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笔记》的笔记

《摄影笔记》的笔记

0.前言

摄影,大家都并不陌生,现如今大家都会用手机拍照。而 “摄影” ,某种程度其实只是 “拍照” 的 “高大上” 版本。手机拍照就像吃泡面,口感味道可调性不高,但是很方便。而相机摄影,就相当于自己当厨师,用自己的厨艺加工食材,做成心中所想的各种风味的食物。初学摄影,脑海里把自己想象成厨师做饭就OK

有了这一层类比,是不是觉得摄影其实挺简单?事实就是如此。摄影很贴近生活,而且也能像美食一样能够提升幸福感,学会了你就可以调制出自己喜欢的别人喜欢的各种风味的时光碎片。

摄影总结起来很简单,我觉得摄影本质就是 “做减法” 。初学切忌 “我全都要” ,画面不是东西越多越厉害,我们应当时刻想着做减法。具体怎么做,怎么学,我觉得可以总结为 “五三法则”“日常三多” 。“五三法则” 中的 “五” 指的是:取景、曝光、虚实、构图与后期,基本概括了摄影所需的技能; “三” 指的是: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这三点是评判照片好坏的重要标准。而 “日常三多” 则是指:多看、多想与多拍,告诉了我们摄影需要怎么学。

不知道多少人买书不会看前言,其实有的书前言还有目录都非常重要。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再回过头来品一品前言,或许会有恍然的感悟。

1.机身性能、镜头参数与手机摄影浅谈

机身性能

在讲机身性能前,先聊聊单反和无反。单反全程为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无反相比单反最大的区别就是少了反光镜,从而可以做的更小巧,因此无反也称作微单。我不建议大家现在学习摄影入手的第一部相机是单反,因为单反无未来,第一步相机应当用微单来培养操作感。多数单反无法做到完全的静音拍摄,无法实时取景所见即所得,取景器看到的内容是肉眼直接看到的景色,而微单取景器看到的是最后成片的效果。下面讲的机身各种参数,都是针对微单而言。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可能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

1.长宽高重量

没错,这是最容易被参数党忽略的参数。虽然全画幅已经做到非常便携了,但可能还是比半画幅相机重了一些,全画幅镜头也普遍比半幅重。至于这一点重不重要,那就因人而异了,建议亲自上手体验下。

相机名称 单机身重量
索尼 A 6100 352 g(不含电池)/ 396 g(含电池)
索尼 A 6400 359 g(不含电池)
索尼 A 6600 418 g(不含电池)/ 503 g (含电池)
富士 X-T30 383 g
富士 X-T3 489 g(不含电池)
富士 X-S10 465 g
索尼 A7C(全画幅) 426 g
索尼 A7M3(全画幅) 565 g

对于小白来说可能感知不强,购置第一台相机或许不用太考虑这点,但是用久了,就会发现小巧的珍贵。现如今手机大都是一两百克,相机重量往往能有两三个手机,加上镜头那就更重了。扫街旅游党,用久了会深有体会。

2.画幅

画幅指的是相机传感器尺寸,说白了就是底的大小。

如上图所示,从左到右由外而内依次为:全画幅、半画幅(残幅 / APSC / C幅)、M43、一英寸、手机的底。现在手机的底以华为 p40 pro+ 的 1/1.28 底为例,略大于右三的 2/3 ,但华为用的这颗 IMX700(ryyb) 已经是2020年手机最大的底了,依然与 APSC 画幅相差许多倍…

3.对焦

4.连拍速度

这个要与对焦综合起来看,因为要看成片率

5.快门速度

6.感光度

7.分辨率

8.屏幕分辨率、翻转角度、刷新率、触摸功能

9.取景器分辨率、刷新率、屏幕与取景器切换的速度

10.机身防抖

11.机身材质、防水防尘性

12.处理器性能,跟手性等等

13.按键、拨盘数量,可自定义数量

14.菜单操作逻辑、个性化自定义程度

15.机身写入速度

需搭配写入速度 ≥ 机身写入速度的存储卡才能发挥机身最大的性能

(待填坑)

镜头参数

1.光圈

光圈数值越小镜头越亮

2.焦距

焦距数值越小越广,越大越远

(待填坑)

2.焦距取景与透视

不同的焦距会有不同的视角,很多焦距往往都有适合拍摄的题材,但注意并不绝对。

以下不同焦距对应的使用场景,是针对全画幅焦距而言。

焦距与题材

鱼眼

拍出来有圆形畸变的效果,有一点儿像从猫眼往外看的感觉?

