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应该怎么做?(上篇)

在构造了很多互联网金融系统之后,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
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是用户最喜欢的?

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互联网公司都是将用户体验强调到极致的,只有极致的用户体验才能虏获用户的心,只有获得了用户才能获得市场,业务才能持续开展,平台才能够赚到钱。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是仔细一想又很复杂。

首先,用户都想要赚钱,所以利率最高的产品是最受欢迎的。

这个可以从这几年发展的风起云涌的P2P可以看出来,这些所谓的理财产品,利率低于年化10%的人们都嫌低,但是,后来市场又血淋淋的教训了大家,无数投资P2P的人血本无归,人们又明白了不能只盯着收益率,还要看大平台,正规产品。

但正规产品收益率又通常不高,那么有没有收益高且正规靠谱的理财产品呢?当然是有的,但是这种产品通常库存很小,等用户要买的时候发现买不了。那么有没有收益高且正规靠谱且库存充足的产品呢?

我想大概是没有的,原因是,如果有的话,那么所有低收益的产品将会无人问津,最终导致大家都买了高收益产品,收益一步一步推高的结果就是P2P的现状,最终大家血本无归,好像一个死循环的宿命。

这种矛盾与纠结直接导致哲学三连,
你是谁?你到底想要干啥?你准备怎么干?

一、你是谁?


若干年前马云一句话“银行如果不改变,那么我们改变银行”使人振聋发聩,言犹在耳,仿佛互联网即将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颠覆。

那么,在整个产业链中,到底是互联网是老大,还是金融是老大?

从互联网来看,金融无非是撮合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中介,而投资者和融资者都是客户,互联网正好在服务客户方面无人能敌,只要掌握了客户,则掌握了产业链的要害。

但从金融来看,事情可不是这样,就像格力董明珠对互联网做出的判断“没有实体经济,互联网也活不下去”,金融机构普遍会认为自己掌握了官方认定的牌照,自己才是产业链的核心,互联网只是自己的一种销售渠道。多年过后,金融机构还是金融机构,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但是双方已经开始了一定程度的互相渗透,互联网开始拼命拿牌照做金融,而金融机构拼命建设自己的互联网销售系统来直面客户,后面将要发展成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而就目前来讲互联网平台基本都是销售机构,而无论外表包装成什么样子。了解这个哲学一问是至关重要的,简单来说,开篇提到的问题中所说的理财产品,本质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它们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服从同样的规律,这个可以从一个案例简单理解:无论从哪个互联网平台购买的宝宝类产品,其收益率都是相差无几的。另外一个角度,这个基本定位本质就是基本的业务模式定位,说白了就是,作为一个平台,你到底赚的是什么钱?对于销售机构而言,显然只能赚到销售的钱;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赚的是资产管理的钱。

二、你到底想干啥?


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把最好的金融产品都给到用户啊!真的是这样吗?从用户角度来说肯定是这样的,但问题就出在,什么样的产品才是一个好的产品?这个问题仔细想其实很复杂:

  • 从金融角度来说,收益高的资产通常风险高,收益低的资产风险也低,所以不能说收益高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
  • 从收益风险比来说,同样风险的情况之下,收益最高的就是好的产品,但是风险又很难度量和量化,想要得到这么一个准确的比值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很多P2P的暴雷就是很好的例子;
  • 从收益期限比最高来说,差不多同样期限的产品中收益最高的就是最好的,但是这个就又陷入前面提到的库存矛盾;
  • 从大品牌来说,强者恒强嘛,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头部保险公司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问题是越是大品牌恐怕收益更加低,而且这些所谓的头部产品轮换的速度又很快,基金就是很好的例子;
  • 从用户分群来说,将用户分群,再针对不同的人群也对产品进行分类,然后在不同的分类分别找出收益高的、收益风险高的、大品牌的等等产品作为最好的产品怎么样,这是个好的方向,但是难度超高,首先关于资产的挑选难度是一样的并没有降低,另外还引入了恐怕更加困难的用户分类问题。

所以,“把最好的产品给到用户”这个听起来很爽、方向很对、价值观很正的想法,其实是不容易执行的。当平台规模很小的时候还好解决,但是当平台越来越大之后是很难解决的。


三、你准备怎么干?


