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论

我们发现,平时人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出结论。毫无疑问,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用来指导实践的话,必然因思维方式的区别而导致对现实的指导作用的准确率。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劳动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世界。
石器敲开了文明的大门,火把照亮了文明的道路。

起源于自然界的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积极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在劳动中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并反作用于劳动,最终发展出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区分了开来。基于直觉的抽象——直观感性思维是我们“天生”就有的一种思维方式,特点是凭自己得直觉去得出一个结论,毫无疑问,这种方式的准确率是很低的,因为直观的准确率低,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准确率更高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机械论和形而上学

首先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再把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笛卡尔《谈谈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上寻找真理的方法》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数学这门学科是始终伴随我们的。直到大学,我们都能在很多学科中使用数学,这就是以数学实验为基础的还原论方法,通过数学去描述和解释世界,不断地分解问题去研究。这种方法令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强,我们甚至可以说,还原论方法在科学领域的运用带来了工业革命。

但这以数学实验为基础的还原论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孤立、片面、静止。我们立刻会发现,这和马哲里面的:全面、发展、联系是相对立的。

笛卡尔把自然界看成一个大机器,进而用来解释动物,提出了“动物是机器”这个影响深远的命题。这是明显很机械的思维方法,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分析。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导致了牛顿力学不得不为他的经典力学请来一位第一推动力,好让他描述的机械能够开始运行。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成为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他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他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恩格斯《反社林论》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
美国产业革命(19世纪50-60年代)
德国产业革命(19世纪70-80年代)
俄国产业革命(19世纪80年代末)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科学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

1.从孤立地研究自然界进入到了对自然界各个过程的联系的研究。

2.从静止地研究自然界的事实进入到了对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的研究。

3.从侧重力学为学术规范进入到发现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研究。

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指出太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天体系统(Solar System),并且星球不是坚实的结晶体,打破当时的普遍流行的静止的自然观。于是这一种发展的观点开始进入到自然科学中。紧接着,地质学家赖尔(1797-1875)剔除的地质渐变论、化学家维勒(1800-1882)人工合成了有机物、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原来孤立、互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

哲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揭示出世界的本来面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扬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法。令人类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这首先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告诉了我们事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的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的。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外篇·知北游》
我们运用到买房这个例子上面,我们分析买房,我们要全面地看到当前影响房子的各种情况,不能只看房子的其中几个片面因素。还要分析其未来的变化(发展):如本人是否会变动工作、将来买车的需求、将来结婚和养育下一代的需求、小区本身的变化等等。除了着眼于房子本身,还要看到与房子相联系的区位因素、教育、交通、生活配套。

如果我们看这个买房的例子,你会发现,在这里并没有作出一个价值判断,我们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正反,利弊,好坏”的结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庸俗辩证法的区别,我们分析事物的普遍规律,以此接近客观事实,但是具体到评价上,就需要具体考察事物方方面面的复杂性,找出其中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抓住主要矛盾,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与次要方面,做符合实际的判断,而不能一味拿抽象的道理不顾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直接去套一个生硬的价值判断。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所以,我们常常能感觉得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以一种冷静地姿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上,充分认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作出事实判断。长期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培养出来的是真正开眼看世界的年轻人,哪怕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冷酷的,黑暗的,也能沉静地面对、实事求是地判断。

结合我们的历史和马哲所揭示的世界本来面貌,我们可以说: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半个多世纪里实现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跨越,不仅和中国人民的勤劳、能吃苦、踏实、坚忍等宝贵的品质分不开,和政府强大的动员、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分不开,并且从最深刻的层次讲,还是因为我们在哲学教育上领先。能看清世界的一代人,和自以为看清了自己想象中的世界的一代人竞争,长远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认识指导行动,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上的高度可以指导中国未来成就的高度。

“不光是要学习马哲这种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把它用到实践中去”

【转载:】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u317/article/details/80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