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事务原理

【Mysql】事务原理

1. 事务

关于事务的基本概念可参见这篇文章: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


2. 原理

研究mysql的事务原理就算研究mysql的InnoDB引擎是如何保证事务的四大特性的。

对于事务的四大特性,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原子性,一致性,持久性实际上是由InnoDB中的两份日志来保证的,一份是 redo log 日志,一份是 undo log 日志。而隔离性是通过数据库的加上 MVCC 来保证的。

image-20230328232004243


2.1 redo log

redo log:重做日志,记录的是事务提交时数据页的物理修改,用来实现事务的持久性

该日志文件由两部分组成:

  • 重做日志缓冲(redo log buffer)
  • 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

前者是在内存中,后者在磁盘中。当事务提交之后会把所有修改信息都存到该日志文件中,用于在刷新脏页到磁盘发生错误时,进行数据恢复使用。


2.1.1 分析问题

如果没有redolog,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的?

我们知道,在InnoDB引擎中的内存结构中,主要的内存区域就是缓冲池,在缓冲池中缓存了很多的数据页。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4635343 查看本文章

当我们在一个事务中,执行多个增删改的操作时,InnoDB引擎会先操作缓冲池中的数据,如果缓冲区没有对应的数据,会通过后台线程将磁盘中的数据加载出来,存放在缓冲区中,然后将缓冲池中的数据修改,修改后的数据页我们称为脏页。

而脏页则会在一定的时机,通过后台线程刷新到磁盘中,从而保证缓冲区与磁盘的数据一致。 而缓冲区的脏页数据并不是实时刷新的,而是一段时间之后将缓冲区的数据刷新到磁盘中,假如刷新到磁盘的过程出错了,而提示给用户事务提交成功,数据却没有持久化下来,这就出现问题了,没有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image-20230328232427843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呢?

在InnoDB中提供了一份日志 redo log,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 下,通过redolog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image-20230328232755369

有了redolog之后,当对缓冲区的数据进行增删改之后,会首先将操作的数据页的变化记录在redo log buffer中。在事务提交时,会将redo log buffer中的数据刷新到redo log磁盘文件中。

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刷新缓冲区的脏页到磁盘时,发生错误,此时就可以借助于redo log进行数据恢复,这样就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 而如果脏页成功刷新到磁盘或者涉及到的数据已经落盘,此时redolog就没有作用了,就可以删除了,所以存在的两个redolog文件是循环写的。

那为什么每一次提交事务,要刷新redo log 到磁盘中呢,而不是直接将buffer pool中的脏页刷新到磁盘呢 ?

因为在业务操作中,我们操作数据一般都是随机读写磁盘的,而不是顺序读写磁盘。 而redo log在往磁盘文件中写入数据,由于是日志文件,所以都是顺序写的。顺序写的效率,要远大于随机写。 这种先写日志的方式,称之为 WAL(Write-Ahead Logging)。


2.2 undo log

undo log:回滚日志,用于记录数据被修改前的信息。

作用包含两个:

  • 提供回滚(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 。

undo log和redo log记录物理日志不一样,它是逻辑日志。

可以认为当delete一条记录时,undo log中会记录一条对应的insert记录,反之亦然,当update一条记录时,它记录一条对应相反的 update记录。

当执行rollback时,就可以从undo log中的逻辑记录读取到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回滚。


2.2.1 销毁和存储

Undo log销毁:undo log在事务执行时产生,事务提交时,并不会立即删除undo log,因为这些日志可能还用于MVCC。

Undo log存储:undo log采用段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记录,存放在前面介绍的 rollback segment 回滚段中,内部包含1024个undo log segment。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ecade_Faiz/article/details/12982773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