当不知道要干啥的时候,先干起来再说,先把用户培养起来,然后再想办法持续优化,这个应该来说是目前很多平台正在做的事情。

这个当然是个很好的策略,先把用户反馈收集上来,根据用户的诉求进行持续迭代,那剩下的问题是应该怎么迭代?方向是什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归到目标上来,即,你到底想要干啥?

得账户者得天下

金融圈有这个说法,“得账户者得天下”,以我粗浅的智商,总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感觉很有道理,但是道理到底在哪儿一直也说不出来,看了很多的文章和书籍也一直是云山雾罩,直到有一天终于整明白了,原来是和这个有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所以加粗加重加五毛特效,是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到像空气一样被忽略,所以要着重强调一下。那么它具体指的是什么?且看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资产转账时延)

因为人或者机构在这个逻辑上是一致的,所以简化表述,我们假定有张三李四两个人,无论是出于投资还是消费的目的,张三需要向李四转账30元。请注意这个过程并不是“刷刷刷”一下就OK的,它是需要时间的。

在初始状态他们分别拥有200元和100元,第二个时刻张三的钱转出30元,但是这个时候李四账上并没有得到这30元,而是到了第三个时刻才得到。从第二个时刻到第三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d就是转账时延。

转账时延就可以用来表示一种资产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速度,而资产转移速度就是一个账户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拥有0时延或者准0时延(实时或者准实时)能力的账户体系就具备了拥有天下的能力,这个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从第三方支付说起

第三方支付发源于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就是2000年左右,但是最初的支付体验真的差到不敢恭维,例如,支付页面跳转导致的层出不穷的浏览器问题,跳转到银行页面之后又需要例如USB Key等相关的网上银行设施都准备好等等,支付成功一次简直要拍手叫好。

然后,出现了革命性的快捷支付,虽然快捷支付将支付成功率差不多提升了一个量级,堪称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不是这个,而是支付账户的成立,即个人和机构在第三方支付体系可以开立自己的账户。而这个账户直接赋予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得天下”的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方支付结结构)

如果第三方支付充当支付工具的角色,那么就像图中左侧所示,本质上账户还是在银行,而如果第三方公司具备提供账户的能力,则如右图所示,其实账户在第三方支付公司。

在不了解信息系统的人看来上面的两种方式不具备明显差别,但是在了解信息系统的人看来这两种方式有着天壤之别。换言之,信息系统的能力限制了业务发展的想象空间。对于第二种方式,基于支付公司信息系统提供的强大系统能力,支付公司提供的能力有:

  • 个人到个人的0转账时延。这种能力是跨银行和跨城的,说到这点不得不说起之前的银行转账,不只是跨行收费,跨城还要收费,而且需要好多天,异城跨行转账1万需要50元转账费,现在想想简直不可思议。以最初的支付宝为例,它给用户提供了相互转账的0费用0时延,迅速占领了用户心智从而占领了市场。当然,现在银行普遍跟上了时代,提供了实时免费的跨行跨城转账服务,不过这是后话了,也可以看成是支付公司倒逼银行产生的改变。

这里额外需要提一下余额宝,原则上来讲用户既关注转账时延,也关注转账/提现成本。在余额宝的产品形态中,用户快速赎回的时候余额宝平台实时垫资给用户,然后余额宝平台通过获得用户当天的收益来平抑成本,从用户角度来看就是牺牲了一天的货币基金收益实现了实时到账,从这点可以说明,虽然到账速度和成本都是核心体验,但是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挑一个更加核心的体验,那还是非到账速度莫属。

  • 个人和机构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开立账户的线上化。这点可以理解为账户开立的便捷性直接导致各种账户大规模的创建,从而使得大规模跨行清算成为可能,从而间接提升了对公清算的效率,再加上信息系统赋予的公对公结算的快捷和效率,整体上大幅压缩了从个人到机构的资产转移速度。当然这也是这两年监管层禁止第三方支付执行清算功能的原因,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 基于支付账户的丰富支付场景。中国已经跨步进入了无现金社会,现在使用支付工具可以缴纳包含水电煤气电视电话在内的各种场景,其实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缴纳各种费用都要跑到各种线下营业厅的日子,简直是恍如隔世。不只是消费,投资理财也就可以使用这种账户,其方便快捷的能力直接导致余额宝一飞冲天成为超级基金,所以后来才有了支付账户只用于小额消费的监管定位以及后续一系列的限额限制,直接要了这种账户的命,不过这仍然是后话了。

回到上面的话题,如果支付公司采用上图左侧的模式的话,会有什么问题?问题很严重:

  • 用户账户的变动将会严重依赖银行系统,出于各银行系统的可用性以及性能的良莠不齐,导致成功率急剧降低,以及时效变慢,体现在用户层面,就是转账时延变长,资产转移速度变慢。而这种体验的降低会直接导致用户流失,所以必须要说的是,系统能力才是用户体验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 清算职能重新回到银联网联之类的机构,其时效,费用,便捷性都值得打上问号。

2.为什么“快”是核心体验?

