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启示及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

4月4日,据交通运输部消息,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县级市全部恢复了地面公交服务。此前,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41个城市也已全部恢复运营。

疫情的惨烈我们可以从人民日报每天发的地区人数图上看到,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接近120万人感染。此次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十几亿人被迫“禁足”,大多数行业的经济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影响。有权威数据显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中国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几万亿元人民币。

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对于未知疾病,尤其是病毒这种变幻莫测、行踪诡异的传染性疾病,我们依然能力有限。

一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我们存在不少的漏洞、短板和问题。建立和完善专业、及时、高效和透明的传染病信息上报通道;重视和大力支持流行病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尽快提高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事件的能力是疫情过后我们应该去努力的。

二是我们的科技依然不够发达。在这次疫情中,AI智能应用到了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疫苗研发等环节,大大提升了这些工作的效率,但是这些还不够,还不成熟,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资源投入。

三是我们还不够友善和包容。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无疆的大爱与无私的护佑相伴,也看到了恶意的诽谤与公然的歧视相交,也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对于医疗水平,科技水平我们可以通过资源的投入,达到不错的效果,而这些恶意的诽谤、公然的歧视相交、人性的弱点,却不是投入资源、努力就可以改善的。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的标志之一,在公共交通中承担的比例越来越大,责任亦越来越大。在疫情面前,城市轨道交通如何运营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现在的通过人工测温进入站内,显然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我们现在的技术及运营方式无法满足在此期间的高效安全运营。显然,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疫情需要做出相应的技术、运营方案,并不断升级完善,直到能够应对相应的突发状况。

我觉得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应该至少做到这些,才能实现对突发状况的应对。

1、智能的快速检测手段,能够实时、快速、准确检测到问题,并能引发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无论是车站入口,还是候车厅、亦或是车上,都需存在这样的设备。

2、多方面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上报、分发方式。在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识别到相关人员,并将问题信息、处理建议等相关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530834 查看本文章

3、和其他系统的关联,能够接入其他系统的数据,并处理。如乘客从地铁站出来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时,能将其相关信息传入,便于其他系统快速处理。

未来是美好的,现在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加油,中国。加油,世界。

本文同样会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敬请关注。

 

 

 

 

发布了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549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hn0123/article/details/10534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