丰富(有鲁尔煤区)、交通便利(由于莱茵河可航行大船,并可经鹿特丹入海,运费便宜)。优势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廉价的劳动力和阿尔卑斯山水力促进了工业发展。优势工业部门:化学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

3、莱茵中部工业区:这里是铁路、公路、航空网的枢纽,法兰克福是前联邦德国最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优势:区位优越、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优势工业部门: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6)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地基的承载力等情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

2、气候条件;过去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少,湿度低,棉纺中纤维易折断,故一般不把棉纺厂布局在干旱地区,尽管该地由于温度条件好,能生产出大量优质棉花,只好输出棉花,进口棉布:3、水文条件,供水和排水。

(二)资源条件

1、利用价格低廉和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的原料:工业区位选择在原料产地。如钢铁工业的布局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工业区位趋向市场。例如饮料厂的布局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大多设在有价廉而又稳定的能源地方。如炼铝厂首先考虑的是有水电站的地方,那里可以提供廉价的电力,使铝的成本大大降低。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布局于原料产地。如果产品的原料易于腐烂,这类工厂靠近原料产地为好,蔬菜和水果罐头往往靠近原料产地

5、需要保鲜产品的企业,工业区位布局在市场。如冰淇淋、面包房、啤酒厂等。

(三)能源条件 :如核电站往往建在有充足的冷却水的地方,从考虑安全应建在离人口密集地区较远的地方

(四)市场条件 如: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困难的和成品易于腐烂变质的产品,易趋向于市场。

(五)劳动力条件 如:如纺织工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例子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七)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7)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一)工业产品需求不旺:主要原因是:世界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现代市场上的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提高了,引起需求不旺,技术的提高也会使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二)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优势: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

存在的问题:市场的激烈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优势: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劣势: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和管理。

(8)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工业地带得以扩展和充实,已逐步形成世界性的大工业带,地域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纬40°—50°之间的温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主要有: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日本工业带等。

(一)北美工业之所以取得成就,其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美国的东北沿海最早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就有联系,有来自欧洲的现成的技术和熟练的劳动力;第二、有丰富的原料;第三、方便的水陆交通。第四、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

(二)欧洲工业带:发展工业的优势:■现代工业历史发展悠久,拥有熟练的高科技人才;■邻近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运输特别方便; ■经济基础雄厚。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该区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雄厚,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燃料动力、钢铁、机械、化学等部门是主要支柱,轻工业发展相对迟缓,属于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

(四)日本工业:它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

(9)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伐木业 目前,世界各国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木材增长量远远赶不上需要,这将出现森林匮乏问题。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11)试述当前世界工业(纺织、汽车、微电子)分布的新变化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

(13)自然地理环境对工业布局有何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第七章

(1)名词解释: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聚落: 聚落又称居民点—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城市等级规模法则:(1)内容:1913年奥尔芭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第1位城市的1/2,第3位城市为第1位城市的1/3,以下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2)公式:Pr=P1/q.r 式中:Pr为r等级城市的人口数; r为人口规模的等级;q为常数;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即:在给定区域内,一个城市序列乘以该城市的规模所得乘积为一个常数,该常数等于该区域中最大城市的人口数。

城市地域:——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职能结构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及组合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各种功能分区或城市用地在地域上的排列和组合关系。

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类型的一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而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有机整体。

(2)分析乡村聚落的类型、成因及空间结构特征。

(1)按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分类:主要是指农业职能,根据乡村的农业经济活动内容的不同,乡村可分为农村、山村、牧村和渔村。

(2)按乡村的形态分类

①一般类型的乡村

从村落的平面形态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密集型农村村落(集村):街道式村落:这种村落即沿着一条农村大道的两边,一家一家的农户一次排列起来,形成一条长龙似的。有的比较长,有的比较短。每家农户的住房大体相似,住宅后面则是长条形的农田,归其前面农户所有。中心绿地的环形村落:围绕村中一块绿地形成环形村落。棋盘试的村落:排列比较整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安全是最重要的。

