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

血液部分 红细胞计数(RBC):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200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 ×10 ×200 ×10^6/L 【参考值】

成年男性:(4. 0~5. 5) ×10^12/L,成年女性:(3. 5~5. 0) ×10^12/L;新生儿:(6. 0~7. 0) ×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 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绝对性增多: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比积(HCT/PCV):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参考值】(温氏法)

①成年:男性0.40~0. 50,女性0.37~0. 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0.33~0.42。

【临床意义】

增高:1. 血液浓缩;2. 红细胞增多症;3. 新生儿。降低: 1. 贫血;2. 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应用: 1. 疗效观察;2. 计算红细胞指数

血红蛋白(H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检测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540nm有吸收峰。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 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

70岁以上老年男性:94.2-122.2 g/L;70岁以上老年女性:86.5-111.8 g/L

【相关】贫血(anaemia):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临床上通常以血红蛋白为标准:

轻度贫血:男性<120g/L,女性<110g/L,>90g/L ;

中度贫血:90~60 g/L;重度贫血:60~30 g/L;极度贫血:<30 g/L;

低于45g/L应考虑输血。

网织红细胞 (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未成熟)红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故名。

【分型】①花冠型(0):骨髓中;②丝球型(I):骨髓中;③网型(II):骨髓中;④破网型(III):外周血中可见;⑤点粒型(IV):外周血中最多见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活体染色)

染料

煌焦油兰:常用,染色效果好,但沉渣较多。

新亚甲兰:WHO推荐,染色效果好,但试剂昂贵。

试验方法

试管法:染色时间长(30min),效果好,易重复计数。

玻片法:染色时间短,水分易蒸发,结果偏低。

制薄片,不复染,油镜下计数1000个RBC中Ret数(缩小视野法或Miller窥盘)。

【参考值】成人:0.005~0.015或(24-84)×10^9/L;儿童:0.02~0.06

【临床意义】

1.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Ret增高:骨髓生长旺盛,溶血性贫血时高达0.2以上;急性失血5~10d,Ret升高明显,2周后恢复;巨幼贫、缺铁贫时轻度升高;慢性失血时Ret持续增高。

Ret下降:造血机能减弱。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增高不明显,低于0.005。如低于15ⅹ10^9/L可作为 急性再障 的诊断指标。

2. 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治疗前,Ret仅轻度升高(正常or轻度减少)。给予相应药物,Ret的升高先于红细胞之前,在用药3~5d后Ret升高,7~10d达高峰,2周后,Ret下降,Hb和RBC才开始升高。

3、放/化疗/骨髓移植 后监测:观察骨髓恢复造血的情况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被测HCT * 被测Ret%)/(正常人HCT * Ret成熟天数)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单位为(g/L)

【计算】

手工法:MCV=HCT/RBC;MCH=Hb/RBC;MCHC=Hb/HCT;

血液分析仪法:MCH=Hb/RCB;MCHC=Hb/(RBC*MCV)。

血细胞沉降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血沉(仪器法)分三个阶段:①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min;②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减弱,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min);③红细胞堆积期。约10min。

【参考值】(魏氏法)

男:<15mm/h ;女:<20mm/h。

【临床意义】

一、ESR增快:>25mm/h 轻度↑、 50mm/h 中度↑、>50mm/h 重度↑。

生理性增快:①妇女月经期;②妊娠>3月;③>60岁的高龄者;④女比男快;晚比早快;热天比冷天快;④过劳、紫外线、X线、服用鸦片等ESR增快

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心梗发病后3-4天ESR↑,持续1-3周;心绞痛ESR正常。③恶性肿瘤ESR ↑,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治疗有效 ESR↓,转移、复发则ESR↑。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SLE、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二、ESR减慢:脱水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C。

点彩红细胞:是一种较幼稚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RNA在瑞氏染色时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的细胞。 正常不超过 0.0003(0.03%)。

【临床意义】

重金属铅、铋、银、汞及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点彩红细胞数显著增高。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时,点彩红细胞数也可增高。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00)×10^9/L

降至(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可导致严重出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贫);②血小板破坏增加(脾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血小板消耗增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④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血液稀释);⑤先天性。

2、病理性血小板增多 :①骨髓增生性疾病;②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③外科手术/脾切除后;④感染及炎症性疾病;⑤肿瘤;⑥其他。

白细胞计数:类同与红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参考值】

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月-2岁:(11-12)×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通常将其减少的临界值定为(4~2.5)×10^9/L,低于2.5×10^9/L肯定异常。

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不过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

一、生理性变化

年龄:新生儿WBC升高,一般在15×10^9/L;3~4天降至10×10^9/L左右;3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当剧烈运动、疼痛和激动时,WBC↑↑,以N为主,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细胞重新调配的结果。

日间变化:在安静和休息时WBC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下午高于上午,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2倍。

妊娠与分娩:妊娠>5个月,WBC↑ (12~17)× 10^9/L ,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更高,如无并发症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

【技数方法】显微镜目视分类计数法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仪器法。

【参考区间(成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及减少的参考标准见表2-45。

在外周血液中,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故其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可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1、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一般为暂时性的,去除影响因素后则可恢复正常。 白细胞数量的生理性波动很大,白细胞计数结果在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和连续观察才有诊断价值。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意义见表2-46。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

另外,某些药物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如乙酰胆碱、类固醇、洋地黄、肾上腺素、组胺、肝素、氯化钾、锂、铅等。

(1)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理因素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存池的粒细胞释放及(或)边缘池的粒细胞进入循环池所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原因见表2-47。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我们都知道,急性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其增多的程度与病原体的种类、感染的部位、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2)异常增生性增多: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为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液所致,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或未成熟粒细胞,常伴其他细胞改变,如红细胞或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异常增生性增多主要见于:

①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因造血组织中病理性白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所致。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②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旧称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为一组多能干细胞病变引起的疾病。其实慢粒也属于本类疾病。除了慢粒,本类疾病还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

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表2-50)。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理化因素损伤中,药物诱导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表2-51),年发病率约为(3~4)/10^6,儿童及年轻患者约占10%,老年患者约占50%。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有关名词】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以及应用细胞因子等,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形成、退行性变等毒性变化。核左移多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但也可正常甚至减少。

①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等。

②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称为退行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释放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核左移分为轻、中、重度三级,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关。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严重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与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障碍和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感染、尿毒症、MDS等,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也会出现核右移。

