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艾灸和针灸作为养生方法非常流行,确实有些人也使得身体状况有明显改善,但艾灸也是中医治疗的手段之一,既是中医治疗就必须由专业的人来操作,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虚实、寒热、阴阳、表里等辩证,还是不要随便进行,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同的治疗手段都有不同的适应症,要合理辩证选择治疗手段。《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明确指出病生于脉才适合使用艾炙或针刺,也就是病尚不久不深,尚未入脏腑。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还要辩明虚实阴阳。

如果辨证不明,艾灸有什么后果呢?例如《素问·腹中论篇》:“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瘖”即哑意,后果很严重。

到底哪些病证,哪些情况不可以做艾灸呢?

《素问·奇病论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气虚者不可艾灸。《素问·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藏气坏矣。”
阴阳俱盛的人不可艾灸。《素问·终始》:“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日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温病患者要注意。《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另外,艾灸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特殊部位:需要暴露在外边的部位最好是不要接受艾灸,像脸部啊,这些部位最好是不要;还有像一些皮薄的部位也是最好不要艾灸。
特殊时期:艾灸是使用艾条来熏来刺激穴道来激发经气,这样起到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身体状况。所以艾灸最好是不要在患者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当中进行,像酒醉、大汗淋漓等等情况的时候都是最好不要艾灸的,如果这个时候进行艾灸的话,甚至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得不偿失。
注意保暖:因为施灸的时候,一般是在身体处于暴露当中进行的,所以如果不能相对应进行保暖的话,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更是要特别的注意。
艾灸时间:像针灸和艾灸在进行这些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相对应的时间,不同的病症的相对应的施灸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像失眠症就是要在临睡之前进行施灸,而有些施灸是不能在空腹或者是刚刚吃完饭这种时候进行施灸的,不管是想进行艾灸的人或者是施灸的医生都是需要注意的。
中医养生,重点在“中医”,是专业的事情,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经常学习些中医知识,避免一些养生误区,适得其反,贻害身体。

发布了31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25 · 访问量 8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Nocky/article/details/990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