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的瓶颈,感应不足,清扫一般,如何才能进化完全体?

扫地机器人的今天可以说是智能家居里面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和稳定的,市场的占有率也是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是标配一般的智能家居。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我们熟悉的居家伙伴。

家用机器人

家用机器人在智能服务机器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家用机器人又可以大致分为工具类机器人和教育娱乐机器人两大类,扫地机器人明显属于工具类家用机器人,而且也是智能移动机器人实用化发展的先行者。

在2002年,iRobot 发布了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扫地机器人Roomba,并开启了智能扫地机器人时代,第一代Roomba 400系列采用的随机碰撞式的清洁模式。而国内的先行者就是科沃斯,2006年的时候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地宝”。

组成部分

从组成部分上看,扫地机器人其实技术含量并不高。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清洁技术,一个则是对环境的侦测以及避障。清洁技术早在1991年就有了,通过在机器内部产生一个真空从而吸入外面的尘屑,这一点至今未变。

而对于周围环境的侦测和避障早在飞机、汽车领域就有应用,也没有那么新鲜。但如果把纯手动当做起点,全自动化当做终点的话,扫地机器人似乎卡在了四分之三的路程中,尴尬的是至今都没有走到终点。

尴尬的境地

用尴尬来形容现在扫地机器人的处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能扫一点儿灰,稍大的垃圾清除不了,污渍清除不了,使用时家中家具及布置还不能太复杂,经常卡住后死机。如果遇到拖拽的情况,它会带着拖拽的东西满屋跑,如果该东西带有颜色,那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要解决扫地机器人尴尬的局面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继续对体验和场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的体量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让扫地机器人不只是用来扫地,提升质的改变,进而改变现在扫地机器人的上不上和下不下的尴尬局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336281/article/details/1076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