二、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区间】(0.05~0.50)×10^9/L,0.5%~5%。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日间变化:健康人早晨的嗜酸性粒细胞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波动可达40%,下午较恒定。

②运动和刺激:劳动、运动、饥饿、冷热及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5×10^9/L。

①轻度增多:(0.5~1.5)×10^9/L。 ②中度增多:(1.5~5.0)×10^9/L。 ③重度增多:大于5.0×10^9/L。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及可能机制见表2-58。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05×10^9/L。其临床意义主要有:

①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

②作为观察预后的指标。

③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

三、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区间】(0~1)×10^9/L,0~1%。

【临床意义】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10^9/L。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见表2-5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可见于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等。

四、淋巴细胞

【参考区间】(0.80~4.00)×10^9/L,20%~40%。

【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淋巴细胞数量受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午后和晚上比早晨高;出生1周后婴儿淋巴细胞可达50%以上,可持续至6~7岁,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图2-5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和意义见表2-5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淋巴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凡是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意义见表2-54。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某些药物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如门冬酰胺酶、苯丁酸氮芥、可的松、肾上腺素、锂、尼克酸、氮芥、类固醇等。

【相关名词解释】

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 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包括:I 型(左),泡沫型,浆细胞型 ;II 型(右),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III 型(中),幼稚型。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五、单核细胞:

【参考区间】(0.12~0.80)×10^9/L,3%~8%。

【临床意义】

成人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儿童外周血液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9%;2周内的婴儿可达15%或更多;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亦可增多,均为生理性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0.8×10^9/L。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和意义见表2-55。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单核细胞减少的意义不大。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1、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channel)。每个通道为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

血细胞直方图(histogram):是指血液分析仪计数细胞数量时,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来表示细胞群体的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

2、VCS技术: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其增大提示存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混合细胞群。

【参考值】RDW-CV:11.5%~14.5%。RDW-SD:42±5 fl。

【临床意义】贫血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根据BCA的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一、血细胞直方图: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细胞直方图为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二、血细胞散点图

五分群BCA,在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同时,还可打出直观白细胞分类彩色的散射图,也称散点图。应注意的是:①在分析图形时应注意与正常图形比较,结合细胞参数、报警提示综合分析。②注意观察散射图各个细胞群区域的大小、密度、颜色深浅。特别要注意除正常细胞群以外区域有无细胞群出现。

(一)白细胞直方图

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 f 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正常白细胞分布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 fl 为小细胞峰群(主要是淋巴细胞);通道在160~450 fl 为大细胞峰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有嗜酸/嗜碱粒细胞)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异常改变报警】

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脂类颗粒。

淋巴细胞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嗜碱性 粒细胞增多。

单个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嗜碱性 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峰右侧区域异常:可能中性粒细胞绝对增多。

多部位报警(RM):表示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的异常。

(二)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 fl 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正常红细胞集中在50~200 fl 范围内,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一个是红细胞主群,从50~125 fl ,为一个两侧基本对称、较狭窄,呈现倒扣钟状的正态分布曲线;另一群是大细胞群,位于主群右侧不与X轴重合拖尾部分,分布在125 fl ~200 fl 区域,又称“足趾部”,是一些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二聚体、多聚体及白细胞的混合物。

(三)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是一个偏态分布的单峰光滑曲线,通常在2~30fl范围内,主要集中在2~15fl。

当血标本中存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时,可出现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尿液部分

尿量: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参考区间】

成人1~2L/24h,即1ml/(h*kg);儿童按体重计算尿量,大约为成年人的3~4倍。

【相关内容】

一、多尿(polyuria):是指成人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L,儿童24小时尿量超过3L。

在正常情况下多尿常见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此外,静脉输液过多或应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尿剂等)也可以导致多尿。

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糖尿病:因尿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所致,属于溶质性利尿。

肾脏疾病:多种肾脏疾病,因肾小管破坏致使尿浓缩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多尿,其特点为夜尿增多。

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该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或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所致,此种尿液比密通常小于1.010,借此可与糖尿病鉴别。

其他因素:如高血压肾病、失钾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亦可出现多尿。另外,癔病性大量饮水亦可导致多尿。

二、少尿(oliguria):24小时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小于0.8ml/kg)。生理性少尿见于机体缺水或出汗过多。

病理性少尿可见于:

肾前性少尿: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如严重腹泻、呕吐、严重烧伤等)、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肾血管栓塞、肾动脉狭窄等都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致尿量减少。②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可致有效血容量降低,也可致少尿。③应激情况(如严重外伤、感染等)下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而引起少尿。

肾性少尿: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滤过膜受损,肾入球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腔变窄、阻塞,滤过率降低而引起少尿,此尿是高渗性尿(比密>1.018)。②各种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等也可出现少尿。③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

肾后性少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道阻塞,如尿道结石、损伤、肿瘤、尿道先天畸形、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症等。

三、无尿(anuria):12小时无尿或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

尿的外观:

包括颜色及混浊度。

正常的尿液颜色由淡黄到深黄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其颜色主要源于尿色素及尿胆原。

混浊度可分为【清晰、轻浑、混浊、明显混浊】4个等级。正常尿液混浊的原因主要为结晶所致。病理性混浊尿的原因为尿中含有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尿中如有粘蛋白、核蛋白也可因pH变化而析出后产生混浊。

血尿(hematuria):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

1、肉眼血尿:1L尿液内含有1ml以上血液,且尿液外观呈红色,称为~。

2、镜下血尿: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称为~。

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外伤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女性亦可因月经血污染,而出现血尿。

1、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的暗红、棕红甚至酱油色的尿液,称为~。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尿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2、肌红蛋白尿:当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时血浆肌红蛋白含量增高,经肾脏排出,产生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尿液。

3.胆红素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服用一些药物(如呋喃唑酮、核黄素等)后尿液可呈黄色或棕黄色外观,但是胆红素定性为阴性,有助于鉴别。

乳糜尿: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尿液呈乳白色浑浊,称为~。

【临床意义】

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其尿沉渣中可查到微丝蚴。腹内结核、肿瘤压迫、先天性淋巴管畸形也可以出现乳糜尿。

损伤:胸腹创伤、手术伤及腹腔淋巴管或胸导管也可出现乳糜尿。

脂血症:糖尿病脂血症、类脂性肾病综合征及长骨骨折骨髓脂肪栓塞也可出现乳糜尿。

其他:如过度疲劳、妊娠及分娩后、包虫病、疟疾等也偶见乳糜尿。

脓细胞:在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其外形多变不规则,胞质内常充满颗粒,胞核模糊不清,常聚集成团,边界不清。

