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8.2:PID控制器设计及MATLAB_SIMULINK应用

该系列博客主要讲述Matlab软件在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如无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请先学习自动控制系列博文,该系列博客不再详细讲解自动控制理论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相关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9032096/category_10287468.html?spm=1001.2014.3001.5482
博客参考书籍:《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



2.PID控制器设计及MATLAB/SIMULINK应用

2.1 PID控制器概述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由比例环节 ( P ) ({\rm P}) (P)、积分环节 ( I ) ({\rm I}) (I)和微分环节 ( D ) ({\rm D}) (D)组成;

  • 基本的 P I D {\rm PID} PID控制规律描述:
    G c ( s ) = K p + K I s + K D s G_c(s)=K_p+\frac{K_I}{s}+K_Ds Gc(s)=Kp+sKI+KDs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优点:

    • 原理简单,使用方便, P I D {\rm PID} PID参数 ( K p 、 K I 、 K D ) ({\rm K_p、K_I、K_D}) (KpKIKD)可以根据过程动态特性进行调整;
    • 适应性强,按 P I D {\rm PID} PID控制规律进行工作的控制器早已商品化;
    • 鲁棒性强,控制品质对被控制对象特性的变化不太敏感;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缺点:

    • P I D {\rm PID} PID在控制非线性、时变、耦合及参数和结构不确定的复杂过程时,效果不太好;
    • 如果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不能控制复杂过程,怎么调参数都没用;
2.2 比例环节
  • 比例控制: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 比例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G c ( s ) = K p ;其中: K p 为比例系数 G_c(s)=K_p;其中:K_p为比例系数 Gc(s)=Kp;其中:Kp为比例系数

  •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 0 0 0型系统响应实际阶跃信号 R 0 ( t ) R_0(t) R0(t)的稳态误差与其开环增益 K K K近似成反比,即 lim ⁡ t → ∞ e ( t ) = R 0 1 + K \displaystyle\lim_{t\to\infty}e(t)=\displaystyle\frac{R_0}{1+K} tlime(t)=1+KR0

  •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Ⅰ型系统响应斜坡信号 R 1 ( t ) R_1(t) R1(t)的稳态误差与其开环增益 K v K_v Kv近似成反比,即 lim ⁡ t → ∞ e ( t ) = R 1 K v \displaystyle\lim_{t\to\infty}e(t)=\displaystyle\frac{R_1}{K_v} tlime(t)=KvR1

  • P {\rm P} P控制只改变系统的增益不影响其相位,对系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定性上;

  • 增大比例系数可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但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甚至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

  • 在系统校正和设计中, P {\rm P} P控制一般不单独使用;

  • 比例控制器系统结构如下:

    1

  • 系统特征方程: D ( s ) = 1 + K p G ( s ) H ( s ) = 0 D(s)=1+K_pG(s)H(s)=0 D(s)=1+KpG(s)H(s)=0

实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 G ( s ) = 1 ( s + 1 ) ( 2 s + 1 ) ( 5 s + 1 ) G(s)=\displaystyle\frac{1}{(s+1)(2s+1)(5s+1)} G(s)=(s+1)(2s+1)(5s+1)1 H ( s ) H(s) H(s)为单位反馈,对系统采用纯比例控制,比例系数分别为: K p = 0.1 、 2.0 、 2.4 、 3.0 、 3.5 K_p=0.1、2.0、2.4、3.0、3.5 Kp=0.12.02.43.03.5,求解各比例系数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响应曲线。

2

解:

% 实例Chapter8.2.2
clc;clear;

%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num=[1];den=conv(conv([1,1],[2,1]),[5,1]);
G=tf(num,den);
kp=[0.1,2.0,2.4,3.0,3.5];

for i=1:5
    G=feedback(kp(i)*G,1);
    step(G);hold on;
end

legend('K=0.1','K=2.0','K=2.4','K=3.0','K=3.5');
set(findobj(get(gca,'Children'),'LineWidth',0.5),'LineWidth',1.5);
title('不同Kp值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FontSize',15);