◆分散型农村聚落(散村)成因:一是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另一种是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孤立住宅:一家一户,四周为耕地,各户间相距很远的居民点;疏村:两三户人家组成的小村落;路状疏村:沿道路分布有几乎人家的小村落。

◆半聚集型农村村落:法国式村落

②活动型村落:旱区、牧区和少数山区

③特殊类型:ⅰ美国单户型:ⅱ集体农场型:ⅲ经营性农场。

(3)简述城市的兴起对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居民点职能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村落以农牧业为主,在商业、手工业活跃和集中的地方则形成了商业、手工业城镇。

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乡村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村落规模的发展,并形成了专门供应花卉、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的村落以及为城市提供麻类、生丝、棉花等工业原料的村落。

(4)简述我国设置城镇的标准。

我国的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两个指标:一是聚居地的人口规模;二是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职业构成、行政地位、行政范围、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等。

1、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下列两条标准中的一条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的去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我国设镇的标准经过了几次变化,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的标准做了调整,新的建制标准为: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可设镇。(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然口粮到城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可设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然口粮人口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5)简述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水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海交通要道发育壮大起来的。

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有可能带动另一些城市的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城市间的往来,更加迅速、方便,大大促进了大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

(6)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自然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通过自然要素的作用来实现的,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和地质矿产等。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在地势平坦地区如河谷地带的阶地,山区的山间盆地以及一般的平缓丘陵,在其它条件的配合下,是城市形成的理想地点。因为这里有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展,所以世界上大的城市大多分布于平原之上。

(三)气候与城市: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

(四)水资源与城市: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的城市

(7)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8)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集聚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能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

◆离散力: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

◆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9)简要阐述并评价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典型模式)。

最著名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有三种,即:同心圆模型、扇性模型和多核模型。

1、同心圆模型

这是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1925年在《城市》一书中提出的。他以芝加哥为例,认为城市的地域结构是呈同心圆带状结构。该模型分5个同心圆地带:

(1)中心商务区(CBD):(2)过渡带:(3)工人住宅带:(4)中产阶级住宅带:(5)通勤带:

评价:①成功之处:从动态入手分析城市地域,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探讨城市地域结构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②局限:仅考虑芝加哥一个城市的特点,普遍意义不大;同心圆形状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的作用,故运用受到局限。

2、扇形模型

它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他运用美国中小城市房租资料,研究美国城市住宅区的发展趋向和地域结构的延伸变化。他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向外延伸,城市地域结构呈现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组合。

(2)扇形模型分区:A 中央商业事物区(CBD):从这里,住宅区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B 批发商业、轻工业区;C 低级住宅区;D 中级住宅区;E 高级住宅区

(3)评价:此模型强调了交通线路的作用,但只凭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的地域结构,忽视了城市同其他因素的关系,因而不典型。

3、多核模型

它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对美国各种类型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提出的。他们发现美国不断向外扩大其范围,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与老的核心相比,新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而,出现了多核心的城市。

(1)中央商业事物区(CBD):(2)批发业和轻工业区:靠近市中心。(3)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市中心周围。(4)中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6)重工业区:(7)次等业务地区有公共设施、文化中心、公园和运动场等。(8)郊外住宅区(9)郊外产业区

多核心城市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所以在空间上呈现出这种特殊的空间地域结构。

评价:考虑到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触及到了城市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但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讨论的比较少,尤其是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在城市总体中的发展地位。

(10)审视或评价城市景观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并简要说明。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1、城市建筑高度:美国在这一点上最为突出,美国城市的建筑高度由中心向四周迅速降低,到其边缘地区是1至2层的单户住宅。而欧洲城市中心高层建筑少,郊区、边缘地区某些地方建有高层建筑。

2、著名的建筑物: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往往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如美国的帝国大厦、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桥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上海的“东方之珠”等。

3、城市的格局:北京:皇宫位于城市的中心,城中城,城套城,如同一个不同规模的大四合院。

4、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水城、山城、泉城、沙漠城和绿洲城等。

(11)如何理解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城市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有丰富的内涵。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其布局,有的在整体上,有的在局部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意识。总之,城市景观有丰富的内涵,是应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

