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什么是分叉

【概念】

  分叉就是系统升级,就像苹果手机的iOS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一样。

苹果公司每次推出新的手机系统时,全球那么多苹果手机用户,虽然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更新到最新的系统,但依旧会有不少用户选择不更新。也就是说,面对新系统,用户之间也会产生分歧,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在比特币中提到的矿工,他们是维护整个区块链网络的人,是「节点」,就像拥有苹果手机的人。面对某个区块链系统的升级,当然也会出现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于是,分叉又可以分为「软分叉」和「硬分叉」。

软分叉仅仅是网络的升级更新,升级前的节点能很好地兼容升级后的节点,并不会产生一个新的数字货币。

硬分叉则不然,发生硬分叉后,升级前的节点无法兼容升级后的节点,原来的区块链将分成几条独立的链,也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数字货币。

【总结】

   究竟是软分叉,还是硬分叉,主要看升级前的节点能否兼容升级后的节点。如果能兼容,就是软分叉;不能兼容,就是硬分叉。

原来持有该币的人,在硬分叉后,理论上都拥有分叉后的每一种币。

【思考】

BTC为什么要分叉出BCH ?

比特币每10分钟左右更新一个区块,这个区块上记录了10分钟内发生的交易记录和见证数据。

但由于这个区块的最大容量只有1M大小,1M的区块每秒钟最多能容纳5-7笔交易,也就是说,这个1M区块大小决定了比特币目前可处理的交易上限是每秒5-7笔。

我们使用的信用卡,交易速度是每秒2000多笔交易;去年双十一,支付宝处理的交易,峰值时达到25.6万笔/秒。

所以,随着比特币的用户数和比特币区块链上的交易越来越多,1M区块大小成为了比特币发展的瓶颈。

这也是比特币网络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费用越来越高的原因。毕竟,在交易量太大的情况下,矿工会优先给费用高的交易打包完成交易确认,导致小额交易因支付费用低,确认的时间被大大拉长。

所以,为了比特币的长远发展,比特币扩容迫在眉睫。但是,那次的分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一部分人主张直接把比特币的区块大小从1M扩大到2MB、3MB……甚至根据需求不断扩大,就像一条公路太堵了,直接在路的两边进行道路拓宽。

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在比特币网络上增加另外一层网络,小额交易直接走新增的网络,只需要在比特币主网络最终确认即可。这就好比公路太堵,不去进行道路拓宽,而是直接在旁边修另外一条小路,让小型车辆直接走小路。

因为意见不合,去年8月1号,比特币发生了硬分叉,产生了2条链原链依旧维持1M的区块大小,还是称为BTC;经过升级的链,区块大小改为8M,称为BCH。

当然,分叉前拥有BTC的人,因为分叉,除了拥有原先数量的BTC外,又多了同等数量的BCH。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yf2017/article/details/10807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