脓尿(pyuria):由于含有大量白细胞,外观呈黄白色或白色的尿液。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精囊炎等。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的脓细胞,蛋白定性常为阳性。

1、镜下脓尿:尿液白细胞>5个/HP。

2、肉眼脓尿: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而呈乳白色,甚至出现块状,称为~

【补充】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在油镜下由于光的折射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故名。

尿比重(SG):指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

1、低渗尿/低比重尿:尿液比重常低于1.015;

2、等渗尿:尿液比重固定在1.010±0.003,与肾小球滤过液的比重接近

【参考区间】

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1.020。

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意义】

高比密尿:可见于高热、心力衰竭、脱水、周围循环衰竭等,糖尿病病人虽然尿量增多,但因尿内含有大量葡萄糖,尿比密增高有时可高达1.040以上。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由于尿液浓缩而比密增高。另外,应用碘造影剂时也可使尿比密升高。

低比密尿: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而比密降低。在因肾实质破坏而丧失浓缩功能时,尿比密常固定在1.010±0.003(与肾小球滤液比密接近),这种尿液被称为等渗尿。尿崩症病人因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由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而使比密减低。

尿渗量(Osm):指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颗粒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反映了溶质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在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时较尿比重优越。

【参考区间】

①尿渗量:600~1000mmol/kg H2O(相当于尿比重1.015~1.025)。最大范围40~1400mmol/kg H2O。②尿渗量/血浆渗量为(3.0~4.7):1.0。

【临床意义】尿渗量主要反映电解质和尿素等溶质的浓度,直接与浓缩稀释功能有关,所以更能确切地反映肾功能的情况。如果禁水12h尿渗量>800mmol/ kg H2O则为正常,如低于此值,则表示肾脏浓缩功能不全。

血浆渗量增高见于失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乙醇中毒、高钙血症及尿崩症等;血浆渗量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水中毒及垂体机能减退等。

尿渗量降低见于尿崩症;尿渗量/血浆渗量比值降低见于使用利尿剂或肾小管损伤等。

尿液气味

【参考区间】

微弱芳香气味,源自尿液中酯类与挥发性酸。若尿液标本久置,则因为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

【异常与临床意义】

①新鲜尿液有氨味,多为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所致。②糖尿病人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可呈烂苹果样气味。③苯丙酮尿症病人尿中可有特殊“老鼠屎”样臭味。④泌尿系统肠道瘘时,尿中可有粪臭味。

尿液酸碱度

【参考区间】

正常饮食条件下:①晨尿pH5.5~6.5,平均6.0;②随机尿pH4.5~8.0。尿液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小时尿。

【临床意义】

酸度增高:代谢性酸中毒、DM、服用氯化铵等。碱度增高: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服用小苏打等。

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130mg/24h。

蛋白尿(proteinuria):当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

【小知识点】

检测蛋白尿的方法有:试带法(定性或半定量),磺基水杨酸法(定性或半定量,灵敏度为0.05~0.1 g/L),加热乙酸法(经典方法,灵敏度为0.15g/L)。

【参考值】

① 定性:阴性。②定量:<0.1g/L或≤0.15g/24h尿。

【临床意义】

(一)生理性蛋白尿:因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蛋白尿,称为~。

1、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液内暂时出现少量蛋白质,称为~。

2、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在直立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则消失,且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现象。

3、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由于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黏液、生殖系统分泌物或月经血等,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的蛋白尿。

(二)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虑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中蛋白含量常大于2g/24h尿,通常以清蛋白为主,约占70%~80%,另外,β2微球蛋白也可轻度增多)

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等;也可见于某些继发性肾脏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病等。

①.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滤过较缓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则相对容易透过,故当形成的蛋白尿以小分子蛋白为主时称为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可判断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蛋白质的滤过能力。选择性蛋白尿时尿中主要为中相对分子质量(4万~9万)的蛋白,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万的蛋白质几乎不出现。

选择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轻,见于早期肾小球肾炎等。

②.肾小球滤过膜失去选择性滤过能力,可滤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此时形成的蛋白尿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可见于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性肾病及严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提示预后较差。

2、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管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重吸收的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特点是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单纯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较低,一般低于1g/24h尿)

常见于:①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等。②中毒性肾间质损害: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汞、镉、铋等)中毒,应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等。③肾移植术后。尿中β2微球蛋白与清蛋白的比值,有助于区别肾小球与肾小管性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以上两种蛋白尿的特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β2微球蛋白及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清蛋白同时增多)

可见于:①各种肾小球疾病后期,先侵犯肾小球,后累及肾小管,如慢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等。②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先侵犯肾小管间质,后累及肾小球,如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③全身性疾病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4、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即~。

可见于:①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等。②急性、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出现血红蛋白尿。③急性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④其他,如急性白血病时血溶菌酶增高而致尿溶菌酶升高、胰腺炎时的尿

5、组织性蛋白尿: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还可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

健康人的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一般<2.8mmol/24h,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 (1.6g/L)时,尿液中卡是开始出现葡萄糖

糖尿(glucosuria):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和肾糖阀。一般指葡萄糖尿。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称为~。

【小知识点】

检测尿糖的方法有:试带法,班氏法,薄层层析法。

【参考值】:

①定性:阴性。②定量:<2.8mmol/24h(0.1~0.8mmol/L)。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体内许多激素都对血糖有调控作用,胰岛素能使血糖浓度下降,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等则能使其上升。

(1)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升高,轻症病人空腹时尿糖常为阴性。重症病人空腹时血糖水平已经超过肾阈,24h尿中葡萄糖达100g或更多,其每天尿糖总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因而尿糖测定也是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Cushing综合征等均可使血糖增高,尿糖可呈阳性。

(3)应激性糖尿:亦称一过性糖尿,见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死、情绪激动、麻醉等应激情况下,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大量释放,因而可出现一过性的高血糖和糖尿。

另外,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大于200g)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也可引起糖尿。

2.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引起肾阈值降低所致。家族性肾性糖尿因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吸收功能缺损而致,见于Fanconi综合征。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时因肾小管损害可导致肾性糖尿。新生儿因肾小管功能不完善也可致糖尿。妊娠时,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抑制,亦可使肾糖阈值下降而出现糖尿。肾性糖尿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结果均为正常。

