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阿里见月明(一)

目录
1.使命奠定品牌王座
2.技术突破登临品牌巅峰
3.品牌出海的本土化运营策略

在近期举办的2022阿里云峰会上,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今年最重要策略是“B2B”,也就是“Back to Basic”,回归云计算的本质。他认为,云计算进入关键的突破期,“如果我们定义好下一代的云,中国云计算就有超车机会。”此举被业内认为市场份额亚太第一、全球第三,走过13个年头的阿里云,将从技术、商业、生态等维度,代表中国云计算国家队,吹响了加速品牌出海的号角。
使命奠定品牌王座
中国IT基础架构,软件、硬件和网络设施早期都奉行拿来主义,直至微软黑屏和棱镜门等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后。曾经设想以市场换技术,实现技术融合的梦想被打碎,国内企业被迫开启了自主研发的艰难进阶之路。华为和阿里,既是自主研发的先知先觉者,引路者,也是集大成者。
业界公认,阿里云是最早定义和开启国内云计算的先锋。而突破背后,离不开长期坚守的“理性主义者“,马云和王坚。
故事的开头,写在了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的《智能商业》里。2007年9月,阿里高层在宁波开了一次战略会,要为“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提供一个技术底座,命名为“登月计划”。随后从微软研究院招来王坚担任项目负责人,这就是阿里云的开端。
技术革新源于头部企业业务和场景需求倒逼,研发完成,品牌先在创新者、早期使用者等头部企业验证应用,后走向早期大众更广阔的蓝海市场,阿里云的开端符合科技品牌发展壮大的演进规律。
品牌故事也是品牌规划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故事为载体,娓娓道来品牌的起源,开局便引人入胜。有时候故事也放在品牌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耳熟能详巴拿马博览会上,一不小心摔碎惊艳世界的茅台酒。科技企业CEO的家庭背景、求学工作经历、战略眼光预判、管理文化输出、个人生活和兴起爱好、公益慈善行为等经常作为故事的素材。比如经常警示的任正非,鼓捣植物的李彦宏,普及物理教育的张朝阳,感恩嫂子卖嫁妆供其读书的王传福,难以早起的张小龙,从金山跨界小米的雷军,处处蹭流量的马斯克等。一篇篇津津有位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消除科技冰冷质感,拉近与受众或用户的距离,一传十, 十传百,人人成了免费传播的小喇叭,最终实现从不同维度助力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升。
品牌故事的设计,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包装,尽量短小精悍,充满正能量。其次,故事只是整个品牌传播过程中的辅助环节,不能违背品牌战略框架,更不能喧宾夺主或离题万里。
2009年,马云在听取了王坚的介绍后,坚定的支持搞云计算,并表明态度,“每年投10个亿,先投10年,做不出来再说”,两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朝着未知的天空和远方开始征战。这与谷歌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刚过去6年,亚马逊AWS发布了被称为“点燃了云的圣火“的S3刚过去3年,比微软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早了整整5年。
财报显示2021年阿里研发投入1200亿,国内仅次于华为位居第二。判断一个品牌是不是科技品牌,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关键指标之一。投入太少或投入不够持续,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太大,因为攀登看不见的山,本就有很多未知的风险需要克服和解决。以芯片行业的技术突破和发展为例,从晶体管的发明到1971年Intel微处理器4004推出,将近150年间,半导体行业先后经历了技术萌芽期和初创期。科学家开始逐步发现、认识和研究了半导体,也简述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光刻为核心的硅平面加工技术、CMOS电路、非挥发存储器、单管DRAM等重大发明,为芯片技术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时刻,一个重要发明和创造可能改变芯片技术发展的走向。并且芯片技术在某一路径上前进的时候,为了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求克服技术道路上的一道道难关。这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创造和突破都是芯片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以晶体管的发明为起点,芯片先后经历了技术萌芽期,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成长期,物联网、5G、AI、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又为芯片技术和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
王坚和马云最初的本意是云计算要做互联网的通用技术平台和底座,要能打通所有系统、支撑巨大的计算量。可实际推进中,处处受到IBM小型机、甲骨文(Oracle)数据库、EMC存储“三宝“搭建的IT基础架构的掣肘。于此,王坚顺势首次提出了去IOE化,与今天耳熟能详的“信创”一脉相承。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俗来讲,就是要在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实现国产化,并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其核心是自主、安全、可控。来源于安全可靠“安可”的信创,先后经历了1993 - 2007的预研起步阶段,2008- 2016的加速发展阶段,2017- 2019的试验实践阶段。在2020年“新基建”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开始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阶段。目前,我国信创体系为“2+8+N”,即党政、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8大行业,另外,预计“N“个行业的信创将在2023年之后陆续启动。据统计,2020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规模已达到161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增速可达37.4%,2025年将接近8000亿元。
