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分区表、读写分离

数据库结构优化有很多种,但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使用存储过程,一种是分区表。

存储过程

优点

1. 存储过程允许标准组件式编程

存储过程创建后可以在程序中被多次调用执行,而不必重新编写该存储过程的SQL语句。而且数据库专业人员可以随时对存储过程进行修改,但对应用程序源代码却毫无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2. 存储过程能够实现较快的执行速度

如果某一操作包含大量的T-SQL语句代码,分别被多次执行,那么存储过程要比批处理的执行速度快得多。因为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在首次运行一个存储过程时,查询优化器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并给出最终被存在系统表中的存储计划。而批处理的T-SQL语句每次运行都需要预编译和优化,所以速度就要慢一些。

3. 存储过程减轻网络流量

对于同一个针对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如果这一操作所涉及到的T-SQL语句被组织成一存储过程,那么当在客户机上调用该存储过程时,网络中传递的只是该调用语句,否则将会是多条SQL语句。从而减轻了网络流量,降低了网络负载。(例如一个秒杀操作,会分为减库存和插入明细操作,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在Java或其他语言实现,会出现两次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如果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封装为存储过程,这样只需要一次交互,网络延迟的影响就会降低。)

4. 存储过程可被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执行的某一个存储过程进行权限限制,从而能够实现对某些数据访问的限制,避免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保证数据的安全。

缺点

1.SQL本身是一种结构化查询语言,加上了一些控制(赋值、循环和异常处理等),本质上还是过程化的,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过程化的处理会很吃力。这一点算致命伤。

2.不便于调试。基本上没有较好的调试器,很多时候是用print来调试。

3.没办法应用缓存。

4.无法适应数据库的切割(水平或垂直切割)。数据库切割之后,存储过程并不清楚数据存储在哪个数据库中



分区表

数据库表分区有两种,水平表分区和垂直表分区

水平表分区

目的是将一个表分为多个表。每个表包含的列数(表字段)都是相同的,但是记录数(数据行)会减少。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包含1亿行记录的数据库表,按照水平分区的方式,分成12个小表,每个小表分别表示这一年份内从1月到12月的数据。这样,任何需要查询特定月份数据的查询只需查询相应月份的表,而避免从存储在1个大表中的所有月份的数据进行查询。根据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毫无疑问,从小表中的查询效率会远远高于从大表中查询的效率。

垂直表分区

该方式则与水平分区方式相反,从纵向进行分区,是将一个原始表分成多个只包含较少列的表。在日常的应用中,水平分区可以说是最常用的分区方式。


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从数据库处理SELECT查询操作。数据库复制被用来把事务性操作导致的变更同步到集群中的从数据库。数据库读取数据的速度非常快,增、改、删就相对较慢,读写分离就是为了降低主数据库的负载,使得增删改操作更快,在从数据库查询数据,查询效率会更高。

 在每个事务更新数据完成之前,master在二进制日志记录这些改变。写入二进制日志完成后,master通知存储引擎提交事务。Slave将master的binary log复制到其中继日志,然后Slave读取中继日志中的事务并执行,保持主从一致。

 mysq支持的复制类型
1.基于语句的复制。在服务器上执行sql语句,在从服务器上执行同样的语句,mysql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执行效率高。
2.基于行的复制。把改变的内容复制过去,而不是把命令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一遍。
3.混合类型的复制。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一旦发现基于语句无法精确复制时,就会采用基于行的复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rogrammer_czh/article/details/8047698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