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中Buffer常用flip()方法

NIO

NIO概述

Java NIO 由以下核心部分组成:

  • Channel通道
  • Buffer缓冲区
  • Selector选择器

在Java NIO编程中,我们是面向缓冲区(Buffer)编程的,对缓冲区常常需要使用
java.nio.Buffer中的flip()方法

我们先来介绍一些什么是Buffer

Buffer

  • 使用 Buffer 与 Channel 交互,数据从通道读入缓冲区,或从缓冲区写入通道。

  • 缓冲区本质上是一个可以写入数据的内存块,之后可以读取数据。 Buffer 对象包装了此内存块,提供了一组方法,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内存块。

Buffer通常的操作

  • 将数据写入缓冲区

  • 调用 buffer.flip() 反转读写模式

  • 从缓冲区读取数据

  • 调用 buffer.clear() 或 buffer.compact() 清除缓冲区内容

Buffer的重要属性

  • capacity : 容量缓冲区的容量,是它所包含的元素的数量。不能为负并且不能更改。

  • position :缓冲区的位置 是下一个要读取或写入的元素的索引。不能为负,并且不能大于 limit

  • limit : 缓冲区的限制,缓冲区的限制不能为负,并且不能大于 capacit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ip():Buffer有两种模式,写模式和读模式。在写模式下调用flip()之后,Buffer从写模式变成读模式。

那么limit就设置成了position当前的值(即当前写了多少数据),postion会被置为0,以表示读操作从缓存的头开始读,mark置为-1。

调用flip()方法之前,往缓冲区写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用flip()方法后,从写模式变成读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让我们一起看一段代码:src/test/resources/index.html中的index.html的数据为abcdef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设置的缓冲区的大小为 4 个字节的大小,当我们运行结果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buffer.flip()方法执行之前,一直在写数据,在buffer.flip()方法执行完之后,Buffer从写模式变成读模式,然后通过这句代码System.out.println(decoder.decode(buffer));打印出了数据为:abcd

1.flip调用之前,一直往缓冲区写数据,由于缓冲区的大小为4个字节,所以只能写abcd,也就是代码中的结果

  • S1 : Pos: 4 Limit: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flip调用之后,转换为读模式。Position变为0

  • 运行结果S2 : Pos: 0 Limit: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Decode调用后,打印出结果abcd

  • S3 : Pos: 3 Limit: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Clear 调用后

  • Position回到0的位置,但是Buffer没有被清空(可以理解为abcd还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由于我们有7个数据,但是缓冲区的大小为4,所以我们需要执行两遍代码

5.第二次read后(由于Buffer没有被清空,所以d还存在)

  • S1 : Pos: 3 Limit: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第二次 flip调用之后

  • S2 : Pos: 0 Limit: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第二次Decode调用后

  • efg
  • S3 : Pos: 3 Limit: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bcdefg 这条数据就被读取出来了。

如果代码中buffer.flip()这个方法没有执行,结果会出现什么,话不多说,直接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来打印abcd的地方变成了空,没有任何结果打印。

整体过程就是:

  • 写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没有调用flip,Position还在原来的位置,Decode调用后,所以为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二次read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二次Decode调用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打印d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129618/article/details/10920995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