3.其他糖尿:尿中除葡萄糖外,还可出现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甘露醇等,后者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率比葡萄糖低,当过多进食上述糖类或体内代谢紊乱致血中浓度升高时,可出现相应的糖尿。如妇女哺乳期,可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可随尿排出形成乳糖尿。肝硬化或肝功能障碍时,肝脏对果糖和半乳糖的利用下降,可出现果糖和半乳糖尿。

酮体:是乙酰乙酸(占20%)、β-羟基丁酸(占78%)和丙酮(占2%)的总称,它们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血浆酮体浓度一旦超过肾阈值,就会产生酮尿。

【参考区间】①定性:阴性。②定量:酮体(以丙酮计)170~420mg/L;乙酰乙酸≤20mg/L

【临床意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利用葡萄糖的功能下降,脂肪大量分解产生酮体过多而引起酮症。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时,尿酮体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严重呕吐、腹泻、饥饿、长期禁食、感染发热、全身麻醉后等均可出现酮尿。妊娠妇女可因严重的妊娠反应、妊娠呕吐、子痫、不能进食、消化吸收障碍等因素出现酮尿。

3.其它:中毒时出现酮尿,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另外,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时可出现血糖已降,但酮尿阳性的现象。

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

胆红素: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可分为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1、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出;

2、结合胆红素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出。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因此尿中不能检出胆红素。

尿胆原:是胆红素在肠道中被细菌还原所产生,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粪胆素)。

【参考值】 

尿胆原:①定性: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②定量:男性:0.30~3.55μmol/L;女性:0.00~2.64μmol/L;儿童:0.13~2.30μmol/L。

尿胆素:阴性。

【临床意义】

利用尿三胆检查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及查明病因。

1.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均为阳性,可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黄疸,如药物、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也可出现类似结果。

2.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可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大面积烧伤等。

3.阻塞性黄疸: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如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肝硬化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尿液亚硝酸盐(NIT):主要来自病原菌对硝酸盐的还原反应,其次来源于体内的一氧化氮(NO)。体液中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使精氨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NO,而NO极易在体内有氧条件下,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检测原理】Griess法,灵敏度为0.3~0.6 mg/L

尿液NIT阳性检出率取决于3个条件:①尿液中的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②尿液在膀胱内是否停留足够长的时间(4h);③尿液中是否存在适量硝酸盐。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相关性高,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不与细菌数量成正比。单一检测NIT的影响因素较多,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阳性结果也不能完全肯定为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解释结果时可与白细胞酯酶、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尿细菌培养法为确证试验。

健康人的尿液清蛋白一般小于20mg/L,大于30mg/L时即提示异常。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中清蛋白含量超过健康人水平,但常规尿蛋白试验为阴性的低浓度清蛋白。

【检测方法】ELISA、RIA、免疫比浊法

【参考区间】成人:(1.27±0.78)ng/mmol Cr或(11.21±6.93)mg/gCr,AER:5~30 mg/24h

【临床意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并发肾损伤的指征。

本周蛋白(BJP):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其轻链(LC)产生过多,L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可自尿液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或轻链尿。此轻链即本周蛋白(BJP),

本周蛋白在pH 4.9±0.1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时溶解,而温度减低至56℃左右,又可重新凝固,故又称为凝溶蛋白。

【检测方法】:对甲苯磺酸沉淀筛选实验(灵敏度3mg/L)、免疫固定电泳(最佳方法)。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多发性骨髓瘤(MM)、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巨球蛋白血症、其他。

尿沉渣:尿液排出体外并经离心沉淀后,能在显微镜下看得到的有形成分。是尿液中有形沉淀成分的统称。

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

取新鲜尿标本10~15ml,以1000~1500rpm离心3~5分钟,取出离心管,用吸管慢慢将上清液弃掉,切勿弄混沉渣,最终留取0.2ml ,混匀后滴在载玻片上,用18mm×18mm盖玻片镜检。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有形成分全貌和管型,然后用高倍镜鉴定细胞成分,细胞用高倍镜观察10个视野,管型用低倍镜观察20个视野,记录结果。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管型(cast):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

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是:

①原尿中有少量的白蛋白和由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能力;

③要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临床意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上皮细胞

由于新陈代谢或炎症等原因,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脱落后,可混入尿中排出。尿中的上皮细胞,有来自肾小管的立方上皮,有来自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部分尿道的移行上皮,也有来自尿道中段的假复层柱状上皮,以及尿道口和阴道的复层鳞状上皮(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原理

尿液的化学成分使多联试带上的试剂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化学成分的浓度成正比。当试带进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比色槽时,各试剂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的反射光,仪器接受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微电脑处理,计算出各检测参数的反射率,与标准曲线比较校正,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输出结果。公式:R(%)=(Tm*Cs)/(Ts*Cm)

常见检测参数:pH,SG(比重),PRO(蛋白质),GLU(葡萄糖),BIL(胆红素),URO(尿胆原),KET(酮体),NIT(亚硝酸盐),BLD(隐血或红细胞),LEU(白细胞),Vit C(维生素C)

多联试带的多层膜结构:①尼龙膜;②绒制层;③吸水层;④塑料底层

【评价】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由于干化学法的局限性,显微镜复查必不可少:①显微镜能真实展现细胞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直观可靠。②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费时,不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检,尤其门诊急需检验结果时。

当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中WBC、RBC、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可不进行显微镜复查;但若其中有1项阳性,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复查。

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法比较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因此,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还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

粪便部分

粪便颜色:

健康成人粪便应为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为粪胆素导致。各种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变化可以使其颜色发生变化。

【异常变化和临床意义】

①鲜红色:见于直肠癌、肛裂、痔疮等下消化道出血。

②黑色或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服用铁剂、食用猪血等。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在细菌作用下被分解,降解为血红素、铁、卟啉。铁与肠道分解生成的硫化氢形成黑色的硫化铁。

③白陶土色:见于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食用脂肪过量、钡餐后。

④绿色:见于婴儿腹泻、由于肠蠕动过快,胆绿素由粪便排出而形成,或食用大量菠菜等。

⑤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

粪便性状:

健康成人为成形软便,便秘者为球形硬块。婴儿为糊状。

【异常变化和临床意义】

1、粘液便:正常粪便含有少量粘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看见。粘液增多提示肠道炎症或受刺激,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小肠炎症时,增多的粘液均匀混合于粪便中;大肠炎症时,粪便已经逐渐形成而附着于粪便表面。