3

  • 随着 K p K_p Kp的增大,系统响应速度越快,系统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增长,当 K p {\rm K_p} Kp增大到一定值后,闭环系统将趋于不稳定;
2.3 比例微分环节
  • 具有比例加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称为 P D {\rm PD} PD控制, P D {\rm PD} PD的传递函数为:
    G c ( s ) = K p + K p τ s ;其中: K p 为比例系数, τ 为微分时间常数 G_c(s)=K_p+K_p\tau{s};其中:K_p为比例系数,\tau为微分时间常数 Gc(s)=Kp+Kpτs;其中:Kp为比例系数,τ为微分时间常数

  • 具有 P D {\rm PD} PD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4

  • P D {\rm PD} P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u ( t ) = K p e ( t ) + K p τ d e ( t ) d t u(t)=K_pe(t)+K_p\tau\frac{ {\rm d}e(t)}{ {\rm d}t} u(t)=Kpe(t)+Kpτdtde(t)

  • 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 微分控制反映误差的变化率,只有当误差随时间变化时,微分控制才会对系统起作用,对无变化或缓慢变化的对象不起作用;

  • 微分控制不能单独与被控对象串联使用,只能构成 P D {\rm PD} PD P I D {\rm PID} PID控制;

  •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不稳定,是因为存在较大惯性的环节或有滞后的环节,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 解决办法:使抑制误差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 控制器中比例项的作用是放大误差的幅值,增加的"微分项"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比例+微分"的控制器,能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负值,从而避免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 实际应用中,当设定值有突变时,为了防止由于微分控制输出的跳变,常把微分控制环节设置在反馈回路中,称为微分先行,即微分运算只对测量信号进行,而不对设定信号进行;

实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 G ( s ) = 1 ( s + 1 ) ( 2 s + 1 ) ( 5 s + 1 ) G(s)=\displaystyle\frac{1}{(s+1)(2s+1)(5s+1)} G(s)=(s+1)(2s+1)(5s+1)1 H ( s ) H(s) H(s)为单位反馈,对系统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比例系数为: K p = 2 K_p=2 Kp=2,微分系数分别为: τ = 0 、 0.3 、 0.7 、 1.5 、 3 \tau=0、0.3、0.7、1.5、3 τ=00.30.71.53,求解各比例微分系数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响应曲线。

5

解:

% 实例Chapter8.2.3
clc;clear;

%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tau=[0,0.3,0.7,1.5,3];kp=2;
num=[1];den=conv(conv([1,1],[2,1]),[5,1]);
G=tf(num,den);

for i=1:5
    G1=tf([kp*tau(i),kp],1);
    sys=feedback(G1*G,1);
    step(sys);hold on;
end

legend('τ=0','τ=0.3','τ=0.7','τ=1.5','τ=3');
set(findobj(get(gca,'Children'),'LineWidth',0.5),'LineWidth',1.5);
title('不同τ值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FontSize',15);

6

2.4 积分环节
  • 具有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称为积分控制,即 I {\rm I} I控制, I {\rm I} I控制传递函数为:
    G c ( s ) = K 1 s ;其中: K 1 为积分系数; G_c(s)=\frac{K_1}{s};其中:K_1为积分系数; Gc(s)=sK1;其中:K1为积分系数;

  •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u ( t ) = K 1 ∫ 0 t e ( t ) d t u(t)=K_1\int_0^te(t){\rm d}t u(t)=K10te(t)dt

  • 或称积分控制器输出信号 u ( t ) u(t) u(t)的变化率与输入信号 e ( t ) e(t) e(t)成正比,即:
    d u ( t ) d t = K 1 e ( t ) \frac{ {\rm d}u(t)}{ {\rm d}t}=K_1e(t) dtdu(t)=K1e(t)

  •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称为有差系统;

  •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即使误差很小,积分项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 采用积分控制是要使控制系统无稳态误差,但积分项引入后会产生相位滞后,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积分控制一般不单独使用,通常结合比例控制器构成比例积分 ( P I ) ({\rm PI}) (PI)控制器;