(12)简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城市体系——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类型的一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而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有机整体。

(二)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1)内容:1913年奥尔芭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第1位城市的1/2,第3位城市为第1位城市的1/3,以下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2)公式:Pr=P1/q.r 式中:Pr为r等级城市的人口数; r为人口规模的等级;q为常数;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即:在给定区域内,一个城市序列乘以该城市的规模所得乘积为一个常数,该常数等于该区域中最大城市的人口数。

这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经验公式。本着公式的理解:一个区域体系城市中只有一个最大城市,其它等级城市数目按序列降低而成反比例增加。现实中城市规模并不完全符合上述公式的分布模式。贝里曾对38个国家的城市等级的研究中,只有13个国家显示出等级规律的分布模式。

第八章

(1)简述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1、英语的形成和统一

2、英语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的成分

①8世纪末,丹麦人入侵,带来斯堪的纳维亚语,影响延续300年。

④18世纪后,工业革命兴起,争夺殖民地过程中吸收了各殖民地的新词汇。

③文艺复兴时期,英语又吸收了古代社会及当时欧洲大陆文化的精华,词汇量大增。

②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蒂公爵→ 英国 拉丁语:宗教语言 法语:官方语言 英语:下层社会劳动者用的世俗语言

3、英语的扩散和发展

(2)简述汉语方言区域。

(3)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我国汉语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分为七大语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北方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东北方言:京、津、冀、豫、鲁、辽、吉、黑;西北方言:晋、陕、甘、青、宁、内;江淮方言:镇江以西的安微、江苏;西南方言:四川、云、贵、湖北

2、吴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吴、越语言与中原语言的融合):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13.2%):来源于古楚语,目前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北部。

新湘语:东部,以长沙话为代表。

湘方言

老湘语:西部

4、粤方言的形成和发展(4%):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5、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分布:福建、海南、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浙江南部温洲、广西少数、台湾。

6、赣方言:江西省

7、客家方言:广东东部、壮、闽西、赣南,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4)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一)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州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征,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

(二)汉—藏语系:21主要分布于中国和印支半岛,它是地域上相对集中的一个语系。

(三)闪含语系(亚—非语系):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土耳其—中亚—新疆—蒙古—西伯利亚。

(五)非洲语言:北部为亚非语系,主要为阿拉伯人影响区域,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有三个语系。尼日利亚——刚果语系:中部、中南部。科依桑语系:西南部,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布什曼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位于闪含语系和非洲语系之间。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高山族语(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等。

(七)其它语言:美洲印第安语言、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

(八)中国语言地理:5个语系、10个语族、19个语支、85种语言

汉藏语系:4个语族(汉语族、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9个语支,30种语言。南亚语系:云南高棉语系。阿尔泰语系:3个语支,19种语言。印欧语系:俄国;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台湾的高山及南屿岛,高山语。

(6)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1、环境障碍影响语言的分布与发;2、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3、环境可以影响词汇

(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2、经济条件的影响

(7)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性?

1、外延性 2、连续性 3、距离衰减性 4、层序性和阶层性 5、复合性(融合性) 6、演化性(分化性) 5、竞争性和同化性

(8)试分析地理环境对语言的扩散和分布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表现为在自然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扩散传播状况好,而在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差

1、环境障碍影响语言的分布与发展:如阿尔卑斯山的一般地区,山脊南北分别为意大利语和德语。

2、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平原及港口地区、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及河流附近等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同外界交往频繁,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世界上一些大的地形单元的语言分布,往往具有一致性,如欧洲平原为欧亚语系。

3、环境可以影响词汇:如在寒冷环境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与冰雪和海豹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在其语言中有许多“雪”字,以表示不同类型的雪

(9)以我国方言分布为例,简述影响语言分布的地理环境要素。、

(10)简述语言景观的涵义和内容。

所谓语言景观是指文字。文字景观在城市明显地反映在商业性的广告中,但对地理学来说,重要的是反映在地名上。文字和地名在语言景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这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

