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级流量电商详情页系统实战-6.redis持久化

1.持久化意义

redis持久化的意义,在于故障恢复。比如你部署了一个redis,作为cache缓存,用于保存一些较为重要的数据。如果没有持久化的话,redis遇到灾难性故障的时候,就会丢失所有的数据。如果通过持久化将数据搞一份儿在磁盘上去,然后定期比如说同步和备份到一些云存储服务上去,那么就可以保证数据不丢失全部,还是可以恢复一部分数据回来的。

2.持久化方案

2.1 介绍

  • RDB持久化机制,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
  • AOF机制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append-only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redis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AOF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
  • 如果我们想要redis仅仅作为纯内存的缓存来用,那么可以禁止RDB和AOF所有的持久化机制

通过RDB或AOF,都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给持久化到磁盘上面来,然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备份到别的地方去,比如说阿里云,云服务。如果redis挂了,服务器上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都丢了,可以从云服务上拷贝回来之前的数据,放到指定的目录中,然后重新启动redis,redis就会自动根据持久化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去恢复内存中的数据,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同时使用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那么在redis重启的时候,会使用AOF来重新构建数据,因为AOF中的数据更加完整。

2.2 RDB和AOF方案比较

2.2.1 RDB持久化机制的优点

  • RDB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中redis的数据,这种多个数据文件的方式,非常适合做冷备,可以将这种完整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一些远程的安全存储上去,比如说Amazon的S3云服务上去,在国内可以是阿里云的ODPS分布式存储上,以预定好的备份策略来定期备份redis中的数据

  • RDB对redis对外提供的读写服务,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

  • 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进程,更加快速

2.2.2 RDB持久化机制的缺点

  • 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那么RDB没有AOF好。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

  • 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甚至数秒

2.2.3 AOF持久化机制的优点

  • 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 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 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导进行压缩,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

  • 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自动恢复所有数据

2.2.4 AOF持久化机制的缺点

  • 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 AOF开启后,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
    如果你要保证一条数据都不丢,也是可以的,AOF的fsync设置成没写入一条数据,fsync一次,那就完蛋了,redis的QPS大降

  • 以前AOF发生过bug,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所以说,类似AOF这种较为复杂的基于命令日志/merge/回放的方式,比基于RDB每次持久化一份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的方式,更加脆弱一些,容易有bug。不过AOF就是为了避免rewrite过程导致的bug,因此每次rewrite并不是基于旧的指令日志进行merge的,而是基于当时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指令的重新构建,这样健壮性会好很多。

  • 唯一的比较大的缺点,其实就是做数据恢复的时候,会比较慢,还有做冷备,定期的备份,不太方便,可能要自己手写复杂的脚本去做,做冷备不太合适

2.3 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 不要仅仅使用RDB,因为那样会导致你丢失很多数据

  • 也不要仅仅使用AOF,因为那样有两个问题:
    (1) 你通过AOF做冷备,没有RDB做冷备,来的恢复速度更快;
    (2) RDB每次简单粗暴生成数据快照,更加健壮,可以避免AOF这种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的bug

  • 综合使用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机制,用AOF来保证数据不丢失,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 用RDB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在AOF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还可以使用RDB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

3.持久化使用

3.1 RDB

3.1.1 配置

redis.conf文件,也就是/etc/redis/6379.conf,去配置持久化

save 60 1000

(1) 每隔60s,如果有超过1000个key发生了变更,那么就生成一个新的dump.rdb文件,就是当前redis内存中完整的数据快照,这个操作也被称之为snapshotting,快照。

(2) 也可以手动调用save或者bgsave命令,同步或异步执行rdb快照生成。

(3) save可以设置多个,就是多个snapshotting检查点,每到一个检查点,就会去check一下,是否有指定的key数量发生了变更,如果有,就生成一个新的dump.rdb文件

3.1.2 工作流程

(1) redis根据配置自己尝试去生成rdb快照文件
(2) fork一个子进程出来
(3) 子进程尝试将数据dump到临时的rdb快照文件中
(4) 完成rdb快照文件的生成之后,就替换之前的旧的快照文件dump.rdb。每次生成一个新的快照,都会覆盖之前的老快照

3.2 AOF

3.2.1 配置

AOF持久化,默认是关闭的,默认是打开RDB持久化

appendonly yes

(1) 在生产环境里面,一般来说AOF都是要打开的,除非你说随便丢个几分钟的数据也无所谓

(2) 打开AOF持久化机制之后,redis每次接收到一条写命令,就会写入日志文件中,当然是先写入os cache的,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再fsync一下

(3) 即使AOF和RDB都开启了,redis重启的时候,也是优先通过AOF进行数据恢复的,因为aof数据比较完整

(4) 可以配置AOF的fsync策略,有三种策略可以选择,一种是每次写入一条数据就执行一次fsync; 一种是每隔一秒执行一次fsync; 一种是不主动执行fsync

  • always: 每次写入一条数据,立即将这个数据对应的写日志fsync到磁盘上去,性能非常非常差,吞吐量很低; 确保说redis里的数据一条都不丢,那就只能这样了

  • everysec: 每秒将os cache中的数据fsync到磁盘,这个最常用的,生产环境一般都这么配置,性能很高,QPS还是可以上万的

  • no: 仅仅redis负责将数据写入os cache就撒手不管了,然后后面os自己会时不时有自己的策略将数据刷入磁盘,不可控了

(5)与mysql比较

  • mysql : 内存策略,大量磁盘,QPS到多少,一两k。QPS,每秒钟的请求数量
  • redis : 内存,磁盘持久化,QPS到多少,单机,一般来说,上万QPS没问题

