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 树状数组与线段树问题(C/C++)

 

文章目录

一、动态求连续区间和

1、1 题目描述

1、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二、数星星

2、1 题目描述

2、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三、数列区间最大值

3、1 题目描述

3、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标题:树状数组与线段树问题

作者:@Ggggggtm

寄语:与其忙着诉苦,不如低头赶路,奋路前行,终将遇到一番好风景

一、动态求连续区间和

1、1 题目描述

题目来源:《信息学奥赛一本通》,Acwing模板题

题目难度:简单

题目描述:给定 n 个数组成的一个数列,规定有两种操作,一是修改某个元素,二是求子数列 [a,b] 的连续和。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 和 m,分别表示数的个数和操作次数。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表示完整数列。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k,a,b (k=0,表示求子数列[a,b]的和;k=1,表示第 a 个数加 b)。

  数列从 1 开始计数。

输出格式:

  输出若干行数字,表示 k=0时,对应的子数列 [a,b] 的连续和。

数据范围:

  1≤n≤100000,
  1≤m≤100000,
  1≤a≤b≤n,
  数据保证在任何时候,数列中所有元素之和均在 int 范围内。

输入样例:

1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5
0 1 3
0 4 8
1 7 5
0 4 8

输出样例:

11
30
35

1、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我们知道求一段区间的和用前缀和数组会很方便,时间复杂度也很快。但是当修改数组的数据时,我们又要重新求前缀和数组,这样下来时间复杂的就较高了,为O(n*n)的级别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树状数组来求解。树状数组是一个一维数组,每个位置存储的数据是一段区间的和。以下为书抓鬼呢数组的模板:我们只需要记住树状数组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函数,lowbit(找下一个要操作的数)、add(改变大小)、query(求区间和)。我们看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10;

int n, m;
int a[N], tr[N];

int lowbit(int x)
{
    return x & -x;
}

void add(int x, int v)
{
    for (int i = x; i <= n; i += lowbit(i)) tr[i] += v;
}

int query(int x)
{
    int res = 0;
    for (int i = x; i; i -= lowbit(i)) res += tr[i];
    return res;
}

int main()
{
    scanf("%d%d", &n, &m);
    for (int i = 1; i <= n; i ++ ) scanf("%d", &a[i]);
    for (int i = 1; i <= n; i ++ ) add(i, a[i]);

    while (m -- )
    {
        int k, x, y;
        scanf("%d%d%d", &k, &x, &y);
        if (k == 0) printf("%d\n", query(y) - query(x - 1));
        else add(x, y);
    }

    return 0;
}

二、数星星

2、1 题目描述

题目来源:《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 Ural 1028

题目难度:中等

题目描述:

天空中有一些星星,这些星星都在不同的位置,每个星星有个坐标。

如果一个星星的左下方(包含正左和正下)有 k 颗星星,就说这颗星星是 k 级的。

例如,上图中星星 5 是 3 级的(1,2,4 在它左下),星星 2,4 是 1 级的。

例图中有 1 个 0 级,2 个 1 级 1 个 2 级,1 个 3 级的星星。

给定星星的位置,输出各级星星的数目。

换句话说,给定 N 个点,定义每个点的等级是在该点左下方(含正左、正下)的点的数目,试统计每个等级有多少个点。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表示星星的数目;

接下来 N 行给出每颗星星的坐标,坐标用两个整数 x,y 表示;

不会有星星重叠。星星按 y 坐标增序给出,y 坐标相同的按 x 坐标增序给出。

输出格式:

N 行,每行一个整数,分别是 0 级,1 级,2 级,……,N−1 级的星星的数目。

数据范围:

1≤N≤15000,
0≤x,y≤32000。

输入样例:

5
1 1
5 1
7 1
3 3
5 5

输出样例:

1
2
1
1
0

2、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我们仔细分析上述题目,题目中说道:不会有星星重叠。星星按 y 坐标增序给出,y 坐标相同的按 x 坐标增序给出。也就是输入的星星的做标顺序是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依次给出的。我们只需要判断该星星的左下方位置有多少个星星来确定等级就行。由于是按照坐标顺序给出的,所以这就给我们的统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只需要看该坐标的横坐标,有多少个比该做的横坐标小的数就是星星的个数。在统计时还不断插入新坐标,相当于就是动态求数组的前缀和,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利用树状数组即可解决问题。我们看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32010;

int n;

int c[N],level[N];

int lowbit(int x)
{
     return x&-x;
}
    
int sum(int x)
{
    int res=0;
    for(int i=x;i;i-=lowbit(i))
        res+=c[i];
    return res;
}

void add(int x)
{
    for(int i=x;i<N;i+=lowbit(i))
        c[i]++;
}
int main()
{
    cin>>n;
    
    for(int i=0;i<n;i++)
    {
        int x,y;
        scanf("%d%d",&x,&y);
        x++;
        level[sum(x)]++;
        add(x);
    }
    
    for(int i=0;i<n;i++)
        printf("%d\n",level[i]);
}

三、数列区间最大值

3、1 题目描述

题目来源:《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题目难度:中等

题目描述:输入一串数字,给你 M 个询问,每次询问就给你两个数字 X,Y,要求你说出 X 到 Y 这段区间内的最大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 N,M 表示数字的个数和要询问的次数;

  接下来一行为 N 个数;

  接下来 M 行,每行都有两个整数 X,Y。

输出格式:

  输出共 M 行,每行输出一个数。

数据范围:

  1≤N≤1e5,
  1≤M≤1e6,
  1≤X≤Y≤N,
  数列中的数字均不超过2^31−1

输入样例:

10 2
3 2 4 5 6 8 1 2 9 7
1 4
3 8

输出样例:

5
8

3、2 题解关键思路与解答

  我们正常可以想到的就是暴力循环,时间复杂度为O(n*n)的级别。题目中歌的数据范围较大,所以暴力是通过不了的。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线段树。线段树可以动态求一段区间的和、一段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等问题。这个题中我们就是要求一段区间的最大值。什么是线段树呢?线段树是一棵平衡二叉树。母结点代表整个区间的和,越往下区间越小。注意,线段树的每个节点都对应一条线段(区间),但并不保证所有的线段(区间)都是线段树的节点,这两者应当区分开。

  我们在使用线段树时,通常会先建立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包含左右区间,以及要求的值。每个节点 u 的左右子节点的编号分别为 2u 和 2u+1 ,假如节点 u 储存区间 [l,r] 的和,设 mid=⌊(l+r/)2⌋ ,那么两个子节点分别储存 [l, mid] 和 [mid+1,r] 的和。可以发现,左节点对应的区间长度,与右节点相同或者比之恰好多1。

  线段树有四个重要的函数:pushup(通过子节点向上求父节点的和)、build(通过递归建立线段树)、query(求一段区间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或 和)、modify(修该某个值)。

  我们来结合本题的代码一起理解一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limits>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e5+10;

int w[N];

struct Node
{
    int l,r;
    int maxv;
}tr[4*N];

void build(int u,int l,int r)
{
    if(l==r)
        tr[u]={l,r,w[r]};
    else
    {
        tr[u]={l,r};
        int mid=l+r>>1;
        build(u<<1,l,mid),build(u<<1 | 1,mid+1,r);
        tr[u].maxv=max(tr[u<<1].maxv,tr[u<<1 | 1].maxv);
    }
}

int query(int u,int l,int r)
{
    if(tr[u].l>=l && tr[u].r<=r)
        return tr[u].maxv;
    
    int mid=tr[u].l+tr[u].r>>1;
    
    int maxv=INT_MIN;
    if(l<=mid)
        maxv=query(u<<1,l,r);
    if(r>mid)
        maxv=max(maxv,query(u<<1|1,l,r));
        
    return maxv;
}
int main()
{
    int n,m;
    scanf("%d%d",&n,&m);
    
    for(int i=1;i<=n;i++)
        scanf("%d",&w[i]);
    
    build(1,1,n);
    
    int l,r;
    while(m--)
    {
        scanf("%d%d",&l,&r);
        printf("%d\n",query(1,l,r));
    }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67596609/article/details/1294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