2.5 比例积分控制
  • 具有比例加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称为比例积分控制,即 P I {\rm PI} PI控制, P I {\rm PI} PI控制的传递函数为:
    G c ( s ) = K p + K p T i ⋅ 1 s = K p ( s + 1 T i ) s G_c(s)=K_p+\frac{K_p}{T_i}·\frac{1}{s}=\frac{K_p(s+\displaystyle\frac{1}{T_i})}{s} Gc(s)=Kp+TiKps1=sKp(s+Ti1)
    其中: K p K_p Kp为比例系数, T i T_i Ti为积分时间常数;

  •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u ( t ) = K p e ( t ) + K p T i ∫ 0 t e ( t ) d t u(t)=K_pe(t)+\frac{K_p}{T_i}\int_0^te(t){\rm d}t u(t)=Kpe(t)+TiKp0te(t)dt

  • P I {\rm PI} 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P I {\rm PI} PI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串联连接时,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 s s s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

  • 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 增加的负实部零点可以减小系统的阻尼比,缓和 P I {\rm PI} PI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及动态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

实验要求: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1 ( s + 1 ) ( 2 s + 1 ) ( 5 s + 1 ) G(s)=\displaystyle\frac{1}{(s+1)(2s+1)(5s+1)} G(s)=(s+1)(2s+1)(5s+1)1,采用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系数为 K p = 2 K_p=2 Kp=2,积分时间常数分别取: T i = 3 、 6 、 14 、 21 、 28 T_i=3、6、14、21、28 Ti=36142128,求各比例积分系数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并绘制响应曲线。

解:

% 实例Chapter8.2.5
clc;clear;

%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ti=[3,6,14,21,28];kp=2;

num=[1];den=conv(conv([1,1],[2,1]),[5,1]);
G=tf(num,den);

for i=1:5
    G1=tf([kp,kp/ti(i)],[1,0]);
    sys=feedback(G1*G,1);
    step(sys);hold on;
end

legend('Ti=3','Ti=6','Ti=14','Ti=21','Ti=28');
set(findobj(get(gca,'Children'),'LineWidth',0.5),'LineWidth',1.5);
title('不同Ti值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FontSize',15);

6

2.6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 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称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即 P I D {\rm PID} PID控制;

  • P I D {\rm PID} PID控制的传递函数为:
    G c ( s ) = K p + K p T i ⋅ 1 s + K p τ s = K p T i ⋅ T i τ s 2 + T i s + 1 s G_c(s)=K_p+\frac{K_p}{T_i}·\frac{1}{s}+K_p\tau{s}=\frac{K_p}{T_i}·\frac{T_i\tau{s^2}+T_is+1}{s} Gc(s)=Kp+TiKps1+Kpτs=TiKpsTiτs2+Tis+1
    其中: K p K_p Kp为比例系数, T i T_i Ti为积分时间常数, τ \tau τ为微分时间常数;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u ( t ) = K p e ( t ) + K p T i ∫ 0 t e ( t ) d t + K p τ d e ( t ) d t u(t)=K_pe(t)+\frac{K_p}{T_i}\int_0^te(t){\rm d}t+K_p\tau\frac{ {\rm d}e(t)}{ {\rm d}t} u(t)=Kpe(t)+TiKp0te(t)dt+Kpτdtde(t)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串联连接时,可以使系统的类型级别提高一级,提供两个负实部的零点;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具有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优点,还多提供了一个负实部零点,在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 P I D {\rm PID} PID控制通过积分作用消除误差,微分控制可缩小超调量、加快系统响应;从频域看, P I D {\rm PID} PID控制通过积分作用于系统的低频段,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微分作用于系统的中频段,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2.7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理论计算整定法:依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的计算数据不一定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
  • 工程整定法:主要有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整定法、临界比例整定法、衰减曲线法;工程整定法不需要事先知道过程的数学模型,直接在过程控制中进行现场整定,方法简单,计算简便,易于掌握;
2.7.1 Ziegler-Nichols整定法
  •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法是一种基于频域设计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的方法,基于频域的参数整定需要参考模型,首先需要辨识出一个能较好反映被控对象频域特性的二阶模型,根据模型,结合给定的性能指标推导出公式,用于 P I D {\rm PID} PID参数的整定;

