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自动化变量


      简单使用时目标和依赖文件都是一系例的文件,那么我们如何书写一个命令来完成从不同的依赖文件生成相应的目标?因为在每一次的对模式规则的解析时,都会是不同的目标和依赖文件。自动化变量就是完成这个功能的。


  • $@:表示规则中的目标文件集。在模式规则中,如果有多个目标,那么,"$@"就是匹配于目标中模式定义的集合。
  • $%:仅当目标是函数库文件中,表示规则中的目标成员名。例如,如果一个目标是"foo.a(bar.o)",那么,"$%"就是"bar.o","$@"就是"foo.a"。如果目标不是函数库文件(Unix 下是[.a],Windows 下是[.lib]),那么,其值为空。
  • $<:依赖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名字。如果依赖目标是以模式(即"%")定义的,那么"$<"将是符合模式的一系列的文件集。注意,其是一个一个取出来的。
  • $?:所有比目标新的依赖目标的集合。以空格分隔。
  • $^:所有的依赖目标的集合。以空格分隔。如果在依赖目标中有多个重复的,那个这个变量会去除重复的依赖目标,只保留一份。
  • $+:这个变量很像"$^",也是所有依赖目标的集合。只是它不去除重复的依赖目标。
  • $*:这个变量表示目标模式中"%"及其之前的部分。如果目标是"dir/a.foo.b",并且目标的模式是"a.%.b",那么,"$*"的值就是"dir/a.foo"。这个变量对于构造有关联的文件名是比较有较。如果目标中没有模式的定义,那么"$*"也就不能被推导出,但是,如果目标文件的后缀是make所识别的,那么"$*"就是除了后缀的那一部分。例如:如果目标是"foo.c",因为".c"是make所能识别的后缀名,所以,"$*"的值就是"foo"。这个特性是GNUmake的,很有可能不兼容于其它版本的 make,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是在隐含规则或是静态模式中。如果目标中的后缀是 make 所不能识别的,那么"$*"就是空值。
  • $(@D):表示 "$@"的 目录 部 分( 不 以斜 杠 作 为结 尾 ), 如 果"$@"值是"dir/foo.o",那么"$(@D)"就是"dir",而如果"$@"中没有包含斜杠的话,其值就是"."(当前目录)。
  • $(@F):表示"$@"的文件部分,如果"$@"值是"dir/foo.o",那么"$(@F)"就是"foo.o","$(@F)"相当于函数"$(notdir $@)"。
  • $(*D):和上面所述的同理,也是取文件的目录部分。对于上面的那个例子,"$(*D)"返回"dir"。
  • $(*F):和上面所述的同理,也是取文件的文件部分。对于上面的那个例子,"$(*F)"返回"foo"。
  • $(%D):表示了函数包文件成员的目录部分。这对于形同"archive(member)"形式的目标中的"member"中包含了不同的目录很有用。
  • $(%F):表示了函数包文件成员的文件部分。这对于形同"archive(member)"形式的目标中的"member"中包含了不同的目录很有用。
  • $(<D):表示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
  • $(<F):表示依赖文件的文件部分。
  • $(^D):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无相同的)
  • $(^F):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文件部分。(无相同的)
  • $(+D):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可以有相同的)
  • $(+F):所有依赖文件的文件部分。(可以有相同的)
  • $(?D):表示被更新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
  • $(?F):表示被更新的依赖文件的文件部分。

    最后,对于"$<",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最好给$后面的那个特定字符都加上圆括号,比如,"$(< )"就要比"$<"要好一些。

发布了14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60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aidu_33879812/article/details/10465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