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计算机网络笔记

了解路由器 路由器是网络核心部分其特殊作用的部件
了解它的分组交换功能

了解电路交换概念
交换机承担电话机的全网交换任务
这个交换即转接,通信资源分配角度看,交换就是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电路交换分为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通过电路交换的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的通信线路利用率很低。

了解分组交换技术
了解它采用的存储转发技术
先在发送端划分报文,对每个数据段添加首部构成分组,发送
经交换机转发,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后还原报文

互联网核心部分由许多网络及连接它们的路由器组成,链路速率较快,而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连接。主机用来进行信息处理,路由器进行转发。

计算机网络 的性能指标7
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一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比特
速率”、“数据率”、“比特率bps”、"数据的传送速率"是同等概念。
单位:bit/s,kbit/s…相邻单位进制是1000(一千)。
带宽一词最初指的是电磁波频带的宽度,也就是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值。
时延 (delay 或 latency)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1) 发送时延
T1=数据帧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2) 传播时延
T2=信道长度(米) /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3)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4) 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时延:
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之和。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应该是层次式的。
OSI有七层结构;TCP/IP有四层结构。折中办法采用五层体系结构。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数据形态变化:
数据–>运输层报文-> IP数据报(分组)->数据链路层帧->比特流(光电信号)

发布了1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34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3750882/article/details/10548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