  • 基于频域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精确的系统建模,且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比常规的 P I D {\rm PID} PID控制有更多的可适应场合;

  •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法是根据给定对象的瞬态响应特性来确定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参数,首先通过实验获取控制对象单位阶跃响应,如下图所示:

    7

  • 如果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像一条 S {\rm S} S形曲线,则可用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法,否则不能用;

  • S {\rm S} S形曲线用延迟时间 L {\rm L} L和时间常数 T {\rm T} T描述,则对象传递函数近似为:
    C ( s ) R ( s ) = K e − L s T s + 1 \frac{C(s)}{R(s)}=\frac{K{\rm e}^{-Ls}}{Ts+1} R(s)C(s)=Ts+1KeLs

  •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法整定控制器参数公式计算如下表: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比例度 δ / % 比例度\delta/\% 比例度δ/% 积分时间 T i 积分时间T_i 积分时间Ti 微分时间 τ 微分时间\tau 微分时间τ
    P {\rm P} P T ( K ⋅ L ) \displaystyle\frac{T}{(K·L)} (KL)T ∞ \infty 0 0 0
    P I {\rm PI} PI 0.9 T ( K ⋅ L ) 0.9\displaystyle\frac{T}{(K·L)} 0.9(KL)T L 0.3 \displaystyle\frac{L}{0.3} 0.3L 0 0 0
    P I D {\rm PID} PID 1.2 T ( K ⋅ L ) 1.2\displaystyle\frac{T}{(K·L)} 1.2(KL)T 2.2 L 2.2L 2.2L 0.5 L 0.5L 0.5L
2.7.2 实战1

实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8 ( 360 s + 1 ) e − 180 s G(s)=\displaystyle\frac{8}{(360s+1)}{\rm e}^{-180s} G(s)=(360s+1)8e180s,采用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整定公式计算系统 P 、 P I 、 P I D {\rm P、PI、PID} PPIPID控制器的参数,并绘制整定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8

解:

S T E P 1 {\rm STEP1} STEP1】:建立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仿真模型。

9

  • I n t e g r a t o r {\rm Integrator} Integrator为积分器, D e r i v a t i v e {\rm Derivative} Derivative为微分器, K p {\rm Kp} Kp为比例系数 K p {\rm K_p} Kp 1 / T i {\rm 1/Ti} 1/Ti为积分时间常数 T i T_i Ti t a u {\rm tau} tau为微分时间常数 t a u {\rm tau} tau
  • 进行 P {\rm P} P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微分器和积分器的输出不连接系统,在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模型中,将微分器和积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进行 P I {\rm PI} PI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微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

S T E P 2 {\rm STEP2} STEP2】:获取开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模型中,把反馈连线、微分器的输出连线、积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1 1 1,滞后时间 180 180 180

  • 系统开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10

  • 由开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得:
    L = 180 , T = 540 − 180 = 360 , K = 8 L=180,T=540-180=360,K=8 L=180T=540180=360K=8

S T E P 3 {\rm STEP3} STEP3】:控制器整定。

  • P {\rm P} P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25 K_p=0.25 Kp=0.25,将 K p {\rm K_p} Kp的值设置为 0.25 0.25 0.25,微分器和积分器连线断开;

  • P {\rm P} P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11

  • P I {\rm PI} PI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225 K_p=0.225 Kp=0.225,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594 T_i=594 Ti=594,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0.225 0.225 0.225,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594 1/594 1/594,微分器连线断开;

  • P I {\rm PI} PI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12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3 K_p=0.3 Kp=0.3,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396 T_i=396 Ti=396,微分时间常数为: τ = 90 \tau=90 τ=90,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0.225 0.225 0.225,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594 1/594 1/594,将 τ \tau τ的值设置为 90 90 90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13

