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婚的一些思考

今天在学习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视频,讲得就是自己为何不想结婚。然后就在破站一系列的点开了很多个视频,主要是对婚姻的思考:为什么要结婚?

看完这么多视频,有一个比较总体的情绪我能感觉得到,当下30岁以下单身年轻人,也包括部分的情侣,其实是对婚姻存在忧虑的。有的恐婚、有的不想结婚、有的不相信爱情等等,从这些视频里面我感受到了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导致了婚姻对部分同胞们(包括我自己哈)造成如此巨大的压力,本应是爱情的前路美丽的晴天,怎么就变成了有点黑压压的乌云?

婚姻的作用是什么?先讲一个心理学实验: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对象是三岁的孩子,首先给他们一个好看好吃的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接下来五分钟你忍住不吃这个棉花糖,就会得到另外一颗。如果你吃了,就得不到了。实验中忍不住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接下来30年的人生中都因为贪图眼前的快感快乐而饱受挫折,生活艰难,而那些忍住短暂快感,眼光肠炎的孩子都生活的较为幸福美满。婚姻在各国的法典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需要法律来对美丽爱情而产生婚姻进行约束呢?我个人觉得原因在于人的本性。第一、人的本性是向己的,第二、大部分人无法抵御短期的快感带来的诱惑。在一个长期的关系中,人的内在和外在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寻求快感(不单只是刺激,泛指让自己觉得好的感觉)是人自我维持的必然行为,此时即时的短暂的快乐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诱惑力,比如购物就是一种极为典型即时快乐;人是需要感知世界的,感知自我存在的,人会自然的寻求新鲜感和刺激,来对平淡的生活进行调剂,这个时候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而婚姻就是对这种行为产生一个较为大的阻碍,用亲朋好友出席的婚礼,用民法典内的婚姻法来对两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让这种短暂快感带来的破灭被阻拦,让双方恢复理智。

那婚姻给我们造成的压力在哪里?这个就复杂多了,在此我只是讨论世俗一些的物质条件对人造成的压力,这也是最直接的压力之一。当今对于婚姻,人们想得最多的就是,房、车、婚礼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因为婚姻也代表着生活,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撑两个人的生活,很多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婚姻是无法存在的,所以有门当户对这一说,因为双方经济条件相差不大,对于生活的基本需求也相差不大的时候,就会同步双方的感受,较多生活细节带来的矛盾从根本上不会产生,从而维持生活的基本的稳定,如果感情和睦家庭就会美满幸福。已经恋爱却经济条件相差明显的,或者单身没有经济条件结婚的都会收到物质条件带来的压力,这个时候其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一方面这部分压力,会存在于大部分生活中,另一方面这确实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力之所及,就是爱之所及,无论是我们所爱之物,还是所爱之人,都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如果你不想有这个压力,也可去为你的爱之所物努力不是?

我们永远都在生活着,要让生活好好的,或者让他更好,就是我们内心诉求里最偏向的事情。愿大家都是为了让生活好好的去走入婚姻,走入家庭。

 

 

 

发布了8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65 · 访问量 27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y243772901/article/details/10480100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