广角(24 mm、28 mm)

24 mm 以下的叫超广角,24-28 mm 叫标准广角。广角镜头一般适合拍摄大场景、建筑轮廓、大片风景等,但并不绝对,也可以蹲下来拍摄大长腿。

人文眼(35 mm)

主要适用于拍摄需要主体与背景环境的关系的人文照片。

标准镜头(50 mm)

拍摄人文、人像都很好,50 mm与35 mm并称为大师焦距。

大头照镜头(85 mm)

主要用于拍摄模特大头照或者特写。

微距镜头(100 mm)

这个焦距段集中了很多热门的微距镜头,既不会打扰拍摄主体,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透视效果。

社恐人像头(135 mm)

拍摄需要相对较远的距离,不利于交流,但!可以让社恐人士更从容(\dog)

长焦镜头(200-300 mm)

适合拍远景,部分景区经常用,打鸟大爷的最爱!

超长焦(300+ mm)

用到的不多,拍野生动物、大型运动会、演唱会用用。

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 这一名词是由于画幅不同而产生的。同一个镜头,用全画幅机身比用半画幅机身拍出来的照片广很多。以全画幅为基准,半画幅镜头要换算成全幅焦段要乘以一个转换系数。索尼、尼康、富士的半画幅镜头直接乘以1.5,佳能半画幅镜头则是乘以1.6。

半画幅等效焦距 = 镜头焦距 × 转换系数

以索尼为例,索尼半画幅机身搭配适马三剑客镜头 16 mm、30 mm、56 mm 等效成全幅焦距分别为 24 mm、45 mm、84 mm。等效为全幅焦距后,就可以查看上面各个焦段的适用场景啦,平时大家所讨论的什么焦距适合干什么,一般默认指的全画幅焦距。

透视与畸变

透视是指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立体感。

透视与焦距的关系

广角镜头可以让画面有很强的纵深感;长焦镜头会让画面更加扁平化。

其中原理其实就是 “近大远小”。用广角拍摄,可以与被摄物体很接近,被摄画面中很短的距离也会被放大。而用长焦拍,往往与被摄物体相距很远,被摄画面中很长的距离会被压缩,从而缺失纵深感,透视效果不明显。

透视在拍人的时候至关重要。广角拍人可能会有大鼻子,因为纵深感放大;长焦拍人会让面部比较平,透视感较小。因此,这里有一个大致使用场景的匹配表格:

场景 焦距
特写或者大头照 85 mm
半身像 50 mm
全身像 35 mm
大长腿 24 mm

事无绝对,具体情况具体拍

畸变

透视这种近大远小的感觉并不是畸变。畸变是指拍摄四方物体时,周围拍成涨鼓或者内缩的现象:

畸变是让直线变曲线,透视是让竖线变斜线,但还是直的。

取景

取景范围

摄影往往因为构图的需要,都是做减法。裁切可以二次构图以简化画面。但缩小取景范围不是必须的。当表达宏大主题时,反而需要扩大取景的范围。

取景范围的选择,就是依据==“突出主体、明确主题、简化画面”==。

取景角度

取景角度也同样是为了==“突出主体、明确主题、简化画面”==。

拍摄水岸风景时,可以采用低机位拍摄,这样被摄主体就会更突出。

自拍可以采用从上往下的角度,原理就是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额头距离镜头进,下巴距离镜头远,就会产生瓜子脸效果。

3.影调

什么是影调

影调:照片的明暗程度。

明亮的照片就是高调,昏暗的照片就是低调,不亮不暗即为中间调。

本身就亮的物体应当用高调表现,本身就暗的物体应该用低调表现。本身就亮的物体基本上是白色或浅色,如雪、白面馒头、白衣服、白纸等等;本身就暗的物体基本上是黑色或深色,如夜空、黑衣服黑鞋等等。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用的中间调。

