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作的几点感受

作者:zccst

一、少承诺、多兑现
因为我之前的习惯是多承诺、少兑现。该原则给我很大的冲击。


下面的总结比较完整:

1. 问清需求,精算时间。
当接到上司的任务或同事的委托时,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客观估计任务难度,考虑各种变化因素,计算自己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 绝不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在自己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不要害怕拒绝。因为你一旦勉强答应,拖延工期甚至无法完成,就会让对方遭受损失,这样的结果比拒绝对方糟糕得多。
3. 如果承诺,就要实事求是地主动告知交付时间和工作结果的质量。
切忌夸大,如实地告知对方你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工作结果能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水准。
4. 务必在承诺时间之前交付成果。
5. 尽可能完成得再快点儿,再好点儿。
不论是上司布置的任务,还是同事交托的业务,或者是朋友委托帮忙的事情,都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去完成,不放过任何提高完成质量的可能性和努力。
6.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延迟,延迟多久就要提前多久告知。
现实中存在诸多影响工作达成的因素和变数,如果的确尽最大努力也无法如期完成,必须坦率地告知对方,而且预计延迟多久,就要提前多久通报。
7. “少许诺,多兑现”不意味着耍小聪明、有所保留、不尽全力。
我们能不能在估计出完成工作的时间和质量水准之后,给自己留出余地,给对方承诺得晚一点儿,质量水准低一点儿呢?
不能。“少许诺,多兑现”绝不意味着耍小聪明、有所保留,不尽全力。如果仅仅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信守承诺,就在承诺的时候降低标准,延长周期,必然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不实在”的印象,同样无法获得他人的信任。
“少许诺”是让我们谨慎地做出承诺,不夸海口。“多兑现”,是说给出让人感到惊喜的工作结果。我们必须在客观估计情况后,给出承诺,并且在承诺期限之内,努力超越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水平,交付结果。




二、如何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1. 条件允许的话,先搜集资料做调查。
如果你不必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你就可以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对你要判断的事情进行足够深入的了解。
2. 别被主流思维束缚,保持独立精神和适度的怀疑。
很多时候,主流思维会成为独立判断的最大敌人,一不小心,你本来可能正确的判断就会受到干扰。
当年刘氏兄弟以一千元起步,靠养鹌鹑发家。很多农民见状纷纷跟进,结果鹌鹑过剩,价格大跌。很多人亏本,转行甚至干脆关闭养殖场。公司的决策层也提议见好就收,转做其他产业。
但刘氏兄弟判断,只要将规模继续做大,就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反而会成为市场里最有赢利能力的养殖者。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在四川建成中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场,很快赚到第一个一千万元。
3. 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
保持独立精神,并不意味着刚愎自用。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也要做到“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关于这一条,前文已做了详细的论述。
4. 事事判断,从小事开始锻炼判断力。
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天提醒自己做一次“刻意”的判断。比如,在看到一条新闻时,试着判断一下新闻事件下一步的发展,以及可能的影响。
做判断的事情完全可以信手拈来:看到一部电影上映,试着判断一下它未来的票房;听说一款新手机即将上市,判断一下它可能的售价;看看财经新闻,判断一下明天的股票指数,但是要记住,判断要有根有据,判断不等于猜测。
然后,记住你的结论,必要的话,用本子记录下来。等到结果揭晓,回头再看自己的结论,并思考得失。
5. 千万别相信判断力是天生的。
按照前面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判断力,会逐步形成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直觉。花旗集团前董事会长兼CEO桑迪韦尔明确地说过:直觉是培养的,不是天生的。
“能够大量掌握数据、高效处理信息并有胆识采取果断行动的领导者拥有竞争优势。”桑迪韦尔说,“不断寻求信息和对事物的深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阅读书籍,向员工寻求建议,并与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其他领导者建立联系。我的非正常决策方式使我和我的同事能够在看到机遇时迅速行动,而我们的竞争者通常还在犹豫不决。”
判断力不是天生的,而如果把做判断当成是赌未来,那结果可能比桑迪韦尔所说的“犹豫不决”还要糟糕。



三、证明自己,用结果说话。
结果为导向。
用数据说话。

猜你喜欢

转载自zccst.iteye.com/blog/150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