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2015年版(初级)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1.什么是古代汉语?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通假字?如何辨识通假字?
3.什么是古今字?汉字的孳乳分化,大致有几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单音词、双音词?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双音词。
5.什么是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6.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古义与今义的差别.
7.古代汉语名词的活用有哪几种形式?
8.什么是使动用法? 哪几类词具有使动用法? 试举例说明.
9.什么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以”“为”“于"的用法.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地,
(6)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1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则”的用法
(1)蟹八跪而二鳌。
(2)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4)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欲速则不达
12.举例说明助词“所”“者”“之”的主要用法。
13.举例说明语气词“也”“矣”“焉”“乎”“哉”的主要用法.
14.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几种形式?
1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句的几种主要句式。
16.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有哪几种形式? 试举例加以说明。
17.给下面的古文加上标点符号。
太史公日余闻董生日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冠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巳矣子日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雕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18.将下面的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苏轼《超然台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6760331/article/details/1025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