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预测:使用 LSTM 和 Seq2Seq 模型进行负荷预测

目录

1. 介绍

2. 数据获取

3. 数据预处理

4. 构建 LSTM 模型

5. 构建 Seq2Seq 模型

6. 结果比较和分析

7.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 LSTM 和 Seq2Seq 模型在电力负荷数据集上进行负荷预测任务。我们将使用 Keras 构建模型,并分析模型性能。

1. 介绍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任务,它可以帮助电力公司预测将来的电力需求,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包括 LSTM 和 Seq2Seq 模型,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

2. 数据获取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电力负荷数据。这里我们使用的是一个开源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多年的小时级别电力负荷数据。你可以从 这里 下载数据。

下载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数据集解压缩并读取。在这里,我们使用 pandas 库来处理数据。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_path = "ElectricityLoadDiagrams20112014.csv"
data = pd.read_csv(data_path, parse_dates=[0], index_col=0)
data.head()

3. 数据预处理

在开始建模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这包括:

  1. 缺失值处理
  2. 数据归一化
  3.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4. 将数据转换为监督学习问题的形式

以下是对应的 Python 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缺失值处理
data.fillna(method="ffill", inplace=True)

# 数据归一化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scaled_data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train_data, test_data = train_test_split(scaled_data, test_size=0.2, shuffle=False)

# 将数据转换为监督学习问题的形式
def to_supervised(data, input_steps, output_steps):
    X, y = [], []
    for i in range(len(data) - input_steps - output_steps + 1):
        X.append(data[i:i + input_steps])
        y.append(data[i + input_steps:i + input_steps + output_steps])
    return np.array(X), np.array(y)

input_steps = 24
output_steps = 24
X_train, y_train = to_supervised(train_data, input_steps, output_steps)
X_test, y_test = to_supervised(test_data, input_steps, output_steps)

4. 构建 LSTM 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 Keras 构建一个简单的 LSTM 模型。在构建模型之前,我们需要确定输入数据的形状。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RepeatVector, TimeDistributed, Dense

input_shape = (X_train.shape[1], X_train.shape[2])

# 创建 LSTM 模型
def build_lstm_model(input_shape, output_steps):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units=64,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input_shape))
    model.add(RepeatVector(output_steps))
    model.add(LSTM(units=64, activation='relu', 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TimeDistributed(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model

lstm_model = build_lstm_model(input_shape, output_steps)
lstm_model.summary()

我们创建了一个具有单个 LSTM 层的模型。LSTM 层的输出将传递给一个 RepeatVector 层,该层将 LSTM 输出复制以匹配预测的时间步长。然后,我们使用另一个 LSTM 层解码这些向量,并使用 TimeDistributed 层将解码后的输出映射到预测的负荷值。最后,我们使用 Adam 优化器和均方误差(MSE)损失函数编译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我们使用 20 个周期的训练和 10% 的验证划分。

lstm_history = lstm_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32, validation_split=0.1, verbose=1)

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评估。为了量化模型性能,我们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均方误差(MSE)。

lstm_mse = lstm_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verbose=1)
print(f"LSTM model test MSE: {lstm_mse:.4f}")

5. 构建 Seq2Seq 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构建一个 Seq2Seq 模型,该模型由一个编码器和一个解码器组成。编码器将负荷数据编码为固定大小的向量,解码器将这些向量解码为未来的负荷预测。我们将使用 Keras 创建 Seq2Seq 模型。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 LSTM, Dense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 创建 Seq2Seq 模型
def build_seq2seq_model(input_shape, output_steps):
    # 编码器
    encoder_inputs = Input(shape=input_shape)
    encoder_lstm = LSTM(units=64, activation='relu', return_state=True)
    _, state_h, state_c = encoder_lstm(encoder_inputs)
    encoder_states = [state_h, state_c]

    # 解码器
    decoder_inputs = Input(shape=(None, input_shape[-1]))
    decoder_lstm = LSTM(units=64, activation='relu', return_sequences=True, return_state=True)
    decoder_outputs, _, _ = decoder_lstm(decoder_inputs, initial_state=encoder_states)
    decoder_dense = TimeDistributed(Dense(1))
    decoder_outputs = decoder_dense(decoder_outputs)

    # 创建 Seq2Seq 模型
    seq2seq_model = Model([encoder_inputs, decoder_inputs], decoder_outputs)
    seq2seq_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return seq2seq_model

seq2seq_model = build_seq2seq_model(input_shape, output_steps)
seq2seq_model.summary()

现在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 Seq2Seq 模型,需要准备相应的训练数据。解码器输入需要与编码器输入的时间步长相同,因此我们使用零填充的技巧来调整输入数据。

# 准备解码器输入数据
decoder_input_train = np.zeros((X_train.shape[0], output_steps, X_train.shape[2]))
decoder_input_test = np.zeros((X_test.shape[0], output_steps, X_test.shape[2]))

# 训练 Seq2Seq 模型
seq2seq_history = seq2seq_model.fit([X_train, decoder_input_train], 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32, validation_split=0.1, verbose=1)

与之前的 LSTM 模型一样,我们可以使用测试数据集对 Seq2Seq 模型进行评估,并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均方误差(MSE)。

 
 
seq2seq_mse = seq2seq_model.evaluate([X_test, decoder_input_test], y_test, verbose=1)
print(f"Seq2Seq model test MSE: {seq2seq_mse:.4f}")

6. 结果比较和分析

现在我们已经训练了两个模型:LSTM 和 Seq2Seq,可以比较它们的性能。根据测试集上的均方误差(MSE),我们可以分析哪个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任务上表现更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预测值和实际值来进一步分析模型性能。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型在捕捉负荷变化趋势方面的表现。以下是绘制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代码: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plot_predictions(y_true, y_pred, title):
    plt.figure(figsize=(15, 5))
    plt.plot(y_true, label='True')
    plt.plot(y_pred, label='Predicted')
    plt.xlabel("Time Steps")
    plt.ylabel("Normalized Load")
    plt.title(title)
    plt.legend()
    plt.show()

# 预测测试集结果
lstm_predictions = lstm_model.predict(X_test)
seq2seq_predictions = seq2seq_model.predict([X_test, decoder_input_test])

# 绘制 LSTM 预测结果
plot_predictions(y_test[:, :, 0], lstm_predictions[:, :, 0], "LSTM Model Predictions vs. True Values")

# 绘制 Seq2Seq 预测结果
plot_predictions(y_test[:, :, 0], seq2seq_predictions[:, :, 0], "Seq2Seq Model Predictions vs. True Values")

通过分析预测结果的可视化图形,我们可以发现 LSTM 和 Seq2Seq 模型在预测电力负荷方面的表现。例如,我们可以注意到预测结果是否能捕捉到负荷的上升和下降趋势,以及模型在预测峰值负荷时的表现如何。

7.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 LSTM 和 Seq2Seq 模型在电力负荷数据集上进行负荷预测任务。我们还比较了这两种模型在预测性能上的差异,并通过可视化结果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需要关注其他因素,如过拟合、数据不平衡和模型可解释性等。通过结合这些考虑因素,我们可以构建更加强大和可靠的电力负荷预测系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神经网络(GNN),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8036862/article/details/13045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