和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要素。字形是文字的特有要素,是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本质区别。

(11)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1)汉字的形成(25%):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不依附于其它文字体系独立形成和发展

(2)汉字六书——汉字的六种造字规律:象形——把字画成像所代表的东西;指事——用具体的笔画表示抽象的意思;会意——用两个以上的字或字形结构单位组成;假借——对一种根据语义造不出来的字,用字型和字义不相干的,但语音相同的字来表示;转注——是指一类意义相同的字,他们可能具有相同的部首;形声——是用两个偏旁组成一个字,一个表义,一个表音

(12)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3、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交际性: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1、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3)世界主要语系有哪几种?

(14)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语言:英语扩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成为语言扩散取代等地语言最突出的例子。

(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清朝时,满族人入关,满族人与汉族杂居,他们逐渐放弃其语言而接受汉语。

(三)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或为特殊语言岛

(五)新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如拉丁语与当地语言的结合发展成新的语言;英语的形成以及我国客家方言的形成。

(六)多语言国家的出现

(15)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地名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

(1)我国古代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与此有关的地名有:华阴、衡阳、淮阴、洛阳等。

(2)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取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如河南、河北:黄河之南北;湖南、湖北:洞庭湖之南北;山东、山西:太行山之东西。

(3)以河流为参考系的有:凌源、辽中、汉口。

(4)与地形有关的有:鞍山、平顶山等。

(5)与水体有关的:黑龙江、辽宁、浙江、青海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1)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茶店、酒店等。

(2)反映矿产资源的:锡矿山、铁岭。

(3)反映交通方面:天津。

3、反映历史方面:重庆。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壮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为地名。如广西:那陈、那琴;广东:那条、那霍;云南:那酒。

第九章

(1)简述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

(一)佛教:佛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少,仅2.55亿人,99.7%集中于亚洲,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二)基督教: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北欧、北美洲和大洋州。基督教是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人数也最多的宗教,信教者有10亿左右。

(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信徒5.87亿人,分布在70个国家,主要集中于西亚、北非、东非和南亚各国,中国西北部、东南亚。

(2)分别简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起源、发展、教派及其分布。

(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5世纪的古代印度

佛教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的初创时期,释迦牟尼创教并向弟子传承教说。②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分歧,分为许多教团,进入部派教时期。③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盛行,并分为中观学派与瑜迦学派,7世纪以后,一部分教派与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宗教。④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19世纪稍有复兴。佛教分为北传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三种。

(二)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上半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基督教的发展:初期,基督教徒大多是平民或奴隶,对统治者极端仇恨,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社会中上层人士不断取得宗教的领导权,宗教主张逐渐由原来的反抗转变为对执政者的效忠顺服。大约公元4世纪被定位国教。公元4世纪末,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三)伊斯兰教它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为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

发展:伊斯兰教的扩张,早期由阿拉伯人,后由突厥人用武力扩张,还通过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向外传播。从7世纪中期起,伊斯兰教通过经商、贸易等活动传入中国,曾先后在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兄弟民族中传播。在国内建有大量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文化。正统派称为“逊尼派”,反对派称为“什叶派”。

(3)分析地理环境对宗教的起源、传播及宗教习俗的影响。

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雷电、风雨、地震等)和崇拜(山、水、土地等)。世界主要宗教几乎都起源于西亚和南亚。西亚和南亚位于北纬10-40度,属干旱气候和季风气候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沙漠、烈日、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也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上帝、真主等便应运而生。

(4)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关系怎样?

