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人的一些思考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些人成为了大牛人,而另外一些却是碌碌无为?

首先,从外界因素来说,我认为【一个人身边的人的水平决定了他的水平】。这句话其实是我一个朋友说的,我并不知道出处在哪里,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这句话分为下面两种情况:

(1).你处在的环境中,大家都比你强得多。于是你只有两种选择:

1.1.努力追赶上你身边的人

1.2.由于愚钝,你追赶不上你身边的人。于是只能离开这个环境,去到低一层的环境中去

(2).你比你处在环境中的人强很多。同样你有两种选择:

2.1.带领大家,使整体水平上升

2.2.离开这里,去一个更有挑战性更高的环境中去。

于是对于还没成为大牛人的我们,使我们快速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1.1了。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已无挑战性,很难再有上升的机会,那就申请调岗,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挤破头挤到更厉害的公司去吧。

第二点,是【10000小时法则】。这个法则简单的意思是说,你在某个领域投入10000小时,你就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我见过的牛人,通常都是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热情。热情就会在使他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的时间积累起来,就使他成为牛人。

当然,事情并非总是那样顺利的,否则牛人们就不会如此的稀有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但是找女朋友、结婚、生子、对家庭投入更多精力等生活压力会让我们分心。如果你是在一个处在上升阶段的小公司,繁忙和琐碎的工作会让你无暇充电、学习、看书。或者是你小有所成,得到上司的赏识,成为了一名一线管理者(小主管、team leader之类的),那么你会有更多的杂务,如不定时的会议、讨论、汇报等,你的时间会被打散得更加支离破碎。打个比方,完整连续的一个小时,你能看完一篇两万字的学术性文章。但是分散的四个十五分钟呢?我敢说肯定看不完。

但是时间总是挤出来的。有句话是【白天谋生存,晚上谋发展】,充分利用下班和休假的时间投入到你的领域中去,才是走向牛人之路。

第三点,【思考】。我最近时常觉得,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人的成就。同样是读这么多书,为什么有些孩子就能考得好成绩,有些孩子就考得很差?或者这样说,同样是讲述同样一个知识,为什么有些书使人收获知识,而有些书却会使人毫无收获?又或者是这样说,同一个领域,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些人干得非常出色,以至于成为领域的专家,而另一些人却最多只是成为了一颗螺丝钉?(注:我并非贬低螺丝钉的作用,只是认为螺丝钉跟牛人的作用相比还是有比较大区别的)

一本好的教科书,总是先从问题出发,引起读者思考。然后循序渐进,分析推理辩证,最后得到解决方法。而差的教科书,上来就讲结论、方法细节、定义,“仿佛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教科书只会引导人去死记硬背。

一个聪明的孩子,能对知识举一反三,注重分析和思考,使考试取得好成绩。而考得差的孩子,如果不是不喜欢读书,那就是只会死记硬背不会思考的孩子了。

学习知识前,应该先充分积累“疑惑感”,带着思考才能开展阅读。“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你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中国人做的教科书,很喜欢一开始就将所有知识结构、结论和要点列出来,让读书者省时间、读得爽。可是读完后就全忘了。因此这种不带启发式的模式,反而使人浪费了更多时间。

“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

而事情去到了工作上面,思考就更难了。有问题,我们才会想办法解决,但是在工作上面很多事情,我们却并不知道它是否是一个“问题”,于是习以为常,用固定的方法去处理了。而牛人们则会注意思考和总结工作中一些欠和谐的地方,将其改进和提升,最终会发展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指导思想或者方法论。能否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地方,能否对其进行深刻的思考,这就是大牛人们与我们的区别。

引用文章:

http://mindhacks.cn/2008/09/17/learning-habits-part3/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三):阅读方法----刘未鹏

猜你喜欢

转载自yanglefeng.iteye.com/blog/136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