3.2.2 工作流程

(1) 执行AOF重写请求

  • 如果当前进程正在执行AOF重写,请求不执行并返回如下响应:
    ERR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already in progress

  • 如果当前进程正在执行bgsave操作,重写命令延迟到bgsave完成之后再
    执行,返回如下响应: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scheduled

(2) 父进程执行fork创建子进程,开销等同于bgsave过程。

(3) 主进程fork操作完成后,继续响应其他命令。

  • 所有修改命令依然写入AOF缓冲区并根据appendfsync策略同步到硬盘,保证原有AOF机制正确
    性。
  • 由于fork操作运用写时复制技术,子进程只能共享fork操作时的内存数据。由于父进程依然响应命令,Redis使用“AOF重写缓冲区”保存这部分新数据,防止新AOF文件生成期间丢失这部分数据。

(4) 子进程根据内存快照,按照命令合并规则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每次批量写入硬盘数据量由配置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控制,默认为32MB,防止单次刷盘数据过多造成硬盘阻塞。

(5) 新AOF文件写入完成后,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具体见info persistence下的aof_*相关统计。

(6) 父进程把AOF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7) 使用新AOF文件替换老文件,完成AOF重写。

4.企业级的持久化策略

4.1 配置策略

在企业中,RDB的生成策略,用默认的也差不多。

save 60 10000:如果你希望尽可能确保说,RDB最多丢1分钟的数据,那么尽量就是每隔1分钟都生成一个快照,低峰期,数据量很少,也没必要

10000->生成RDB,1000->RDB,这个根据你自己的应用和业务的数据量,你自己去决定

AOF一定要打开,fsync,everysec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就是当前AOF大小膨胀到超过上次100%,上次的两倍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根据你的数据量来定,16mb,32mb

4.2 数据备份方案

RDB非常适合做冷备,每次生成之后,就不会再有修改了。

4.2.1 数据备份方案

  • 写crontab定时调度脚本去做数据备份
  • 每小时都copy一份rdb的备份,到一个目录中去,仅仅保留最近48小时的备份
  • 每天都保留一份当日的rdb的备份,到一个目录中去,仅仅保留最近1个月的备份
  • 每次copy备份的时候,都把太旧的备份给删了
  • 每天晚上将当前服务器上所有的数据备份,发送一份到远程的云服务上去

4.2.2 数据备份脚本

  • 每小时copy一次备份,删除48小时前的数据

    crontab -e
    
    0 * * * * sh /usr/local/redis/copy/redis_rdb_copy_hourly.sh
    
    redis_rdb_copy_hourly.sh
    
    #!/bin/sh 
    cur_date=`date +%Y%m%d%k`
    rm -rf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mkdir -p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cp /var/redis/6379/dump.rdb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del_date=`date -d -48hour +%Y%m%d%k`
    rm -rf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del_date
    
  • 每天copy一次备份

    crontab -e
    
    0 0 * * * sh /usr/local/redis/copy/redis_rdb_copy_daily.sh
    
    redis_rdb_copy_daily.sh
    
    #!/bin/sh 
    
    cur_date=`date +%Y%m%d`
    rm -rf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mkdir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cp /var/redis/6379/dump.rdb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cur_date
    
    del_date=`date -d -1month +%Y%m%d`
    rm -rf /usr/local/redis/snapshotting/$del_date
    

    每天一次将所有数据上传一次到远程的云服务器上去

4.3 数据恢复方案

  • 如果是redis进程挂掉,那么重启redis进程即可,直接基于AOF日志文件恢复数据

  • 如果是redis进程所在机器挂掉,那么重启机器后,尝试重启redis进程,尝试直接基于AOF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
    (1) AOF没有破损,也是可以直接基于AOF恢复的
    (2) AOF append-only,顺序写入,如果AOF文件破损,那么用redis-check-aof fix

  • 如果redis当前最新的AOF和RDB文件出现了丢失/损坏,那么可以尝试基于该机器上当前的某个最新的RDB数据副本进行数据恢复

4.4 容灾演练

背景:appendonly.aof没有数据,dump.rdb有一个备份数据。

  1. 尝试重启:
    (1) 发现启动后,redis没有数据,这是因为appendonly.aof + dump.rdb,优先用appendonly.aof去恢复数据。
    (2) dump.rdb也没有数据了,这是因为redis启动的时候,自动重新基于内存的数据,生成了一份最新的rdb快照。

  2. 尝试先删除appendonly.aof,然后重启
    (1) 发现启动后,redis还没有数据
    (2) 虽然删除了appendonly.aof,但是因为打开了aof持久化,redis就一定会优先基于aof去恢复,即使文件不在,那就创建一个新的空的aof文件

  3. 暂时在配置中关闭aof,然后重启
    (1) 发现启动后,数据可以恢复过来
    (2) 脑子一热,再关掉redis,手动修改配置文件,打开aof,再重启redis,数据又没了,空的aof文件,所有数据又没了

  4. 在数据安全丢失的情况下,基于rdb冷备,如何完美的恢复数据,同时还保持aof和rdb的双开。
    (1) 停止redis,关闭aof,拷贝rdb备份,重启redis,确认数据恢复,直接在命令行热修改redis配置,打开aof,这个redis就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对应的日志,写入aof文件中。
    (2) 此时aof和rdb两份数据文件的数据就同步了。
    (3) redis config set热修改配置参数,可能配置文件中的实际的参数没有被持久化的修改,再次停止redis,手动修改配置文件,打开aof的命令,再次重启redis。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868638/article/details/1128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