2、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或直肠癌。其中细菌性痢疾以脓及粘液为主,脓中带血;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

3、鲜血便:见于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及痔疮等。

4、柏油样便:呈褐色或黑色,质软、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50ml以上时,可见到柏油样便。

5、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内含粘液片块,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6、溏便:粪便呈粥样但内含物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

7、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菌痢。病人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粘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粪便。

8、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若遇见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并伴有膜状物应考虑为假膜性肠炎。爱滋病并发隐孢子虫感染时也可排出大量稀汁样便。

9、乳凝块状便:粪便中有黄白色乳凝块或蛋花样便,见于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10、绿豆汤样便:见于沙门氏菌感染。

11、蛋青样便:白色念珠菌性肠道感染。

粪便的pH:

变化范围6.9-7.2。

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时碱性,8.0左右。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为酸性,6.1~6.6左右。

粪便的量:

健康成人每日粪便为100-300g。

随食物种类、进食量和消化系统功能而变化。粗粮或纤维丰富的,粪便量多;细粮或肉类较多,粪便较少。

粪便的气味:

由于细菌作用的产物吲哚、硫化氢等等使得粪便有一定臭味。

消化吸收不良,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时,为腐败臭味;脂肪或糖类消化不良,酸臭味;阿米巴痢疾时,鱼腥味。

粪便显微镜检查:手工盐水涂片镜检

操作方法:取一清洁玻片,滴加2滴生理盐水,用竹签挑取粪便中的异常部份,与盐水均匀混合制成薄涂片,盖上盖片,其涂抹厚度以透过标本看清字迹为宜。

先用低倍观察虫卵、原虫和其它异物,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各种异常成分。细胞计数时,至少应检查10个以上的高倍视野。

结晶:正常粪便中可见到磷酸钙、草酸钙、胆固醇、碳酸钙等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病理性结晶有:

①夏科-莱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明结晶,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而成。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粪便中,并常与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存在。

②血晶:为棕黄色斜方形结晶,不溶于氢氧化钾溶液,溶于酸,呈青色,见于胃肠道出血粪便中。

③脂肪酸结晶:见于阻塞性黄疸引起脂肪酸吸收不良时。

粪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每日出血量<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消化破坏,显微镜下也见不到红细胞,这种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需用化学法、免疫法才能证实的微量出血称为隐血。隐血试验(OBT)是指用化学或免疫学的方法证实微量血液的试验。

【检测方法】

1)化学法:这类方法种类很多,根据色原物质不同分为: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还原酚酞法等;根据反应试剂状态或试剂载体不同又分为湿化学和干化学试纸法。其实验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此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目前实验室常用。

原理: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将供氢体(色原)中的氢转移给H2O2生成水,供氢体脱氢(氧化)后形成发色基团而呈色。呈色深浅可反映血红蛋白(出血量)的多少。

灵敏度:

a、邻联甲苯胺、邻甲苯胺、还原酚酞法最灵敏,可检出0.2~1.0mg/L的血红蛋白,只要消化道有1~5ml出血就可检出。其中邻联甲苯胺法是在198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的方法,但易出现假阳性。

b、中度灵敏的试验有联苯胺法、匹拉抗米酮法及无色孔雀绿法,可检出1~5mg/L的血红蛋白,消化道有5~10ml出血即为阳性。为了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临床上宜采用中度灵敏方法。

2)免疫学法:免疫学法常用的方法有ELISA和胶体金等方法,此类方法所使用的抗体为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即可获阳性结果)、特异性强,饮食和药物等均对结果无影响,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试验。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

1、对消化道出血有诊断价值:消化道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消化道出血时,隐血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2、为消化道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提供依据:消化道肿瘤病人,由于肿瘤直接或间接侵犯、破坏消化器官中的血管,隐血试验呈持续性阳性;胃肠道溃疡病人仅在发病时有出血的表现,隐血试验结果呈间断性阳性。

3、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1个筛选指标:隐血试验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其中早期胃癌诊断符合率为20%,晚期符合率达95%,对50岁以上的无症状者,每年做1次粪便隐血试验,对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早期大肠癌病灶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时,往往无症状,粪便中带有微量的出血是早期诊断大肠癌唯一可查出的异常指标。

精液部分

精液的量

精液量为2.0~6.0ml,平均为3.5ml,少于1.5ml或大于8.0ml可视为异常。

无精液症:精液量减少至1~2滴,甚至排不出,称为无精液症。

精液的外观(颜色和透明度)

灰白色或乳白色,久未射精者可呈淡黄色,微浑浊,液化后半透明样。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①血性精液:精液呈鲜红色、淡红色、暗红色或酱油色,并含有大量红细胞者,称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前列腺和精囊的非特异性炎症、生殖系统结核、肿瘤、结石,也可见于生殖系统损伤等;②脓性精液:呈黄色或棕色,常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

精液的液化时间:精液由胶胨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精液液化时间。精液液化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分泌的精液蛋白分解酶所致。

刚射出的精液具有高度的粘稠性,液化时间<30min.。

精液延迟液化症:新鲜精液标本在室温下超过60min不液化,称为~,常见于前列腺炎。

精子活动率:指活精子的数量,以“活”精子比率表示。

1、湿片法:在高倍镜下观察100个精子,计数活动精子与不活动精子的比例来表示精子活动率。该法简便、快速、应用广泛,但该法较主观,且影响因素多,结果误差较大,重复性较差。

2、活体染色法(也称为精子存活率):检测正常活动的精子数,是测定活精子和死精子的定量方法。用染料对精子染色。该法操作较为复杂,费时,但较客观反映死活精子比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试剂易配制,易保存,是检测精子功能简便方法。

【参考值】

①湿片法:>70%(精液离体30~60min内)。

②伊红染色法:>75%(精液离体30~60min内)

【临床意义】

精子活率检查主要用于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正常精液排出后60min内,精子活动率为80%~90%,至少>60%,

曾认为精子数在60×10^9/L以上才能受孕,现认为只要有活动力的精子达45%,即使精子数<0.5×10^9/L,仍能受孕。

精子活动力: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是直接反映精子质量的一项指标。

WHO将活力分4级(书上分为三级),用百分率表示。

a:快速前向运动 ,精子活动力良好

b:慢或呆滞的前向 ,精子活动力较好

c:非前向,在原地打转或抖动,精子活动力不良

d:不动 ,死精子

【检测方法】:

显微镜检查:取液化后精液1d 于玻片上,在高倍镜下观察5-10个视野,计数100个精子并进行活动分级用百分率来表示。

连续摄影法:将液化的精液直接充入记数池当中,在显微镜下200倍视野下,调节精子浓度大约每视野10-15个,然后显微摄影,在同一张胶片上对同一个视野的精子进行6次暴光摄影,1s/次,可以得到精子的运动轨迹,死精子位置则始终不变。

精子质量分析仪测定:利用光束通过少量精液,检测精子运动带来的光密度变化。简单迅速,重复性好。

【参考值】

射精60min内,a级精子应>25%;或a和b级精子之和>50%。

精子活动力与受精的关系十分密切,若连续检查,精子活率不足40%,且以c级活动力精子为主,则可能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精子活动力下降见于:①精索静脉曲张。②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以及使用某些药物(抗代谢药、抗疟药、雌激素)等。

精子计数

【方法】

1、血细胞计数板检测;

2、Makler精子计数板检测:专门用于精子检验,池深为10um,不影响精子的正常运动,但是只使用于相差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

3、Macro计数板检测:可以用于普通显微镜检测。

【参考值】

①精子浓度:(50~100)×10^9/L;WHO:>20×109/L。②精子总数:≥40×10^6/次

一般认为<20×10^9/L为不正常,连续3次检查皆低下者可确定为少精症,多次未查到精子为无精症。

但临床上亦可见到精子浓度<20×10^9/L仍能生育,因此估计一个男性的生育能力应将精子浓度与精液其他参数结果综合考虑分析。

精子浓度减低见于:①先天性或后天性睾丸疾病如睾丸畸形、萎缩、结核、炎症、肿瘤等。②精索静脉曲张。③输精管阻塞、精囊缺陷。④重金属或放射线损害。⑤某些药物如抗癌药或长期服用棉酚。⑥50岁以上老年人等。

正常精子形态:

正常精子外形似蝌蚪状,由头、体(颈、中段)、尾(主、末段)构成。头部正面观呈卵圆形,侧面观呈扁平梨形,长约4.0~5.0μm,头部轮廓规则,顶体覆盖头部表面的1/3以上。体部轮廓直而规则,长约5~7μm。尾部细长,弯而不卷曲呈鞭毛状,长约50~60μm。

异常精子形态包括:①头部异常:常见有大头、小头、锥形头、无定形头、空泡样头、双头、无顶体头等。②体部异常:常见有体部肿胀、不规则、弯曲中段、异常薄中段。③尾部异常:常见有无尾、短尾、长尾、双尾、卷尾等。④联合缺陷体:精子头、体、尾均有或其中两者有不同程度异常。

检查方法

涂片染色:HE染色、Giemsa染色,相差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 正常精液中异常精子数<20%。

精子形态检查是反映男性生育能力的1项重要指标。如正常形态精子<30%,称为畸形精子症(WHO),

畸形精子>40%,即会影响精液质量,>50%常可致不育。精子形态异常与睾丸、附睾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增多常见于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雄性激素水平异常时;某些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因素、生物因素及遗传因素也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导致畸形精子增多。

未成熟生殖细胞

是指各阶段发育不完全的生精细胞,包括精原、初级精母、次级精母和发育不完全的精子细胞。正常精液未成熟生殖细胞<1%,

【临床意义】

根据生精细胞的类型可进一步衡量睾丸生精功能,分析睾丸病因,为无精症、少精症的病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动态观察精液生精细胞的变化,可作为男性不育症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当睾丸曲张精管基膜异常,生精细胞发育障碍导致无精子症,精液中无生精细胞;当曲细精管的生精功能受到损害时,精液中可以出现较多的病理性幼稚细胞。

A.临床常见的睾丸不育原因是生精细胞成熟停滞,指精子生成过程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精子生成突然停止,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B.许多药物可作用于睾丸,如硝基咪唑类药物主要抑制初级精母与早期精子细胞,但对静止期精母细胞不发生作用。棉酚主要作用于变态期精子细胞和中、晚期精母。

C.分析生精细胞,有利于分析病因和疗效判断。

D.生殖系统感染导致尖头精子和不定形精子以及精子细胞上升,精索、静脉曲张亦如此。

正常精液中有少量WBC(<5/HP)和上皮细胞,偶见RBC。

【临床意义】

精液RBC、WBC增多可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恶性肿瘤等。

精液中白细胞>1×10^9/L的病人称为白细胞精子症,表明存在感染,如精囊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红细胞增多见于肿瘤等。

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tozoon antibody,AsAb):当生殖系统炎症、阻塞、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等病理改变时,精子作为一种独特的抗原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产生自身或同种抗精子抗体(AsAb)。血液或生殖道分泌液中有AsAb,可引起免疫性不育。AsAb按其对精子作用分为凝集性、制动性和结合性3类。

【相关】精浆免疫球蛋白:

主要是IgA、IgG,相当于血清中的1%~2%。精浆中的IgG由血清渗透于前列腺而来,精浆中的IgA主要来自前列腺。

【参考值】①IgG:28.6±16.7mg/L。②IgA:90.3±57.7mg/L。③IgM:2.3±1.9mg/L。

AsAb阳性者,IgG、IgM增高;正常人精浆中分泌性IgA含量很低,生殖道炎症时,分泌性IgA增高;生殖道感染早期IgM增高。

阴道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道分泌的液体,主要由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子宫内膜及阴道粘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俗称“白带”。

一般性状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絮状、带有粘性的液体,无气味,量多少不等,性状与雌激素水平及生殖器充血情况有关。1、临近排卵期量多,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2、排卵2~3d后量减少,混浊粘稠;3、行经前量又增加;妊娠期,白带量较多。

【异常性状及临床意义】

①脓性白带:黄色或黄绿色,味臭,见于滴虫或化脓性细菌感染。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②豆腐渣样白带:稠厚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小碎块,常见于真菌性阴道炎,病人常伴有外阴瘙痒。

③血性白带:白带内混有血液,有特殊臭味。可见于宫颈息肉、子宫粘膜下肿瘤、老年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常有特殊臭味)等。

④黄色水样白带:常见于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如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癌、宫体癌及输卵管癌等。⑤奶油状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清洁度检查