2017年,阿里云自研的OceanBase数据库在TPC-C的基准测试中,以2倍的性能优势打败甲骨文,登顶全球第一数据库王座之位。这也标志着阿里彻底实现了去IOE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面去IOE化的先行者。从全球范围来看,整体IT架构的迭代更换也屡见不鲜。移动互联网时代里程碑的苹果公司,电脑处理器共经历了四次CPU架构迁移迭代。第一次是1984年,从Macintosh128k开始,CPU从原来MOS Technology的6502处理器转换到了Motorola的68000处理器;第二次是在1994年,CPU改换为IBMPowerPC处理器;第三次是在2005年,乔布斯宣布采用IntelX86处理器。现在则是第四次,苹果公司抛弃了Intel X86处理器,采用自研的基于ARM架构处理器。
与此同时,头部品牌早已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突破的主力军。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研发投入力量不够的现实困境。从“数字经济化”到“经济数字化”转型落地,中间还横亘着广袤而空旷的未知地带。从产品能用可用到实用好用的落地过程中,中间还横亘着广袤而空旷的未知地带和风险。头部品牌兼具丰富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研发实力、丰厚的研发资源、成熟的商业化运营能力,且有多维纵深布局之势能。头部品牌不但能为技术落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相互验证,实现业务模式的优化突破。而且,对一些行业门槛较高或资质较为特殊的场景应用,能够整合自身的优势予以解决。因而,技术创新突破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头部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政策、技术、人才、产业链、金融等资源,打造持续输出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载体和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全栈能力,进而带动中小型相关企业和技术队伍共同发展,有效强化其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全面支撑。
如今,国家早已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产业规划,将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国内科技巨头也纷纷将国产自研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布局。政策产业配套协同,国内科技巨头勇于开荒,劈荆斩棘,纷纷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网络设备、芯片等领域推陈出新,不但开创了千亿级信创蓝海市场,而且造就了SASS应用领先全球, PASS和IASS大部分领域比肩欧美的格局,为中国TI业狂飙突进的迭代进化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心也罢,有意也好,在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坚,及背后坚定的支持者马云,无论当初提出去IOE、创建阿里云的发点是业务需求倒逼技术革新,还是无心插柳成为国产化信创替代的瞭望者和前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已不重要。可勇于征服未知星辰大海的勇气,以及充盈的家国情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份使命,正是肩负伟大而荣光的使命,才是奠定阿里云品牌王座的灵魂。一如“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特斯拉,“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比亚迪,“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实现客户梦想“的华为, “激发创造 丰富生活”的字节跳动等,国内外科技品牌发展壮大的实践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而品牌使命坚守和传承的背后是人, 是科技品牌掌舵人的眼光和格局。他们对技术趋势及市场应用的把握才是开创基业长青的根本。当初阿里云开荒起步,国内几乎没有那家企业看好云计算的未来。科技品牌的发展史,大多伴随着惠誉掺半的质疑和争论。从微软的黑屏和棱镜门事件,到AI是否能取代人类,从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非法采集、黑客病毒攻击等一系列争论来看。既有早期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竞争对手故意散布烟幕弹迷惑试听的做派。通过技术的创新升级完善产品,扩大应用场景。既解除了争议,也成为了品牌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动力。当然,化“危“为”机“的策略手段也考验着品牌运营操盘手的智慧。
字节跳动张一鸣认为,早在2003年,马斯克能孤注一掷押注新能源车,其战略眼光确实超前强悍。创始人的眼光和判断力,是科技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内因。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说过:“总有人问我,将来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人问我,历久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其实,那些永不会变的东西才更值得关注。无限选择、最低价格、快速配送才是电商永恒不变的核心。”站在不变的角度来应对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是古今中外所有科技巨头能够领先的重要思维方式。如在摩托罗拉、洛基亚、三星等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下,手机的通讯社交工具属性从未改变。可智能化是当下的需求,两者结合,乔布斯的苹果手机诞生,人类划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快捷寻找自己所需内容是信息搜索的不变需求,可传统的搜索方式千人一面,费时费力,张一鸣的推荐算法诞生,方便快捷实现了千人千面,字节成为BAT之外的第四级。因对美国贸易战外衣下科技战的惯用伎俩,任正非提前布局了海思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所有成功的开创性科技品牌,创新的原点和动力都是掌舵人眼光和判断力的外显。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73929413/article/details/13022535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