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子载波

子载波是实现频分复用,提高带宽利用率(bandwidth effeciency)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每一个子载波可以承载一定的Rb,通过多个子载波同时传输数据,就可以提高小数据量下的一个整体传输效能。

子载波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将各个子载波均匀的分布在一个信道(channel)上,这里的各信道的宽度是df。每个信道可以单独的进行载波的调制。各个子载波的调制信号,最后会被叠加到一起,进行传输。

每个信道的df是怎么确定的呢?这里要说到FFT的点数以及信道宽度(BW)了。也就是为什么能够使用子载波叠加的方式进行传输。

实际上,各个子载波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它们在频域上能够很好的防止ICI(inter-channel-interfence)。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需要每个子载波的中心位置和相邻子载波的第一个过零点是重合的。这样刚好会达到df就是spacing了。

每个信道的df是根据窗的大小,也就是symbol的interval的大小确定的。

而spacing需要和这个df相等,因此spacing的考虑也就是interval的考虑,interval一般是长一点好些的,也就是spacing窄一点是更好的。因为这样信道对多径效应的抵抗性会更好。

HE的interval是12.8us,相比前代提高了4倍。使得spacing从312.5变小了4倍,到78.125k。由于采用了多用户复用的技术(OFDMA)技术,这样使得各用户能够同时分享同一个信道,系统的容量比前代提高了4倍。

FFT的点数和spacing直接相关,为了进行一个数字的多子载波调制,需要将各个子载波先对应到频域的各个bin上,然后与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此信号进行IFFT即可以得到时域的调制后的多子载波信号。因此spacing=BW/FFT N。

在20Mhz BW下,11ax的FFT的点数是25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eekyli/article/details/10861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