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自适应阈值化操作:adaptiveThreshold()函数

自适应阈值化操作:adaptiveThreshold()函数

在图像阈值化操作中,更关注的是从二值化图像中,分离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但是仅仅通过设定固定阈值很难达到理想的分割效果。而自适应阈值,则是根据像素的邻域块的像素值分布来确定该像素位置上的二值化阈值。这样做的好处:

1. 每个像素位置处的二值化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其周围邻域像素的分布来决定的。

2. 亮度较高的图像区域的二值化阈值通常会较高,而亮度低的图像区域的二值化阈值则会相适应的变小。

3. 不同亮度、对比度、纹理的局部图像区域将会拥有相对应的局部二值化阈值。

函数原型

1.    void adaptiveThreshold(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2.                           double maxValue, int adaptiveMethod,  
3.                           int thresholdType, int bolckSize, double C)  

参数说明

参数1:InputArray类型的src,输入图像,填单通道,单8位浮点类型Mat即可。
参数2:函数运算后的结果存放在这。即为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同样的尺寸和类型)。
参数3:预设满足条件的最大值。
参数4:指定自适应阈值算法。可选择ADAPTIVE_THRESH_MEAN_C 或 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两种。(具体见下面的解释)。
参数5:指定阈值类型。可选择THRESH_BINARY或者THRESH_BINARY_INV两种。(即二进制阈值或反二进制阈值)。
参数6:表示邻域块大小,用来计算区域阈值,一般选择为3、5、7......等。
参数7:参数C表示与算法有关的参数,它是一个从均值或加权均值提取的常数,可以是负数。(具体见下面的解释)。
//--------------------------------------------------------------------------------------------------------------------------------------------------------------------------

对参数4与参数7内容的解释:

自适应阈值化计算大概过程是为每一个象素点单独计算的阈值,即每个像素点的阈值都是不同的,就是将该像素点周围B*B区域内的像素加权平均,然后减去一个常数C,从而得到该点的阈值。B由参数6指定,常数C由参数7指定。

ADAPTIVE_THRESH_MEAN_C,为局部邻域块的平均值,该算法是先求出块中的均值,再减去常数C。

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为局部邻域块的高斯加权和。该算法是在区域中(x, y)周围的像素根据高斯函数按照他们离中心点的距离进行加权计算,再减去常数C。

举个例子:如果使用平均值方法,平均值mean为190,差值delta(即常数C)为30。那么灰度小于160的像素为0,大于等于160的像素为255。如下图:

如果是反向二值化,如下图:

delta(常数C)选择负值也是可以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51609636/article/details/12073137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