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一二_测试面试

什么是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侧重哪些方面?

答案:兼容测试主要检查软件在不同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上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即是通常说的软件的可移植性。
兼容的类型:如果细分的话:有平台的兼容、网络兼容、数据兼容、以及数据格式的兼容。
兼容测试的重点是:对兼容环境的分析。通常,是在运行软件的环境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做兼容。根据软件运行的需要,或者根据需求文档,一般能够就得出用户会在什么环境下使用该软件,把这写环境整理成表单,就得出兼容测试的兼容环境了。
兼容和配置测试区别在于,做配置测试通常不是Clean OS下做测试,而兼容测试多是在Clean OS 的环境下做的。

我现在有个程序,发现在Window上运行很慢,怎么判别是程序存在问题还是软硬件系统存在问题?

答案:1)检查系统是否有中毒的特征
2)检查软件/硬件的配置是否符合软件的推荐标准;
3)确认当前的系统是否独立,即没有对外提供什么消耗CPU资源的服务;
4)如果是C/S 或者B/S结构的软件,需要检查是不是因为与服务器的连接有问题,或者访问有问题造成的;
5)在系统没有任何负载的情况下,查看性能监视器,确认应用程序对CPU/内存的访问情况

测试的策略有哪些?
黑盒/白盒、静态/动态、手工/自动、冒烟测试、回归测试、公测(Beta测试的策略)

正交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用最少的试验覆盖最多的操作,测试用例涉及很少,效率高,但很复杂;
对于基本的验证功能,以及二次集成引起的缺陷,一般都能找出来,但是更深的缺陷,更复杂的缺陷,还无能为力的;
具体的环境下,正交表一般很难做的。大多数,只在系统测试的时候使用此方法。

描述使用bugzila缺陷管理工具对软件缺陷(BUG)跟踪的管理流程?
答案:就是bugzila的状态转换图

你觉得bugzilla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1)界面不稳定
2)根据需要配置它的不同部分,过程很烦琐
3)流程控制上,安全性不好界定,很容易对他人的BUG进行误操作;
4)没有综合的评分指标,不好确认修复的优先级别。

描述测试用例的完整过程?

1)根据需求,得出测试需求
2)设计测试方案,评审测试方案
3)方案通过评审后,设计测试用例,再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

单元测试的策略有哪些

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同行评审、桌前检查、代码走查、代码评审、景泰数据流分析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1014063/article/details/10874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