一个延伸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快?对于消费场景自然不用说,买买买总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花钱花的越快越快乐(当然还钱的时候可能不是那么快乐),对于投资或者融资场景,资产转移的速度快了有什么好处?资金是资产的一种类型,这里单说资金转移速度,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三个月前的100元和现在的100元可不是一样的哦。

正因为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所以持有资金时间越长,收益越大,所以一般来说,无论是人还是机构,都会期望尽可能的早拿到资金,尽可能晚的付出资金,所以大家都喜欢“快”。按照同样的逻辑,资金是资产的一种,资金需要尽可能快的转移,资产也是一样,转移的快速是符合人和机构的愿望的。

既然大家都喜欢快,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快到极致是个什么状态?没错!那就是点到点的实时转移!如果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都能够实时的将资金资产转移到另外一个人或者机构,当然前提是安全的以及可追踪的,这个时候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

在不考虑法律和政治因素的情况之下,这将是个美好的未来,一个可以想象到的场景就是,它将彻底颠覆目前的投融资模式,说彻底颠覆一点不过分,且看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商业银行主要盈利示意图)

银行将张三的存款投资给李四,到期收回李四的还款并将一部分还给张三,其间的差额归属于银行。看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银行资产负债表)

它描述了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银行用低利率筹集资金,并按照高利率进行投资,并且通过差价获得所有者权益,这么说并不是特指哪家银行,而是指的全世界范围内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行话叫做“存贷利差”。它是怎么发生的?将资产和负债用数学函数图像表示成下面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像来源于https://zh.numberempire.com/graphingcalculator.php,使用1.01x,1.05x 进行绘制)

从上图银行用1%的存款利率和5%的贷款利率进行经营的效果得:

  •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利率的贷款收益将会越来越大于低利率的借款成本。简单说只要时间足够长,贷款信用足够高,银行可以赚到嗨翻天。
  • 银行是存款和贷款的中介。即,投资者和融资者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银行进行分别的对手交易,交易的利差进入了银行的所有者权益。

实际业务的发生当然比这个复杂,例如存款不能全部进行投资,只能使用其中一部分,另外投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即某些贷款并不能如期收回,但是存款却是刚性兑付的。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资产转移速度快到极致,上面的银行盈利模式会受到什么影响?简单来说,直接颠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多么美好的未来!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直接点到点进行资产转移,当然是安全快捷的转移,自行约定利率。那么以普通债权投资为例子,交易模式看起来像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债权投资模式至少有这样的特点:

  • 投融资双方直接交易,无中介。
  • 资产价值中有信用的成分,信用是信用中心管理机构赋予每个个人和机构的权威评分。

且慢,细心的人可能会想到两个问题:

(1)信用问题怎么解决?谁可以充当信用中介?
(2)目前的银行基础设施基本也可以达到点到点的资产转移,为什么没有形成这种模式?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信用社会,每个人和机构的信用就和他的财产一样和自己紧密相关,而且还公正公开。信息系统可以充分使用这些信息进行建设足够智能和快捷的投融资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个人和机构的信用由自己把控,自己的融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而信用反过来又影响自己的融资行为,整个过程是个平滑和动态的过程。

那么怎么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信用社会?这个可能不是简单一个信息系统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牵涉法律,文化,政治等等因素。目前看来信用社会也正逐步的进展之中,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基于各种信用类应用的逐步推广,所有人和机构会逐渐被培养出信用习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所以信息系统会促进这种进程的进行,只是我们目前无法准确评估这种进程的速度,深度以及广度而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描述了资金按照一定的期限以及一定的利率不断的滋生利息,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一般而言利息滋生方式有单利、复利以及连续复利等方式。而这种增长天然是按照一种复利的方式增长的,而不是按照单利或者连续复利方式增长的。之所以说复利是“天然”的,是因为:

  • 钱生钱,利生利,利也是钱,钱也是利,单利算法并不认为利也生利,所以单利算法显然不合适。
  • 普通复利和连续复利区别在于每个“期”的时间,现实上通常是按年或者按日计息的,符合大众认知,而连续复利是将“期”时间无限缩短得到的普通复利。

反过来看,如果有一笔未来将要收到的钱,则可以将其转变为现在实际可以拿到的钱,这个过程一般叫做“贴现”,其内在含义仍然是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在计息期通常固定的情况之下(通常按年),利率就成为决定资金价值的核心要素了

关于这几种方式,如果表述为数学方式可能更加本质和简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像来源于https://zh.numberempire.com/graphingcalculator.php,使用1+0.05x,1.05x,e(0.05x) 进行绘制)

上面的图以年化5%的利率按年增长进行示意资金价值增长的过程,可以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 连续复利的效果强于复利的效果,复利的效果强于单利的效果。
  • 连续复利和复利在时间长了之后产生爆发增长的指数效果。
  • 在20年左右的时间之内,三种方式的差别并不明显。

3.现状慢又是怎么形成的?

账户体系不强,为什么就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要从这张图说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张三向李四转账30元,在t2时刻,张三的钱已经减少了,但是李四的钱并没有变多,直到t3时刻李四的钱才变多。那么t2到t3这个时间差d有多长呢,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张三和李四的账户在一个系统,那么d可以做到0;如果不在一个系统,则d的时间从1天到n天不等。为什么?这里要提到三个概念:强一致性,弱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一种“无矛盾”的状态称为“一致的”,例如t1时刻和t3时刻,t2时刻是“不一致的”,因为这个时刻张三的钱是对的,但是按照逻辑李四的钱是不对的。如果从一种一致的状态直接变成另外一种一致的状态,而没有任何中间状态,则称之为“强一致性”的;如果从一种一致的状态变成了不一致的状态,且最终状态不确定是否是一致的,则称之为“弱一致性”的;如果从一种一致的状态变成了不一致的状态,但是最终一定会变成一致的,则称之为“最终一致性”的。

简单表达的话,信息系统的一个特点是,如果各个账户在同一个系统,则很容易保证“强一致性”,如果各个账户分别在多个系统,则很难保证“强一致性”(并非不可能,是代价非常大),通常只能做到“最终一致性”

出于信息系统能力的限制,各个金融机构(账户持有者)信息系统建设基本都是遵循了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账户大集中的建设,但是各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的账户是分离的,他们之间很难保证“强一致性”,而金融类应用又一定要保证一致性,所以跨行之间的交易目前普遍是要保证“最终一致性”,而达成这点需要有额外的流程来保证,例如系统之间对账,跨机构清算和结算等。

这些流程的执行需要时间,一般的对账清算以及结算时间都是一个工作日,当然通过信息系统的优化,是可以缩短对账清算的时间的。例如,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基金销售的资金流全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首先,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收单机构,因为存在清算和结算的需求,并不能实时的将用户的资金转移到监管行或者基金公司,通常需要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 通常支付机构收单结算时效和基金公司资金投资时效存在不匹配,以及监管银行出于留存资金的需求,一般用户认申购资金需要再等一个或者多个工作日才最终进入基金公司账户。逆向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银行等中间机构居间垫资代付,那么也是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工作日才能最终把钱付给用户。

以上,可以看出用户的投资资金经过中途各个节点最终搬运到基金公司的账户的时候,已经是至少两个交易日之后了,按照前面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描述,这已经导致浪费了。再延伸分析,基金公司运用资金投资的过程也受制于资金转移时效的,这样整体来看,资金在整个链条中不断流转,其流转的速度将直接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也就直接决定了投资的效果,而金融系统的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转效率,所以央行才会不断建设一代又一代的支付体系,这可能是更加宏大的话题了。

对于一个机构而言,无论其持有的是第三方支付账户,银行账户,还是资产账户,还是通过信息系统构造的虚拟映射账户,只要这种账户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资产转移时效,就能超越其他系统和机构提供更加好的投融资体验、消费体验以及各种服务,从而占据市场先机,然后通过用户粘性不断扩大市场占有,最终遥遥领先于市场。而持有账户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所以说,得账户者得天下,诚不我欺。

4.账户到底是什么?