检查方法有湿片法及涂片染色法。湿片法简便、快速,临床常用,但对细菌观察结果较差。涂片染色检查,对细胞结构和细菌观察清楚,结果准确客观,但较复杂、费时、少用。

【参考值】 I~II度。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临床意义】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妇女卵巢性腺分泌功能的判断指标。III~IV度为异常,多见于阴道炎,常可同时发现病原体。单纯清洁度异常而未发现病原体时,为非特殊性阴道炎;卵巢功能不足,雌激素水平减低时,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较差,糖原减少,阴道杆菌减少,易感染杂菌,导致阴道不清洁,如行经前及绝经后。

阴道毛滴虫:是寄生在女性阴道以及尿道和男性尿道和前列腺等部的鞭毛虫

检查方法有湿片法、涂片染色法、胶乳凝集试验及体外培养法等。

湿片法简便易行,快速,为临床实验室常用方法,不足之处是受送检时间、温度、涂片厚度及检验者水平影响,阳性率较低。

涂片染色检查能用油镜观察虫体结构,可提高检出率。但受涂片及染色等多种因素影响,如虫体可不典型,大小悬殊,要求检验者经验丰富。

乳胶凝集试验有试剂盒供应,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优于湿片法和培养法,适用于临床常规应用,但阴道分泌物为粘性时可出现非特异性反应。

培养法阳性率高,但操作复杂,主要用于症状较轻带虫者或慢性病人的检查以及作为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依据。

阴道加德纳菌(GV)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不见或见少许,检查乳酸杆菌和加德纳菌可作为细菌性阴道炎诊断的参考。正常情况下乳酸杆菌为6~30或30个以上/HPF。

1、非细菌性阴道病:乳酸杆菌>5个/HPF,仅见少许阴道加德纳菌。

2、细菌性阴道炎:乳酸杆菌<5个/HPF或无,但阴道加德纳菌、其他细小的G+/G-细菌大量增多。

线索细胞:是诊断加德纳菌阴道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特征: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形成巨大的细胞团,上皮细胞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

脑脊液部分

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中的无色透明液体。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

颜色

【参考区间】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移行,可呈黄色。当中枢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屏障,使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各种原因的出血,特别是穿刺损伤的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

除此以外,脑脊液中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时,也可使脑脊液呈黄色。

(2)黄色:脑脊液黄色称为黄变症,可由出血、黄疸、淤滞、梗阻等引起。

①出血性黄变症: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出血,由于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胆红素增加。出血4~8h后脑脊液即可呈黄色,48h颜色最深,并可持续21d左右。

②黄疸性黄变症:见于重症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等,由于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其呈黄色。

③淤滞性黄变症:由于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时,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导致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从而使脑脊液呈黄色。

④梗阻性黄变症:见于髓外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梗阻,导致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当蛋白质超过1.5g/L时,可使脑脊液呈黄色。黄色的程度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呈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色越明显。

(3)白色:多因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4)绿色:多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性、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多见于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等。

(6)无色:除了见于正常脑脊液以外,也可见于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透明度

【参考区间】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脑脊液的混浊度与其所含的细胞和细菌数量有关,当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超过300×10^6/L时,可呈混浊;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液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呈毛玻璃样的混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混浊,穿刺损伤时的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混浊。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呈透明外观。

一般分三级:清晰透明、微混、混浊

凝固性

【参考区间】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

【临床意义】

脑脊液薄膜形成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h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h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取此网膜作结核杆菌检查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蛛网膜下腔梗阻时,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蛋白含量可达15g/L脑脊液可呈黄色胶胨状。

Frion-Nonne综合征:脑脊液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症和蛋白质-细胞分离(蛋白质含量明显↑,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即称为~。

蛋白质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为低,大约为血浆的0.5%。脑脊液蛋白质的检查有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

定性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和 Leevinson试验。

①pandy试验: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所需标本量少、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易于观察,但本试验过于灵敏,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弱阳性。②硫酸铵试验:利用球蛋白在饱和硫酸铵中可产生沉淀或混浊。操作较为复杂,灵敏度不如pandy试验,但特异性高。③Leevinson试验:操作费时,特异性低。

【参考区间】

①定性:阴性或弱阳性。②定量:腰椎穿刺:0.2~0.4g/L;小脑延髓池穿刺:0.1~0.25g/L;侧脑室穿刺:0.05~0.15g/L 。

【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强阳性常见于脑组织和脑膜炎症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脑等。强阳性见于脑出血、脑外伤等(血液混入脑脊液)。

葡萄糖

健康人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仅为血糖的50%~80%,早产儿/新生儿因为血脑屏障(BBB)发育不完善,葡萄糖含量可比成人略高。

检测方法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后者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比前者高)

【参考区间】

腰椎穿刺:2.5~4.4mmol/L;小脑延髓池穿刺:2.8~4.2mmol/L;脑室穿刺:3.0~4.4g/L 。

【临床意义】

减低:①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②脑肿瘤,尤其恶性肿瘤。③神经梅毒。④低血糖。

升高:①饱餐或静注葡萄糖(血糖↑)。②脑出血。③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重度。④糖尿病。

氯化物

CSF中氯化物的含量与血氯浓度、酸碱度、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检测原理:常用的有硝酸汞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电量分析法等。

【参考区间】

成人120~130mmol/L;儿童111~123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见于:①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前期、结核性脑膜炎(其氯化物减低早于葡萄糖降低),②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肾脏病变。③病毒性脑炎、脊髓灰白质炎、脑肿瘤(稍低或者不减低)。

增高见于:尿毒症、脱水、心衰和浆液性脑膜炎。

显微镜检查

1.细胞总数检查:清亮 或微混的脑脊液标本,可以直接计数细胞总数。如果标本中细胞数量过多,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稀释标本后,再采用直接计数法计数细胞总数,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白细胞计数:可采用直接计数法。如果白细胞过多,可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再采用直接计数法计数白细胞,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直接计数后,在高倍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和细胞核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也可采用Wright染色后,油镜下分类计数。

【参考值】 ①无红细胞。②白细胞极少,成人:(0~8)×10^6/L,儿童:(1~15)×10^6/L,主要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为7∶3,偶见内皮细胞。

【临床意义】 脑脊液白细胞达(10~50)×10^6/L为轻度增高,(50~100)×10^6/L为中度增高,大于200×10^6/L为显著增高。

显著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轻度或中度增高: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且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的现象。

正常或轻度增高:主要见于浆液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水肿,且以淋巴细胞为主。

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出血:红细胞显著增高。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脑脊液检查项目可分为常规检查项目和特殊检查项目两大类