2.7.3 实战2

实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所示,其中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1.67 ( 4.05 s + 1 ) ⋅ 8.22 ( s + 1 ) e − 1.5 s G(s)=\displaystyle\frac{1.67}{(4.05s+1)}·\displaystyle\frac{8.22}{(s+1)}{\rm e}^{-1.5s} G(s)=(4.05s+1)1.67(s+1)8.22e1.5s,采用 Z i e g l e r − N i c h o l s {\rm Ziegler-Nichols} ZieglerNichols整定公式计算系统 P 、 P I 、 P I D {\rm P、PI、PID} PPIPID控制器的参数,并绘制整定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4

解:

S T E P 1 {\rm STEP1} STEP1】:建立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仿真模型。

15

  • I n t e g r a t o r {\rm Integrator} Integrator为积分器, D e r i v a t i v e {\rm Derivative} Derivative为微分器, K p {\rm Kp} Kp为比例系数 K p {\rm K_p} Kp 1 / T i {\rm 1/Ti} 1/Ti为积分时间常数 T i T_i Ti t a u {\rm tau} tau为微分时间常数 t a u {\rm tau} tau
  • 进行 P {\rm P} P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微分器和积分器的输出不连接系统,在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模型中,将微分器和积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进行 P I {\rm PI} PI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微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

S T E P 2 {\rm STEP2} STEP2】:获取开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模型中,把反馈连线、微分器的输出连线、积分器的输出连线断开,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1 1 1,滞后时间 1.5 1.5 1.5

  • 系统开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22

  • 由开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得:
    L = 2.2 , T = 9.2 − 2.2 = 7 , K = 13.727 L=2.2,T=9.2-2.2=7,K=13.727 L=2.2T=9.22.2=7K=13.727

S T E P 3 {\rm STEP3} STEP3】:控制器整定。

  • P {\rm P} P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2318 K_p=0.2318 Kp=0.2318,将 K p {\rm K_p} Kp的值设置为 0.2318 0.2318 0.2318,微分器和积分器连线断开;

  • P {\rm P} P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23

  • P I {\rm PI} PI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2086 K_p=0.2086 Kp=0.2086,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7.3333 T_i=7.3333 Ti=7.3333,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0.2086 0.2086 0.2086,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7.3333 1/7.3333 1/7.3333,微分器连线断开;

  • P I {\rm PI} PI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24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0.3 K_p=0.3 Kp=0.3,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4.84 T_i=4.84 Ti=4.84微分时间常数为: τ = 1.1 \tau=1.1 τ=1.1,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0.3 0.3 0.3,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4.84 1/4.84 1/4.84,将 τ \tau τ的值设置为 1.1 1.1 1.1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25

2.7.4 临界比例度法
  • 临界比例度法适用于已知对象传递函数的场合,在闭合的控制系统里,将调节器置于纯比例作用,从大到小逐渐改变调节器的比例度,得到等幅振荡的过渡过程;

  • 此时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 δ k \delta_k δk,相邻两个波峰间的时间间隔称为临界振荡周期 T k T_k Tk

  • 采用临界比例度法时,系统产生临界振荡的条件是系统的阶数是 3 3 3阶或 3 3 3阶以上;

  • 临界比例度法步骤:

    • 将调节器的积分时间 T i T_i Ti置于最大 ( T i = ∞ ) (T_i=\infty) (Ti=),微分时间置零 ( τ = 0 ) (\tau=0) (τ=0),比例度 δ {\rm \delta} δ取适当值,平衡操作一段时间,把系统投入自动运行;

    • 将比例度 δ \delta δ逐渐减小,得到等幅振荡过程,记录临界比例度 δ k \delta_k δk和临界振荡周期 T k T_k Tk的值;