下面推演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账户到底是什么?推演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了解账户的本质可以理解“得账户”到底是得到了什么,从而可以理解基于它的各种行为。但我并不期望展开经济学探讨,毕竟也不专业,所以只是简单表述为:所有可以交换的东西都是个人或者机构的资产,资产的交换会形成负债,而资产和负债的持有和使用的情况的一种表示方式就是账户。这种表述隐含几种资产的特征:

  • 可交换”是人们认定某项资产之所以成为资产的关键特征,而这种认定可能来源自国家法律强制,或者是来源自人群共识。后者通常更加直观和朴素,历史更加悠久,例如人们最初使用黄金进行交换;再比如即使在现代的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人,他们现在还在使用中间穿孔的磨盘状的石头进行交易;还有这几年兴起的比特币之类的电子货币,已经被用于各种实物或者金融资产的交易了。而前者可以理解为因国家法律强制而形成的人群共识,例如官方印制的纸币硬币;官方认定的电子货币(各种存款)等。

  • 资产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资产被交换成另外一种资产的便捷程度,其中流动性最高的钞票、银行电子存款被当成了“货币”。其他各种资产的流动性都不高,例如无法将房子快速转换为黄金,无法将股票快速转换为手机。所以各种资产需要通过货币作为中介进行交换,所以流动性也可以表述为包含金融资产在内的其他任何资产在转换为货币的时候的便捷程度。而便捷程度包含“资产转移速度”,以及折价成本等因素。

按照上面的理解,下面的图表示了一个典型的个人账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账户的特点就是它描述了一个账户主体在某个时刻的一种资产持有状态,而账户变动明细则描述了账户从一种状态变迁到另外一种状态的原因的详细情况。

而这种纯粹“记录”的本质很好的解释了账户的一个天然变迁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o?莫捉急,既然是记录,那么可以有如下推论:

  • 都能记录,那就是说谁都能持有账户,谁都能“得天下”?
  • 电子货币到底是信息还是货币?

第一个问题,确实谁都能持有账户,但是账户的功能是受限制的,不一定能够支持“得天下”。正因为持有账户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目前所有重要的金融账户都是处于严格监管之下的,基本都是在金融机构手中,例如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

那么,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怎么持有账户呢?有很多种方式,最直接的是通过持有银行牌照或者支付牌照来直接持有用户的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另外,可以通过账户映射来创造虚拟账户,还有直接创建自己的特定账户。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电子账本时代,我们的“钱”到底是货币还是计算机系统的信息?这个问题也好解释,首先,因为可以交换,所以货币是一种资产,而且是一种流动性很高的资产;其次货币可以以实物钞票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计算机中的信息的形式存在,所以电子货币就是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和计算机殊途同归。资产,货币以及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是可以统一处理的,所以信息系统的能力提升才是促进金融能力提升最直接的因素。有一些现象可以辅助佐证这样的观点:

  • 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兴起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巨大变革,目前基本所有大中型银行机构都已经提供了很强的账户能力,例如转账时效提升,对接大量支付场景等等。然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迎来了非常严厉的监管,例如备付金上交央行,支付账户各种限额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云的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那么我们就改变银行”已经在事实上落地了。
  • 银行开立电子二类户用于补充线上交易场景,可以看成是银行为了对抗第三方支付账户而采取的一种行动,本质是为了回收账户能力。不过正像前面提到的,账户是基于信息系统的,账户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系统的能力,这些年大银行都在加大投入建设各种系统已经将这种能力逐渐提升了上来,很多大行的研发中心已经堪比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的规模了。
  • 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设立或者参与设立互联网银行,可以看出他们对持有账户的本质向往。基于银行账户的应用可以合规以及高效的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不用基于映射账户提供蹩脚和梗塞的用户操作体验,也正因为如此这条“康庄大道”走的并不顺利。长期来讲银行业务线上化应该是一种大势所趋。
  • 前面描述了实物资产经过簿记之后变成了电子资产,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关联关系,那就是实物资产和电子资产是互相对应的,例如,有多少钞票才能转换成多少账面存款,有多少黄金才能转换成多少账面黄金克重。即使把乘数效应考虑进去,账面存款和实物货币也存在隐含的对应关系。那么问题是,有没有不和实物有任何对应关系的纯粹电子资产?答案是有。例如比特币,以及最近Facebook准备发行的Libra币。

