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第三单元(9-12周)作业总结

0.前言 本次博客对java课程第三阶段作业进行总结汇报。
1.作业过程总结
  1)作业内容包括了继承,多态,以及接口的知识点。
  2)作业通过题目将继承多态完整结合了起来,之后再将接口的概念合理引入。
  3)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在面对要求时,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实现到代码中,经常出现思路明确但实践代码时无从下手,在这种矛盾下陷入死循环。除此之外,便是对课上涉及的其他内容一知半解,对代码的编写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解决方案便是通过网上自主学习。但诚然言之,目前尚未有明显成
  4)由于课程的安排,外加网课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环境限制,完成作业的时间集中在周末接近deadline,这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经验,代码的完成度不高,完成质量不高。
  5)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论的可行性在面对实际问题经常出现或大或小的出入,仅学习理论知识却不进行平时化的练习的结果就是一知半解,无法解决问题。
2.OO设计心得
1)关于接口,Java接口是一系列方法的声明,是一些方法特征的集合,一个接口只有方法的特征没有方法的实现,因此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类实现,而这些实现可以具有不同的行为(功能)。
2)单一职责原则很简明,就是指一个类的功能要单一,不能一下子包括很多功能,比卖你工作效率的降低。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项目中合理地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现实中都有相应的原理来与之对应,每种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也是设计模式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3)接口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类,只包含全局变量和公共的抽象方法,用以解决java无法实现多态继承的手段。设计模式包含六大原则,开闭原则,里氏代换原则,依赖倒转原则,接口隔离原则,迪米特法则,合成复用原则。
4)接口拥有方法和属性,但默认为抽象的,没有方法体,指定一个类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一个接口描述一种能力。
3.测试的理解与实践
1)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基本无法做到考虑所有情况,不然我们平时用的程序也不会有那么多bug了。因而,我们需要在编写完成后进行测试,对格式、边界等进行细化。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我们出现问题后我们需要做的事。出现问题后遍历自己的代码,对错误进行更正,并对这一错误吸取经验教训,想想自己在写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如果是对代码的熟悉程度不高就要加强练习与记忆,为将来代码的质量做好准备。更多时候出现的问题是逻辑问题,这是后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改代码,而是去举一反三,我之前的思路是是那么,如果运行下去会出现什么问题,我需要的解决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按照这种思路运行可以避免我的问题。代码的测试便是如此,一点一点夯实我们的编码,提高它的质量。
2)在eclipse工具下,利用junit功能可以对代码的模块与功能进行测试,可以进行单个测试,也可以进行批量测试。
4.课程收获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了OO需要开放而灵活的思维,以及坚实的知识基础,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会收到负面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的懈怠,代价便是面对课题是的手足无措,焦头烂额。踏踏实实略显无聊的学习,换来的是面对问题的自信与顺畅。
5.对课程的建议
1)第三阶段的难度希望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或者是凸显分级,由浅入深,仅能保证不打压学生积极性,又能保证知识的连贯性与实践性。
2)课程讲解希望更加实用化,与实例结合。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19201504ws/p/1281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