    • 根据 δ k \delta_k δk T k T_k Tk的值,根据经验公式,计算调节器的各个参数,经验公式如下: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比例度 δ / % 比例度\delta/\% 比例度δ/% 积分时间 T i 积分时间T_i 积分时间Ti 微分时间 τ 微分时间\tau 微分时间τ
      P {\rm P} P 2 δ k 2\delta_k 2δk ∞ \infty 0 0 0
      P I {\rm PI} PI 2.2 δ k 2.2\delta_k 2.2δk 0.833 T k 0.833T_k 0.833Tk 0 0 0
      P I D {\rm PID} PID 1.7 δ k 1.7\delta_k 1.7δk 0.50 T k 0.50T_k 0.50Tk 0.125 T k 0.125T_k 0.125Tk
  • 按照"先 P {\rm P} P I {\rm I} I最后 D {\rm D} D"的操作顺序将调节器整定参数调到计算值上;

  • 临界比例度整定法注意事项:

    • 有的过程控制系统,临界比例度很小,调节阀不是全关就是全开,对工业生产不利;
    • 有的过程控制系统,当调节器比例度 δ \delta δ调到最小刻度值时,系统仍不产生等幅振荡,此时,将最小刻度的比例度作为临界比例度 δ k \delta_k δk进行调节器参数整定;
2.7.5 实战3

实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所示,其中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1 s ( s + 1 ) ( s + 5 ) G(s)=\displaystyle\frac{1}{s(s+1)(s+5)} G(s)=s(s+1)(s+5)1,采用临界比例度法计算系统 P 、 P I 、 P I D {\rm P、PI、PID} PPIPID控制器的参数,并绘制整定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6

解:

S T E P 1 {\rm STEP1} STEP1】:建立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仿真模型。

27

S T E P 2 {\rm STEP2} STEP2】:获取等幅振荡曲线。

  • 临界比例度整定法需要先获取系统的等幅振荡曲线,在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中,把微分器的输出连线、积分器的输出连线都断开, K p {\rm Kp} Kp的值从大到小进行试验,观察示波器的输出进行调节,直到输出等于等幅振荡;

  • 等幅振荡曲线如下:

    28

  • 出现等幅振荡时, K p = 30 Kp=30 Kp=30,此时 T k = 2.81 T_k=2.81 Tk=2.81

S T E P 3 {\rm STEP3} STEP3】:控制器整定。

  • P {\rm P} P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15 K_p=15 Kp=15,将 K p {\rm K_p} Kp的值设置为 15 15 15,微分器和积分器连线断开;

  • P {\rm P} P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29

  • P I {\rm PI} PI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13.5 K_p=13.5 Kp=13.5,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2.3417 T_i=2.3417 Ti=2.3417,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13.5 13.5 13.5,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2.3417 1/2.3417 1/2.3417,微分器连线断开;

  • P I {\rm PI} PI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30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17.6471 K_p=17.6471 Kp=17.6471,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1.405 T_i=1.405 Ti=1.405微分时间常数为: τ = 0.35124 \tau=0.35124 τ=0.35124,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17.6471 17.6471 17.6471,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1.405 1/1.405 1/1.405,将 τ \tau τ的值设置为 0.35124 0.35124 0.35124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31

【注】:工程整定方法依据的是经验公式,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按照经验公式整定的 P I D {\rm PID} PID参数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实际应用。

2.7.6 衰减曲线法
  • 衰减曲线法根据衰减频率特性整定控制器参数;把控制系统中调节器参数设置成纯比例作用 ( T i = ∞ , τ = 0 ) (T_i=\infty,\tau=0) (Ti=,τ=0),使系统投入运行,再把比例度 δ \delta δ从大逐渐调小,直到出现 4 : 1 4:1 4:1衰减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

    32

  • 由衰减曲线可知,此时的比例度为 4 : 1 4:1 4:1,即 P 1 P 2 = 4 : 1 \displaystyle\frac{P_1}{P_2}=4:1 P2P1=4:1,衰减比例度为 δ s \delta_s δs,上升时间为 t r t_r tr,两个相邻波峰间的时间间隔 T s T_s Ts称为 4 : 1 4:1 4:1衰减振荡周期;

