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学习笔记---绪论

本章节要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大家一起加油吧~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如:数字、文字、图形、音频等等)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对数据库中数据对象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定义。(例:表、试图)

(2)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操纵功能: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增、删、改、查)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相比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阶段,有哪些特点:

1:数据结构化: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的,整体也是结构化的,并且数据之间是具有联系的。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包括了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DBMS需提供几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②: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③:并发控制 ④:数据恢复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的集合。他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多用户同时共享时,进行并发控制,发生故障后进行数据库恢复。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①概念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组成:实体(客观存在并且相互区别的事物)、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实体型(实体名及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第7章)

②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即主码中的属性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的约束条件)。

任何关系数据库系统都需要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又称逻辑模式) 是指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试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二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像:应用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

当模式改变时,(添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照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因此应用程序也不需要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内模式,因此也只有一个模式/内模式映像。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9424518/article/details/12668190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