中间调 = 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 = 18度灰

18度灰,又称18%度灰、中性灰,在极白与极黑中间的中性灰反射了18% 的入射光。

看起来鲜艳的照片往往都是中间调拍的,只有很少的情况需要高调或低调。

这里还有个问题,影调可以通过后期达到和前期同样的效果吗?(待填坑)

影调的量化

影调在相机中的表现就是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标尺刻度0即为中间调,拍雪就往右调,拍黑衣服就往左调。

在曝光补偿标尺中,每一个 EV 的亮度变化都是两倍的关系。如 0 EV 是中性灰,+1 EV 是 0 EV 亮度的两倍,-1 EV 是 0 EV 亮度的二分之一。

相机判断影调靠的就是测光系统,其中智能测光是最常用的,用智能测光基本不用怎么手动调曝光补偿。

控制影调

相机的模式转盘一般有AUTO挡(自动挡)、P挡(程序曝光)、A挡(光圈优先)、S挡(快门优先)。能够调节曝光补偿是P挡与AUTO挡最大的区别,也是在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挡可以直接控制照片影调的唯一手段。

切换到除AUTO挡以外的其他挡,按下曝光补偿按钮(指示图案为方形对角半黑半白有±符号)就可以调曝光补偿了。

4.控制曝光补偿三要素

相机影调 = 光圈 × 快门 × 感光度

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是由吸收并转化了多少光来决定的,而相机中影响光的吸收的是光圈和快门,影响光的转化的则是感光度(ISO)。

  • 光圈数值越小越亮
  • 快门数值越大/速度越慢 越亮
  • ISO数值越大越亮

用相机控制的影调 = 光圈 × 快门 × 感光度

有一点需要注意,ISO越高噪点也越多,在拍照时尽量减小ISO数值

互易律

互易律就是按比例同时改变光圈、快门、感光度而曝光值不变。

光圈数值以1.4倍率变化,常见的光圈值有:1、1.4、2、2.8、4、5.6、8、11、16、22、32

快门速度以2倍率变化,常见的快门速度值有:1/8000、1/4000、1/2000、1/1000、1/500、1/250、1/125、1/60、1/30、1/15、1/8、1/4、1/2、1、2、4、8、15、30秒

感光度以2倍率变化,常见的ISO值有: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

无论光圈、快门还是感光度,每挡都是两倍的曝光变化

5.曝光组合

什么是曝光组合

曝光组合是指光圈还有快门的设定值。同一个影调,可以对应很多曝光组合值。

A挡:光圈优先,摄影师只需设定影调和光圈,相机自动生成对应的快门速度

S挡:快门优先,摄影师只需设定影调和快门速度,相机自动生成对应的光圈

M挡:手动挡,往往只在相机无法准确测光时,才用M挡

多数场景,我们不需要改变影调,而且需要相对固定的光圈值和快门,当下相机的智能测光也是很方便,所以用A挡或S挡我们只用构图就可以,这样不管场景怎么变,都可以随时捕捉。

P挡A挡S挡我们可以直接调整曝光补偿参数来控制曝光,而M挡需要我们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曝光。只有ISO设置为AUTO时,才能直接调曝光补偿。

A挡步骤与场景

操作步骤:

  1. 模式转盘拨到A
  2. 按曝光补偿按钮调曝光补偿
  3. 转动拨轮调光圈

适合场景:人像虚化、风景超焦距

S挡步骤与场景

操作步骤:

  1. 模式转盘拨到S
  2. 按曝光补偿按钮调曝光补偿
  3. 转动拨轮调快门速度
  4. 使用快门优先,往往需要先拍点样片看看效果,不断精确预估准确快门值

适合场景:凝固运动瞬间、拖影动感

M挡步骤与场景

操作步骤:

  1. 模式转盘拨到M
  2. 转动顶部拨轮调光圈
  3. 转动背部拨轮调快门

M挡用的比较少,尽量多用A、S挡。只有当环境光变化频繁时、使用闪光灯时、超过曝光补偿范围时、特定场景曝光参数固定时,再用M挡。使用M挡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能再参考相机测光时。

