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

神经网络参数如何确定

神经网络各个网络参数设定原则:①、网络节点 网络输入层神经元节点数就是系统的特征因子(自变量)个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就是系统目标个数。隐层节点选按经验选取,一般设为输入层节点数的75%。

如果输入层有7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那么隐含层可暂设为5个节点,即构成一个7-5-1BP神经网络模型。在系统训练时,实际还要对不同的隐层节点数4、5、6个分别进行比较,最后确定出最合理的网络结构。

②、初始权值的确定 初始权值是不应完全相等的一组值。已经证明,即便确定 存在一组互不相等的使系统误差更小的权值,如果所设Wji的的初始值彼此相等,它们将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相等。

故而,在程序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随机发生器程序,产生一组一0.5~+0.5的随机数,作为网络的初始权值。

③、最小训练速率 在经典的BP算法中,训练速率是由经验确定,训练速率越大,权重变化越大,收敛越快;但训练速率过大,会引起系统的振荡,因此,训练速率在不导致振荡前提下,越大越好。

因此,在DPS中,训练速率会自动调整,并尽可能取大一些的值,但用户可规定一个最小训练速率。该值一般取0.9。④、动态参数 动态系数的选择也是经验性的,一般取0.6~0.8。

⑤、允许误差 一般取0.001~0.00001,当2次迭代结果的误差小于该值时,系统结束迭代计算,给出结果。⑥、迭代次数 一般取1000次。

由于神经网络计算并不能保证在各种参数配置下迭代结果收敛,当迭代结果不收敛时,允许最大的迭代次数。⑦、Sigmoid参数该参数调整神经元激励函数形式,一般取0.9~1.0之间。⑧、数据转换。

在DPS系统中,允许对输入层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转换,提供转换的方法有取对数、平方根转换和数据标准化转换。扩展资料: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

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原型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

2.建立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

3.算法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

神经网络用到的算法就是向量乘法,并且广泛采用符号函数及其各种逼近。并行、容错、可以硬件实现以及自我学习特性,是神经网络的几个基本优点,也是神经网络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所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经网络(通信定义)

神经网络是什么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AI爱发猫 www.aifamao.com。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生物神经网络主要是指人脑的神经网络,它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原型。

人脑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思维的功能定位在大脑皮层,后者含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通过神经突触与大约103个其它神经元相连,形成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灵活的动态网络。

作为一门学科,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机制,意在探索人脑思维和智能活动的规律。

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在某种简化意义下的技术复现,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生物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建造实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相应的学习算法,模拟人脑的某种智能活动,然后在技术上实现出来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的机理;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机理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扩展资料: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

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原型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

2、建立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

3、算法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

神经网络用到的算法就是向量乘法,并且广泛采用符号函数及其各种逼近。并行、容错、可以硬件实现以及自我学习特性,是神经网络的几个基本优点,也是神经网络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所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经网络(通信定义)

我现在在做RBF神经网络k-means算法与RLS递归二乘法结合训练,求哪位大神能给个RLS的算法的MTALAB程序 20

直接用广义RBF网络我感觉比较方便,而且可以直接用newgrnn(P,T,spread)函数。RLS算法的MATLAB程序在附件,你可以参考下。

最小二乘大约是1795年高斯在他那星体运动轨道预报工作中提出的[1]。后来,最小二乘法就成了估计理论的奠基石。由于最小二乘法结构简单,编制程序也不困难,所以它颇受人们重视,应用相当广泛。

如用标准符号,最小二乘估计可被表示为:AX=B(2-43)上式中的解是最小化,通过下式中的伪逆可求得:A'AX=A'B(2-44)(A'A)^(-1)A'AX=(A'A)^(-1)A'B(2-45)由于(A'A)^-1A'A=I(2-46)所以有X=(A'A)^(-1)A'B(2-47)此即最小二乘的一次完成算法,现代的递推算法,更适用于计算机的在线辨识。

最小二乘是一种最基本的辨识方法,但它具有两方面的缺陷[1]:一是当模型噪声是有色噪声时,最小二乘估计不是无偏、一致估计;二是随着数据的增长,将出现所谓的“数据饱和”现象。

针对这两个问题,出现了相应的辨识算法,如遗忘因子法、限定记忆法、偏差补偿法、增广最小二乘、广义最小二乘、辅助变量法、二步法及多级最小二乘法等。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神经网络预测学习样本中的驾驶行为特征。

如图显示了某个驾驶场景的行驶路径深度学习训练,通过神经网络可以学习驾驶人的行为,并根据当前获取的环境信息决策行驶轨迹,进而可以控制车辆的转向、制动、驱动实现轨迹跟踪。

神经网络如何学习除法? 5

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的计算公式是怎麼计算输入的?

神经网络的超参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fc67269/article/details/1263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