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2)--- 因特网的发展阶段与组织

一、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的基础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为了打破这个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了现在因特网的雏形。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因而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间。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结束,因为它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但之后美国政府机构认识到,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随着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是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就这一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简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它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因此,ISP又长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得到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用户只需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二、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对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乏国际标准将会使技术的发展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往往会导致多种技术体质并存且互不兼容的状态,不仅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还会使开发人员带来不便。

       1992年由于因特网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因此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叫做因特网协会ISOC(Internet Society),以便对因特网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发展和使用。ISOC下面有一个技术组织叫做因特网体系结构协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负责管理因特网有关协议的开发。IAB下面又设两个工程部:

 

(1)、因特网工程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是由许多工作组WG(Working Group)组成的论坛(forum),具体工作由因特网工程指导小组IESG(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管理。这些工作组被划分为若干个领域,主要正对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化。

 

(2)、因特网研究部IRTF(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

       IRTF是由一些研究组RG(Research Group)组成的论坛,具体工作由因特网研究指导小组IRSG(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管理。IRTF主要是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一些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  计算机网络知识整理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ao_limon/article/details/8027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