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如何买书

本文整体分为两部分:

  1. 如何买书(当前文章的内容)
  2.  如何阅读(避免文章太长,选择在  获取知识的方法论:如何阅读 中详细展开)

参考文章:《好好读书》成甲 P107 P177-179

下面是本文的行文思路:

【Why】 为什么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因为阅读存在困境需要解决——是哪些困境(书多,时间不够;读完遗忘多,成效小)——困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书多(解决:如何买书),低效阅读(解决: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Why】对于书多——困境描述(书太多,读不完,旧有解决方案是:减少书的数量“已经买回来的书还没看完,看完以后再买别的书”)——意识到现阶段买书标准的认知局限(不清楚买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应该是为了看完书而买)——形成新的认知(买书的目的【what】: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总结出新的买书方法(【How】)——反思/深度思考(前面的行文描述了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技巧的范畴,要达到融汇贯通的范畴——思考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通用性原因)

目录

如何买书

买书的困境

认知转变

明确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推荐的买书方法

背后的通用性原理

投资自我的复利效应


如何买书

【Why】对于书多——困境描述(书太多,读不完,旧有解决方案是:减少书的数量“已经买回来的书还没看完,看完以后再买别的书”)——意识到现阶段买书标准的认知局限(不清楚买书的目的是什么,不应该是为了看完书而买)——形成新的认知(买书的目的【what】: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总结出新的买书方法(【How】)——反思/深度思考(前面的行文描述了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技巧的范畴,要达到融汇贯通的范畴——思考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通用性原因)

买书的困境

相对于网络资源来说,书的内容质量更加有保障。毫无疑问,买书(或者说探索新的内容)是我们提升学习内容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里,我们常常面对的问题是,收藏了许多优质资源(书或者优质的网络资源内容),但又往往因为其数量之庞大,吸收速度之缓慢,而将其束之高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心态:我已经买回来的书(或者网络上收藏的相关资源)还没看完呢,还是等我看完之后再买(再探索新的内容)吧。

那么我们在尚未提升自己阅读能力,尚未达到“处理完库存”的时候,就会处于知识视野停滞的境地。

关注如何买书的问题,其实是关注如何处理“有权访问的丰富信息”的问题。以下用“书”和“买书”统一代指。

认知转变

不要为了看完书而买。为什么要读完?

明确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买书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

书就像一个私人顾问,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向它咨询。如果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合适的顾问,对于我们提升认知效率就是极大的帮助。

即,在深入思考问题的状态下,能够在多本书籍之间快速穿梭、寻求解决思路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推荐的买书方法

对于大多数书籍:

  1. 一本书只要可能对解决我关心的问题有帮助,我就都买回来。——如果在深度思考问题是才在网上买书,等书到了,状态已经没有了。耽搁的时间所造成的损失,远比书贵。

  2. 买回来,不要着急第一时间把它看完,而是只花几分钟阅读目录、前言和结论,目的是了解作者这本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思路是什么,我关心的话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我不用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以后遇到何种问题可以向它咨询。

对于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

对于需要当枕边书读的,买好几本。家里,公司,车上,在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能随时翻出来看。

背后的通用性原理

投资自我的复利效应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复利效应的结果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利率和执行次数。

能够使用复利效应,需要满足下面三点:

  1. 这件事是"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

  2. 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的利率

  3. 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利率最大的理财产品是“提升自我认知”。买书可以视作投资认知的理财。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而言,在起步期,投资自己的利率非常高。将1万元投入到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 提升方面,带来的年华收益可能是5000%,而买年化10%的理财产品,一年也不过1000元。

越早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就越能享受其带来的复利效应。

至于理财投资什么时候开始呢: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来去理财投资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manchas/article/details/1144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