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上市,内外兼修的创业者,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2018年对于很多创业者和准备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同时又更趋于焦虑的一年。

共享、新零售行业大起大落,各种功能产品在市场逐渐饱和,创业者们看似无从下手;但另一方面,AI&智能硬件、超级IP&文娱、知识付费等领域又异军突起,新增机遇相继出现。

很多人都已意识到,各个行业逐渐呈现细分趋势。但获得更完善、更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创业者们也在焦虑:我的产品应该如何打造?企业应该如何发展?

我们也许需要通过3个问题来解答:

  • 1、企业经营(项目)方向可行性如何判断?

  • 2、如何快速开发、上线产品?

  • 3、企业、团队如何高效管理?



1.


通过今年3月公布的《创业调研报告》数据和本期凤凰学院学员的需求调研,我们发现文娱、消费升级、知识付费为主的教育等领域最受创业者关注,换言之,这些领域即是当下竞争激烈的风口。

我们可以在其中的知识付费领域看到一组数据:《咪蒙教你月薪5万》音频课程30分钟销售过万,网易开年运营大课带来千万曝光和超高转化;罗辑思维拟2018年申IPO;等。

但即使他们现在因为知识付费风生水起,也不是一开始就做了知识付费,也不是突然拍脑袋决定”我要做这个项目”就赶上了好机会,蓝海和风口的出现往往需要行业多年的沉淀和无数企业的细心大胆的实验。那么企业在滚滚潮流中应如何判断项目可行性?


「精益创业」尤其适合创业者和产品孵化初期。

创业者们都希望打造爆款产品,或让企业成功上市、进入500强,但像苹果这样闭门造车放大招的商业模式很难复制。而精益创业的核心即是「快速低成本试错」,就像生活中买东西前会看评论、或少买一点先试试;国家推新政策时会提前试点。

这些行为都基于:既然目标、用户、市场环境等一系列属性的假设性都会根据时间出现变化,那么就要先通过试错,来避免成本消耗和时间消耗。

对于创业者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创业必经4大问题:

  • 1、创业解决痛点(方向)找错

  • 2、方向对了,但解决方案错误

  • 3、闭门造车,没有进行反馈

  • 4、核心功能未验证优化完善,就过早扩张或优化延伸功能

得益于「精益创业」的思维方式,我的几次创业试错成本都很低,企业也更快走上正轨。


比如做TestElf之前,我用一段时间调研了亚洲、美国的技术行业,而最终决定在国内做一个面向美国硅谷的技术测试企业:

  • 1、熟悉美国互联网市场,测试是周边很多团队的痛点,有痛点就有需求;

  • 2、当年国内互联网环境刚起来,美国互联网环境成熟,测试需求更多;而国内与美国的优势在于有更适合做密集型技术业务的环境;

  • 3、定价200美元一次,先接几个欧美企业的单子试一试。用实际反馈来验证自己的项目方向、目标用户、痛点等一系列属性是否正确,或哪些还需要优化。

  • 4、通过企业客户的反馈,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并不断优化。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企业再招人、扩张发展,也就顺理成章地盈利、运营起来了。


课程格子、齿轮易创和很多企业的创建和发展也是如此,只不过很多企业在成功后都只宣传荣耀时刻,而不讲述自己试错的经过。


2.


一般来说,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打造是精益创业的一环,也是相对更灵活调整商业模式的产品开发方式。这里为详细分析,我们分开来讲。

很多创业者在开发产品时面临一个困惑:应该十年磨一剑,还是先上线能用的产品,再慢慢优化完善。

这需要你自己判断创业前期「资本属性」,包括现金流和产品所在的市场特性。

如一款社交产品,那应该先上线产品做用户,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再优化迭代产品。否则社交需求变换速度极快,当你用一年打造完产品上线后,社交的需求早和一年前不一样了,此时再改产品就只能全部推到重来白白浪费一年时间,甚至会错失最佳抢占市场和发展扩张的商业机遇。

比如课程格子,从0开发上线至拥有2000多万大学生注册用户,现在它有课程日历、社区、活动等丰富功能,但最初它也只有一个类似于「日历」的功能:

最初先上线了一款基于分享的日历产品,推出后从中发现了大学生群体对于「日历」的极大需求,并且这个市场当时几乎是空白。
于是,我们马上调整了产品的目标定位,并基于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痛点进行产品优化、得到反馈、产品再优化、再得到反馈,不断循环这些步骤,最终找到更好满足目标用户群体需求的解决方案,产品就会越来越受用户喜欢。

就在课程格子快速发展时,同类型的产品也开始出现。如果课程格子不是先上线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再逐渐优化。而是完善了所有功能后再上线,同类产品早已瓜分完市场和用户,此时再进入市场,竞争压力不必说,课程格子要达到2000万注册用户的规模,所花费的成本一定会更多。

这里的「MVP」不限于APP,很多企业也会反过来使用公众号、小程序做第一款”MVP产品”,之后再完善PC端、移动端。无论怎样,有了一定用户和市场规模,再来丰富、增加产品功能都会比较顺利得到优化反馈。



3.


无论上市五百强还是初创企业,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可:企业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团队、项目需要更高效率的协作,从而实现运营成本相对降低和凝聚力提升。这4步管理方式可以给创业者以借鉴。


1、明确企业发展战略(项目信息)

就像开会前明确时间、参与人员、讨论主题等信息,会议就会简短高效一样,项目管理和企业发展也是如此。提前明确项目(战略)的动机、项目(战略)负责人、参与人员及担任角色、沟通反馈机制(包括固定反馈时间和突发情况反馈机制)、项目周期、潜在风险评估及提出对应方案等等。

当确保每个参与人员都清楚信息和流程,才能在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更好的协作团队其他成员,共同推动目标完成。不至出现本该人为可控的糟糕局面,把风险被动造成项目损失或夭折的概率降到最低。


2、持续对管理模式(项目)优化

在项目执行中,需要管理好风险,如需求变更和人力资源的变动;需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必要时可以先「缩减需求」以保证「上线」,因为后续会持续迭代;也需要在项目中间进行流程和反馈机制的优化,来确保持续推进项目进度。

在这里「持续优化」是中心,而优先优化哪些模块,如何优化需要结合实际来判断。


3、选用合适的工具会事半功倍

毫无疑问,相同业务的两个企业,一个使用线上协作的智能化办公方式,另一个使用传统文件、文档对接,前者必定高效于后者,发展也会更好。

而工具、平台的选择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业务方向和流程特点确定,这些工具各有侧重和特点,有的适合线上协作,有的适合项目管理。如互联网内核的团队会使用QUIP、石墨文档、Trello、Teambition等协作工具,咨询企业或市场团队来说,会额外选择Airtable等数据整理工具。

除了Saas工具,当下定制化工具和系统也逐渐成为不少企业和团队的首选,如结合业务流程的智能CRM、监控系统、线上协作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等。


4、情绪沟通能力+鼓励知识共享

作为企业或项目负责人,一个不错的统筹管理能力和识人用人能力,确实很重要。但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一些情感感知和引导性的沟通能力。

一个企业或团队会因为组织内部的阻力降低25%生产力——而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团队或项目的成长阶段。这时候负责人必须站出来,判断冲突矛盾的性质,并予以解决、防范。

知识分享也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方式之一,围绕企业、项目管理等内容能够帮助广泛吸收意见(尤其是研发团队的角度认知),使项目和企业发展避免陷阱和挫折。

创业者必须清楚,世上不存在0冲突的企业或团队,但优秀的企业或项目负责人能够引导和改进团队协作,并对冲突予以积极的沟通和解决,不断学习建立「发现-解决-反馈避免」的闭环机制,也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团队的成长和协作。



本文整理自齿轮易创CEO宋师伟在「凤凰学院第四期」的分享,以第一人称转述。

宋师伟

齿轮易创 创始人&CEO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凤凰学院 创业导师


凤凰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旗下的创业支持平台


无论是从多次成功创业者的导师角度来看,还是齿轮易创的企业技术服务角度,我们都希望创业者们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寻找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模式,不断成长、壮大。

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也可以作为抛砖引玉,欢迎更多创业者和企业服务者来交流探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ear12345/article/details/8052370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