  • 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经验公式如下: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控制器类型 比例度 δ / % 比例度\delta/\% 比例度δ/% 积分时间 T i 积分时间T_i 积分时间Ti 微分时间 τ 微分时间\tau 微分时间τ
    P {\rm P} P δ s \delta_s δs ∞ \infty 0 0 0
    P I {\rm PI} PI 1.2 δ s 1.2\delta_s 1.2δs 2 t r 或 0.5 T s 2t_r或0.5T_s 2tr0.5Ts 0 0 0
    P I D {\rm PID} PID 0.8 δ s 0.8\delta_s 0.8δs 1.2 t r 或 0.3 T s 1.2t_r或0.3T_s 1.2tr0.3Ts 0.4 t r 或 0.1 T s 0.4t_r或0.1T_s 0.4tr0.1Ts
  • 按照"先 P {\rm P} P I {\rm I} I最后 D {\rm D} D"的操作顺序将调节器整定参数调到计算值上;

  • 衰减曲线法注意事项:

    • 反应较快的控制系统,要认定 4 : 1 4:1 4:1衰减曲线和读出 T s T_s Ts比较困难,此时可用记录指针来回摆动两次就达到稳定做 4 : 1 4:1 4:1衰减过程;
    • 在生产过程中,负荷变化会影响过程特性,当负荷变化较大时,必须重新整定控制器参数值;
    • 若认为 4 : 1 4:1 4:1衰减太慢,可采用 10 : 1 10:1 10:1衰减过程,步骤与 4 : 1 4:1 4:1一样,仅使用的经验公式不同;
2.7.7 实战4

试验要求:已知控制系统如下所示,其中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 6 ( s + 1 ) ( s + 2 ) ( s + 3 ) G(s)=\displaystyle\frac{6}{(s+1)(s+2)(s+3)} G(s)=(s+1)(s+2)(s+3)6,采用衰减曲线法计算系统 P 、 P I 、 P I D {\rm P、PI、PID} PPIPID控制器参数,并绘制整定后系统的单位阶跃曲线。

33

解:

S T E P 1 {\rm STEP1} STEP1】:建立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仿真模型。

34

S T E P 2 {\rm STEP2} STEP2】:获取衰减曲线。

  • 衰减曲线整定法需要先获取系统的衰减曲线,在 S I M U L I N K {\rm SIMULINK} SIMULINK中,把微分器的输出连线、积分器的输出连线都断开, K p {\rm Kp} Kp的值从大到小进行试验,观察示波器的输出进行调节,直到输出 4 : 1 4:1 4:1衰减振荡曲线;

  • 衰减曲线如下:

    35

  • 衰减曲线出现时, K p = 3.823 K_p=3.823 Kp=3.823,且有 T s = 4.24 − 1.55 = 2.69 T_s=4.24-1.55=2.69 Ts=4.241.55=2.69

S T E P 3 {\rm STEP3} STEP3】:控制器整定。

  • P {\rm P} P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3.823 K_p=3.823 Kp=3.823,将 K p {\rm K_p} Kp的值设置为 3.823 3.823 3.823,微分器和积分器连线断开;

  • P {\rm P} P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36

  • P I {\rm PI} PI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3.1858 K_p=3.1858 Kp=3.1858,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1.345 T_i=1.345 Ti=1.345,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3.1858 3.1858 3.1858,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1.345 1/1.345 1/1.345,微分器连线断开;

  • P I {\rm PI} PI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37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整定时,比例放大系数为: K p = 4.7787 K_p=4.7787 Kp=4.7787,积分时间常数为: T i = 0.807 T_i=0.807 Ti=0.807微分时间常数为: τ = 0.269 \tau=0.269 τ=0.269,将 K p {\rm Kp} Kp的值设置为 4.7787 4.7787 4.7787,将 1 / T i {\rm 1/T_i} 1/Ti的值设置为 1 / 0.807 1/0.807 1/0.807,将 τ \tau τ的值设置为 0.269 0.269 0.269

  • P I D {\rm PID} PID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38

2.7.8 PID参数整定规律
  • 增大比例系数一般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差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静差,但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系统稳定性变差;
  • 增大积分时间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稳定性增加,但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
  • 增大微分时间有利于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系统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但系统对扰动抑制能力减弱;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9032096/article/details/12977144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