适合场景:拍月亮星空,五颜六色、昏暗的舞台,配了闪光灯

6.光线

光线三特性:强度、方向与色温

==方向:==顺光、45°侧光、90°侧光、逆光

  • 顺光。最长用到的光源,不仅仅适合拍人像,也很适合拍风景,拍出蓝天白云红花绿叶。
  • 45°侧光。一般用于人像造型的塑造。顺光会将人物拍成大白脸,45°侧光能让面部更立体。
  • 90°侧光。被摄物体一面强光一面阴影,适合表现被摄体表面质感。
  • 逆光。适合拍剪影、带闪光效果的景物,注意拍剪影降低影调可以减少光雾更加通透,同时可以表现背景绚丽的色彩。

==色温:==冷色高色温,暖色低色温

在阴影下拍人,因为色温高,人的肤色会偏蓝,因为蓝色冷色高色温。

为了校正不同环境的色温,相机自带了一个功能:自动白平衡。白平衡的初衷,就是将不同环境色温中的白色物体都还原成真正的白色。白平衡是相当于相机机内自动调色了,我们可以通过拍raw格式在后期随便调,因此放心使用自动白平衡就好。

光线三分类:自然光、场景光、人造光

==自然光(户外):==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自然光色温很高,颜色冷艳迷人,但是光线强度低,有着一种神秘感。我想,这种光线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即将开始的黎明的一种希望吧。日出日落时,适合拍太阳。在阴雨天时,天空好像一个大的柔光箱,没有很强的反光和很硬的影子。户外拍人时,不要有太强的光线,可以在阴天、日出后一小时日落前一小时内拍摄。我们还可以利用自然光的丁达尔现象,来烘托氛围锦上添花。

==场景光(室内):==场景光有两大特点:光源复杂、强度一般。因此,我们在室内需要把握好光源的色温和方向。

==人造光(布光打灯):==光的强度、方向和色温全都由摄影师控制,人造光的存在就是为摄影服务。布光灯位通常有:正面光、顶光、底光、45°侧光、90°侧光、背景光、正斜光、伦勃朗布光、蝶形布光。

7.正确的曝光

大光比强反差环境

  1. 直接拍剪影
  2. 提亮暗部压暗亮部
  3. 换个角度换个时间
  4. HDR 包围曝光(欠曝、正常、过曝三合一)

摄影绘画

绘画是颜料在白纸上创作,摄影是光线在黑底上创作。光绘宁欠勿曝。

多重曝光

很多相机自带这一个功能,后期也可以模拟多重曝光的效果。

8.摄影的虚实

对于绘画来说,多数的作品都是主体背景全清晰,而虚实结合往往是摄影作品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景深

景深是指,当你对焦某点时,除了这个点以外,前后还有一段清晰的范围。

  1. 景深与光圈、焦距、拍摄的距离有关
  2. 前景深比后景深更短,前面比后面更容易虚
  3. 后景深变化比前景深快
  4. 景深越浅越虚

背景虚化

背景远,相机近,光圈大,焦距长,虚化效果越好。

超焦距

超焦距就是当你对焦在无穷远时,离你最近的清晰的距离,可以让远景近景都清晰。

通过快门控制虚实

当一个画面有 “动” 时,可以考虑利用快门表现动。

当主体静止,背景中有动态物体时,可以采用慢门拍摄,将动态物体变成虚的光影。或者是镜头跟着运动主体同步动,就把静态背景拍成虚的了,这就是追随摄影。

不管是固定相机将动态背景拍成线,还是追随主体将静态背景拍成线,慢门都是突出动态主题的好办法。

使用闪光灯,可以设置后帘闪光同步曝光拍出物体运动轨迹线。

那运动场景怎么样拍全实呢?那就需要快门速度大于等于安全快门速度。

安全快门 = 焦距一到两倍的倒数

9.构图

居中

居中构图往往你有一个大主体,或者主体很对称。

三分

把主体放在交点,让主体朝向空旷的一侧。表达负面情绪时,可以逆用。

三角

当三角形在画面中的摆放位置或者方式很稳定时,整个画面就会很舒服。如果画面添个对角线就能构成三角形,也叫三角构图法。让三角形搭边靠一下,也会有种稳定的感觉,倒放就会很有冲击力。

重复

相似的物体重复出现,占据整个画面且并不杂乱,同样能突出主体。重复构图切记要元素单纯。

引导

有时候我们可以依靠线条对于视觉的汇聚作用来突出拍摄主体,甚至可以将汇聚中心置于三分法交点。

10.后期(挖坑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2465670/article/details/11383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