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D分解及其matlab实现方法

EMD分解及其matlab实现方法

1. 介绍

EMD全称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是一种信号分解方法,由数学家黄锷在1998年提出。EMD方法具有自适应性,在信号分解过程中不需要先验知识和数学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EMD方法可以将一个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每一个IMF都是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振动模态。在EMD方法中,每一个IMF均满足以下条件:

  • 在数据范围内,极值点数目相等或者差别不超过1;
  • 在数据范围内累积零点数目或者极值点数目相等;
  • 在对称的区间内,对于过同一极值点的所有上升和下降过程,极值点对应的平均值的变化幅度不超过一个数值。

EMD方法在信号分析和处理领域有广泛应用,对于海洋波浪、天文学的数据处理、金融数据分析以及医学信号处理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EMD分解过程

EMD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 提取信号局部极值点,其中最大极值点和最小极值点分别为最高振动模态和最低振动模态;
  • 通过连接相邻的局部极值点获得一个上升或下降区间;
  • 对于每个上升或下降区间,应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构造包络线;
  • 将原信号减去包络线得到局部振动函数,将其作为第一振动模态;
  • 将局部振动函数当作新的原始信号进行EMD分解,直到满足停止分解的条件。

3. Matlab实现

MATLAB提供了一个叫做emd的函数来实现EMD方法,这个函数可以对一个一维或二维的数据进行分解。

3.1 输入参数描述

  • x: 代表需要分解的一维或二维数据;
  • stop: 分解停止的条件,默认为0.2;
  • num: 分解后的振动模态函数数量,默认为0;
  • type: 最大极值或最小极值的类型,分别为‘max’或‘min’,默认为‘max’;
  • boundary: 信号边界的处理方式,分别为‘mirror’、‘extrap’和‘periodic’,默认为‘mirror’;
  • extrema: 局部极值点的搜索方式,分别为‘paraboloid’或‘spline’,默认为‘spline’;
  • interp: 包络线插值方式,分别为‘pchip’或‘cubic’,默认为‘pchip’。

3.2 输出参数描述

  • IMFs: 分解后的振动模态函数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振动模态函数;
  • res: 分解剩余的部分,即原信号减去所有振动模态函数之后的剩余信号。

3.3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EMD方法:

% 定义需要分解的信号
x = randn(1, 1000);

% 进行EMD分解
[IMFs, res] = emd(x, ‘StopMethod’,‘residue’)

% 画出分解后的振动模态函数
figure;
for i=1:5
subplot(5,1,i);
plot(IMFs(i,:));
end

% 画出原始信号和分解剩余的部分
figure;
subplot(211);
plot(x);
title(‘Original Signal’);
subplot(212);
plot(res);
title(‘Residue’);

4. 总结

EMD方法是一种自适应的信号分解方法,在海洋波浪、金融数据分析、医学信号处理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MATLAB提供了一个emd函数来实现EMD方法,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信号的分解。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参数的选择和结果的解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463965/article/details/13088233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