它们一开始就是虚拟电子资产,开始并不是通过与其他类型资产进行交换获得,只是后期通过与其他货币进行兑换从而形成了交易市场以及市场价格。按照上面关于资产的表述,如果人们形成了共识认为这种虚拟资产可以交换,那么它就变成了资产,而且变成资产中最核心的资产—电子货币。

而因为它天生就是和信息系统合二为一的,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能力,“资产转移速度”会被提升到极致,从而很可能会直接击溃各国的货币地位,然后可能引发巨大的金融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所以目前各种虚拟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相反很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抵制,理由有维护金融稳定,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洗钱等等。

从这一点也可以反向看出,一套持有用户账户或者说资产的系统,基于其强大的信息系统能力,是足以对现有体系形成巨大冲击的。这也是“得账户者得天下”的一个形象和直观的体现

Tips-乘数效应

账户在记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神奇的乘数效应,会导致实物资产和账面资产不一致,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看一个典型的存款和贷款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t1时刻到t2时刻,是完成从实物到账本记录的一次转变,至于是纸质账本还是电子账本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只要是账本记录,就存在从t2到t3的转变可能,这个过程叫做贷款,或者称之为信用扩张。这个过程完成之后,用户存款总量从100元变成了200元,这个时候实际货币仍然只有100元,神奇的乘数效应就发生了。

实际经济生活中,信用扩张的过程是严格控制在有限的金融机构中的,基于账户能够进行信用扩张类业务,这是“得账户者得天下”更深一层含义

五、财富管理平台应该是什么样?

顺应上面的逻辑,财富管理平台实质上就是帮助客户管理其各种类型账户的平台,典型的,类似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针对每一类账户,有种类繁多的各种应用,现在的财富管理平台已经朝着这几个方向不断的发展:

  • 理财投资品类越来越丰富。对于大的财富管理平台而言,目前基本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的不同产品,用户的选择范围极大拓宽。
  • 综合化。对于大的财富管理平台而言,其业务范围已经逐步跨界开展,不只是涵盖了资产类产品,也涵盖了负债类产品,同时还有打通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的产品,例如投资顾问,综合财富管理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好的财富管理平台是一个接入了很多资产负债品类的平台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好的平台应该至少是接入了很多品类的平台。而接入很多品类,并非核心目标,而是让“资产转移速度”最快才是其核心目标。举几个例子:

  • 余额宝。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基金,但是使用余额宝却可以购买包含基金、私募、银行理财、保险等等理财产品,理财赎回的时候可以直接进入余额宝。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加快了各种理财产品到货币基金的“资产转移速度”。这样简化用户操作,同时整体提升收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为用户营造一个“高收益纯活期账户”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构造整个财富管理体系是目前互联网平台一个普遍采用的有效策略,其核心和根基在于需要一个“底层账户”。
  • 货币基金集合。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并不能在赎回时刻实时到账,能够做到这种时效的,基本都是采用了垫资策略。但是监管后来又出台策略,对货币基金快赎额度进行了限制,限制在每个渠道每用户单日最高快赎1万元,于是对于很多平台来说,便采用了同时操作多只货币基金的方案,从而突破该限制。其本质仍然是解决用户从货币基金到银行存款的“资产转移速度”。
  • 黄金回收。用户的痛点在于很难安全方便快捷的把他的实物黄金资产变现为存款资产,所以这种业务就可以加快用户的“资产转移速度”,方便用户对其整体资产进行盘活。
  • 预约理财。通过预约功能,很多平台提供了跨越资产之间的快速转换,例如预约较低收益率的保险理财产品赎回到货币基金,然后用货币基金预约对较高收益率的券商理财进行购买;这些本质也是是加快了各种资产之间的“资产转移速度”。
  • 平台币。对于综合性的平台,为方便营销的开展,通常会设立各种平台币,用以刺激用户交易以及留存。而这些平台币通常又和各种电商业务进行了关联,这样起到的效果就是用户的金融账户交易行为和电商交易行为产生了互通,本质是利用了平台币这种特殊的资产为中介,加快了“资产转移速度”。

最后,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仅写了账户和财富管理平台相关内容,敬请期待《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应该怎么做?》(下篇),将详细解读系统如何助力业务发展。


作者:京东数科 邹保威
文章来源:“京东数科技术说”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ISUb-h1uDpSGnV0j4_iA.
更多技术干货欢迎关注“京东数科技术说”微信公众号,我们只凭技术说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DDTechTalk/article/details/10909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