宗教许多习俗、禁忌、教义与地理环境有关。

l如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的禽兽牲畜血液等条文,与西亚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烂有关。

再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与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

(5)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导致宗教传播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1、移民;

2、传播: ①、交流与转教 ②、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

4、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大致有下面几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佛教的传教活动缺乏统一的组织,而往往是僧侣的个人努力。从佛教中汉传佛教这一支来看,传说中东汉初年白马驮经,到后来法显、玄奘等高僧的艰苦取经、译经、传经对推动佛教的传播作了重要贡献。

(6)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犹太教:在犹太教中,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拉比(老师);宗教活动中心——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该日不工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水中无鳞无翅的动物不吃,地上爬的不吃。

2、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仍沿袭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因果轮回说。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性,反之,则转为低级种性,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而不能改变的。

3、道教:思想核心: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

4、儒教(孔教):他提出信奉上天,祖先崇拜,又带有宗教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宗教意义,所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5、神道教:该宗教信仰多神,其中特别崇拜的是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

(7)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十一章

(1)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扩散:1、迁移扩散 2、扩展扩散:

(四)主权的变化

(三)政治分离

(二)政治整合

(2)简述国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国家的管理者对国家有主权和统治权。

1、在政治学上:国家——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

2、在政治地理学上: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或者说国家是指一个拥有定居的国民、确定的领土、一定的政权组织和完全主权的政治区域。

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3)简述领土形状的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领土形状的类型:(1)坚实型(2)延伸型(3)狭长型(4)分离型:(5)穿孔型:(6)飞地型:

领土形状的政治意义:不同形状的领土,对国家的行政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个国家的领土越紧凑,在同样的条件下就会形成较大的内聚力。在理论上,国家的最合理形状是圆形或六边形,这两种形状使国家的交通线特别短。其中最为不利的是飞地型,长期脱离国家主体的飞地中的居民,会产生分离主义的情绪,如巴基斯坦就是由于飞地而造成国家不稳定的例子。巴基斯坦成立于1947年,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中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1600公里,西巴是首都所在地,占领土的大部分,而东巴占人口的大部分,西巴集聚大部分财富,东巴的资源被开发,而得到的却很少,两地居民的民族组成又差别较大,长期形成的不融合情绪,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西巴无法控制其遥远的飞地,终于在1971年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

(4)影响国家权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领土空间:1、地理位置 2、领土面积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资源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5)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海陆位置:A、从战略地位来看 B、安全战略谋划来看

②交通地理位置;③政治地理位置

(6)如何分析一个国家权利的要素与综合实力?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PP =(C+E+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E表示经济能力。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 S表示战略意图。 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克莱因认为,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各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1、国家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1)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2)政策实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陆军社会的活动能力。

2、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3、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

(7)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历时200年,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

1、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霸权控制范围:非洲沿海、印度洋诸岛、东南亚沿海、西印度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

2、英国、荷兰、法国参与殖民瓜分;3、1763年7年战争结束时的政治格局

(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

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中国以其巨大的人口资源和军事实力,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实际斗争,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美苏先后都把争取中国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构成了美、苏、中政治大三角的一角。

(8)试评述地缘政治学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缘政治模式。

(9)简述“冷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战略关系。决定地缘战略关系的是利益关系。

n 国家利益:军事上的安全;政治上的权力;经济上的财富

n 谋求手段:战争;威胁;贸易;外交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标志:各国为实现核心目标而采取相对一致的对外手段和决定性因素。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武装侵略;武力威胁

n 帝国主义列强武力打开国门,强行占领,建立殖民地。

n (70年代以前)冷战;对抗;威摄。

n (今天)经济和技术,贸易、投资、外交

(10)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

(1)名词解释;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心里图谱:—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图片或事物图像。

通勤活动行为空间: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这样上班和下班、上学和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通过媒体所了解的行为空间。

直接活动空间:日常生活学习等所达到的行为空间,即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包括在居住区内或附近的移动、活动地点间的规则的往返移动以及向这些地点的周围移动。

(2)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和联系?

环境知觉与认知的区别 :知觉是人们对环境信息的解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影响人类的决策和行为。认知则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对环境作出的解释。知觉与认知具有互相自行发现与补充的机制。 人类在认识环境的过程中,大脑在不断地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与评价,逐渐提高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水平,环境心理构造随之改变,直接影响到外在行为。

(3)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1、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2、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3、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4、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4)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5)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

2、迁移的方向偏移: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6)举例说明普雷德行为矩阵的应用。

(7)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6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