1、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测定、细胞总数(WBC+RBC)计数、细胞分类计数、脑脊液/血浆 葡萄糖比值、总蛋白测定等。

常规检查项目临床应用如下。

(一)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二)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但是,原发肿瘤(髓母细胞瘤除外)阳性率较低,脑转移癌和脑膜癌阳性率可达80%左右。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特殊检查:

培养,包括细菌(也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革兰/抗酸染色、细菌/真菌 抗原、酶(LD、ADA、CK-BB)、乳酸、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病毒、蛋白电泳、特殊蛋白测定(CRP、TRF)、梅毒试验等。

浆膜腔积液部分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统称为浆膜腔。在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浆膜内少量液体来自壁层浆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出,并通过脏层浆膜的淋巴管和小静脉的回吸收。

【正常值】胸腔液<20ml,腹腔液<50ml,心包腔液约为10-30ml,关节腔液0.1-0.2ml。

浆膜腔积液:当浆膜有炎症、循环障碍,恶性肿瘤等病变时,浆膜腔液生成增多并积聚在浆膜腔内,其性质也发生变化,此时称为~。

一、漏出液:一般为非炎症性积液,漏出液的形成原因:

1、毛细血管血压升高;2、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3、淋巴回流受阻;4、水、钠储留:

二、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体、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和各种细胞成分等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和组织间隙及浆膜腔,形成积液。形成原因见下:

1、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

2、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注意事项】如标本通过一般检查已经肯定为漏出液,则无须细菌检测,如已经肯定为渗出液,则应做细菌检测。

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临床医生行浆膜腔穿刺术获得;采集标本分4管留取,

第1管细菌学;第2管化学和免疫学;第3管细胞学,第4管观察凝固现象。

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化学检查肝素抗凝。

注意:送检和检测必须及时;如不能检查应该加无水乙醇放置于冰箱保存。

浆膜腔积液的颜色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为清亮、淡黄色的液体,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一般渗出液颜色深,漏出液颜色浅。

【异常颜色和临床意义】

①红色:为血性。可由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所致。②脓性淡黄色:化脓性感染乳白色:由化脓性感染时大量白细胞和细菌、胸导管阻塞或破裂时的真性乳糜液或含有大量脂肪变性细胞时的假性乳糜液所致。有恶臭气味的脓性积液多为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所致。③绿色: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 棕色:多由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腔或腹腔所致;④黄色或淡黄色:可见于各种原因的黄疸;⑤黑色:由曲霉菌感染引起;⑥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浆膜腔积液的量

正常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但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从几毫升—数千毫升不等。

透明度(清澈、微浑、浑浊)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为清晰透明的液体。积液的透明度常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蛋白质等程度有关。

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也呈混浊;漏出液一般清晰透明。

凝固性

漏出液一般不凝固,渗出液往往可以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

原因:纤维蛋白原作用,渗出液中含有纤溶酶时可降解纤维蛋白。

比重

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漏出液小于1.015,渗出液大于1.018。

浆膜腔积液的pH:需隔绝空气,及时送检

【参考区间】漏出液:7.455-7.465;渗出液:6.87-7.39

【临床意义】

1、胸腔积液:pH<7.4,炎性积液;pH<7.3,伴有葡萄糖减低,提示有并发症;pH小于6.0,多由于胃液进入胸腔,见于食管破裂,严重脓胸。

2、腹腔积液:伴有感染时,细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使pH减低。pH小于7.3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0%。

3、心包腔积液:明显减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恶性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中以恶性肿瘤性、结核性积液减低较明显。

蛋白质检查

1、定性-李瓦他(Rivalta)试验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粘蛋白分泌增加。稀醋酸中滴加胸腹水,看有无蛋白沉淀出现。

阴性:清晰,不呈现雾状;阳性:出现白色雾状, 下沉到管底不消失。

30g/L以下阴性,40g/L以上阳性,二者之间约80%阳性。

2、定量-双缩脲法测定蛋白

总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

渗出液大于30g/L, 漏出液小于25g/L。

3、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

近年来认为,积液/血清蛋白质的比值则更为准确。一般,比值大于0.5为渗出液,小于0.5为漏出液。胸水一般用此鉴别。而腹水则一般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来鉴别。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血管和腹水之间形成的压差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

SAAG=血清白蛋白浓度-腹水白蛋白浓度(g/L)

①、SAAG≥11g/L,多为门静脉高压,为漏出液。

②、SAAG<11g/L则没有门静脉高压,多为渗出液。精确度97%。

葡萄糖测定

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含量近似,为3.9-6.1mmol/L,

渗出液中的葡萄糖可被某些细菌分解而减少,化脓性胸膜炎病人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减少明显,常低于1.12mmol/L;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积液中葡萄糖含量也明显减少,约半数病例可低于3.30mol/L;癌性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降低量不明显,但当癌细胞广泛浸润胸膜时,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可降低至1.68-3.30mmol/L。

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显微镜检查)

计数时把全部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红细胞大于0.1×10^12/L时应考虑恶性肿瘤、肺栓塞、穿刺损失、创伤等所致。

1、细胞总数检查:清亮或微混的标本,可直接计数。如果标本中细胞数量过多,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稀释标本后计数。

2、白细胞计数:可采用直接计数法。如果白细胞过多,可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计数白细胞。

3、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直接计数后,在高倍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和细胞核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也可采用Wright染色后,油镜下分类计数。

【参考值】

1、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不超过100×10^6/L, 主要为间皮细胞及淋巴细胞。

2、渗出液的白细胞数多超过500×10^6/L。

【临床意义】

①中性粒细胞为主: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结核性感染早期;②淋巴细胞为主:见于各种慢性感染结核性、梅毒性;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④肿瘤细胞: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①间皮细胞:胞浆丰富,呈淡蓝色,含有少数空泡,核仁较大有1-3个,均为紫色,核大,位于中心或偏位,细胞偏大,约15-30um,圆形或椭圆形,在渗出液中形态可能很不规则,幼稚型者可能不见核仁,有时甚至与恶性细胞难以区分。②组织细胞:一般较白细胞略大,直径一般不超过16um,细胞染色较淡,核呈肾形或不规则形,偏位,核致密,胞浆多呈泡沫状。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③浆细胞:胞浆呈泡沫状蓝色,核呈车辐状,见于增生性骨髓瘤。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PART1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PART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良性/恶性 腹水的鉴别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鉴别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067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