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方法论

1.EDA
    1.1 事件驱动架构(Event Driven Architecture,EDA);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1a6wz.html
    1.2 EDA架构的核心仍然是基于消息的发布订阅模式,消息的特定就是准实时,异步和彻底解耦。同时通过发布订阅模式实现事件的一对多灵活分发。不论是哪种消息中间件基本需要实现上面所谈到的核心能力。消息中间件有消息存储和持久化功能,有消息消费方的配置功能,正是由于有这些功能才谈得上消息发布方和消息接收方的彻底解耦,消息消费方对发送方而言完全透明,消息发送方只管把消息发送到消息中间件,其它事情全部不用关心,由于消息中间件中的MQ等技术,即使发送消息时候消息接收方不可用仍然可以正常发送,这才叫彻底解耦。其次一对多的发布订阅模式是另外一个核心重点,对于消息的订阅方和订阅机制可以在消息中间件灵活的进行配置和管理,而对于消息发送方和发送逻辑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2.EPC
    2.1 EPC是一种过程建模方法,全称是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产品:SAP R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0l44r.html
   
3.CEP
    3.1 CEP(Complex Event Processing,复杂事件处理);产品:Storm、银河、  SuperMario
    3.2 流式数据处理是CEP的一个核心技术,流计算来自于一个信念:数据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所以事件出现后必须尽快地对它们进行处理,最好数据出现时便立刻对其进行处理,发生一个事件进行一次处理,而不是缓存成一批再处理。
   
4.SOA
    4.1 面向服务的架构
    4.2 定义:
            业务接口抽象化的规则,实现封装和松耦合的规范
            业务抽象和技术抽象的结合点;服务导向(如果我们实现这个系统,我们可以用它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接口交互和组合的规则
            不同应用集成的指导规范
    4.3 SOA的主要好处
            SOA有助于建立IT和业务线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产生更多的 IT灵活性,以支持更大的业务灵活性。您的业务流程变化越来越快以及全球剧烈竞争需要SOA能够提供高的灵活性。 SOA能够帮助您更好地重用现有的IT投资和服务。 SOA通过定义服务之间良好接口更易于集成。 SOA还提供了业务伙伴,客户和供应商的服务集成到一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结构模型中。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4.4 服务
            一个自主的,可重复使用的,可发现的,无状态的,有一定粒度的功能,并且是一个复合应用程序或一个组合服务的一部分。
    4.5 无状态性
            服务应该是无状态的。它有一个无状态的执行上下文,但它不会有中间状态来等待一个事件或一个回调。状态有关的数据的保留一定不能超出的服务的请求/响应。这是因为状态管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这可能会影响服务的可重用 可伸缩性和可用性。
    4.6 集成
            如果遗留老的旧的程序是IT环境的核心。通过正确的技能和工具,将遗留应用程序分立组装,然后基于标准的接口包装成SOA的服务
    4.7 SOA治理
            成功SOA实现的一个关键方面是从一开始就努力参与经营。通过SOA你能够得到的价值是改进业务/ IT集成。 SOA治理提供决策权,流程和业务策略和IT一起工作。当服务被部署,就必须管理到位,以控制和监控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开始您不需要很多SOA治理,但足以与正在实施的SOA水平协调就可以。
    4.8 方法论
        人们 - 通过协作提高生产力,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创造一个与他人互动的个性化的,综合的方式的能力。

            流程 - 优化和动态部署流程以及监视改变流程的有效性。

      资讯 - 提高业务洞察力和通过使用行和上下文交付降低信息服务风险。

            重用 - 可重用的服务是SOA的基石。重用为用户减少周期时间,消除重复流程的灵活性。

            连接性 - 虽然在过去,连接性已经成为需求, 但是SOA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灵活性。
           
5.架构
5.1 从架构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架构就是一套构建系统的准则。通过这套准则,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一套更简单的子系统的集合,这些子系统之间应该保持相互独立,并与整个系统保持一致。而且每一个子系统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企业级架构。

猜你喜欢

转载自javafine.iteye.com/blog/215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