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谈谈程序员

在中国,程序员被称为“码农”,字面意思就是写代码的农民。
    个人理解,码农者,以鼠标键盘为锄,代码为籽,日夜耕作于编译器的一亩三分田里,披星戴月熬红了眼圈,实为辛苦!
    因此有人说,程序员是拿命来工作的。听说在国外,程序员工作并非这么辛苦,而且他们是很受尊重的,这可能与一些观念有关。国内对程序员工作量要求很高,而国外软件开发则更注重质量,据说国外一个程序员每月大概写三百行代码,而国内要求至少是每月六七百行。
    有的程序员写程序只是为了生活所需,老是重复去写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会让人感到厌烦,这时候为什么不把这些经常用到的部分归纳总结,打造出一套类库或者是编程框架呢,通过反思和总结,精益求精,方便自己惠及他人。或者也可以对现有的类库框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提高以后的开发效率。
    为什么会沦为写代码的农民?程序员的视野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工作的部分,只一味的盘旋在某一个技术领域中,每天机械地敲代码,思维就会僵化受限,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可能就只能做一个螺丝钉。应该学习和培养架构师那样全局的思维和眼光,从全局出发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尝试自己主导做一些项目。
    个人觉得,程序员不仅要善于用计算机的思维编程,还应该懂市场、懂管理,通过分析理解用户需求,加上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即使今天只是一个螺丝钉,也要用当顶梁柱的心态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培养解决用户需求的独立思考能力,日后才能快速成长为软件工程师和架构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aiqishisan.iteye.com/blog/188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