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概念

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 或称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bit rate)

  • 单位时间(秒)传输信息(比特)量
  • 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 单位:b/s (bps) 、kb/s、Mb/s、Gb/s
  • k=10^3、M=10^6、G=10^9
  •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带宽(bandwidth)

  • 原本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赫兹(Hz)
  • 网络中带宽通常指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和上述速率相同

延时/时延(delay/latency)

如下图:

四种分组延迟

1.d_{proe}:结点处理延迟(nodal process delay)

  • 差错检测
  • 确定输出链路
  • 通常是小于毫秒级的(<msec)

2.d_{queue}:排队延迟(queueing delay)

  • 等待输出链路可用
  • 取决于路由器拥塞程度

3.d_{trans}:传输延迟(transmission delay)

  • L:分组长度
  • R:链路带宽
  • d_{trans}=L/R

4.d_{prop}: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

  • d:物理链路长度
  • s:信号传播速度(~2*10^8m/sec)
  • d_{prop}=d/s

总延时=四种延时相加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9323567 查看本文章

d_{nodal}=d_{proe}+d_{queue}+d_{trans}+d_{prop}

排队延迟

R:链路带宽      L:分组长度           a:平均分组到达速率

浏览强度(traffic Intensity)=La/R

  • La/R~0:平均排队延迟很小
  • La/R->1:平均排队延迟很大
  • La/R>1:超出服务能力,平均排队延迟无限大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延时*带宽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一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分组丢失(丢包)

  • 队列缓存容量有限
  • 分组到达已满队列将被丢弃(丢包)
  • 丢弃分组可能由前序结点或源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丢包率=丢包数/已发分组总数

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送数据速率(b/s)

  • 即时吞吐量:给定时刻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R_{S}<R_{C},取决于R_{C},即

瓶颈链路(bottleneck link)

端到端路径上,限制端到端吞吐量的链路

  

网络体系结构

从功能上描述来说,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是分层结构

  •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完成本层功能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层次及其关系的定义
  •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

优点:

  • 结构清晰,有利用复杂系统的部件及其关系
  • 模块化的分层易于更新、维护   Ps:任何一层服务的改变对其他层都不产生干扰
  • 有利于标准化

缺点:

分层过多,效率低下


  • 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协议是水平的
  • 任一层实体需要使用下层服务,遵循本层协议,实现本层功能,向上层提供服务,服务是垂直的
  • 下层协议的实现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 同系统的相邻层实体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通过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交换原语,制定请求的特定服务

OSI参考模型

  •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的分层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目的是支持异构网络系统互联互通,并成为异构网络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
  • 理解网络通信的最佳学习工具(理论很成功,市场很失败)

7层(功能),每层完成特定的网络功能

OSI参考模型解释通信过程

  •    对等层传输数据遵守对应的层协议,从主机A的应用层逐层向下,每层遵循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的协议,例如A主机的应用层遵循与B主机的应用层协议,依次类推
  • 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传输数据
  • 上面的四个层次称为端-端层

每一层都会加一个头,即不同层次对应的头部数据单元(物理层不加),传输到目的主机后对应进行解码

增加数据封装的目的

增加控制信息:构造数据单元(PDU)

控制信息主要包括:

地址(Address):标识发送端/接收端

差错检测编码(Error-detecting code):用于差错检测或纠正

协议控制(Protocol control):实现协议功能的附加信息,如:优先级(priority)、服务质量(QoS)、和安全控制等

物理层功能

接口特性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 接口是啥形状啊之类
  • 多大电频,多大电压
  • 哪个引脚接地,哪个引脚干什么功能
  • 通信过程什么样的

比特编码

数据率

比特同步                 eg:时钟同步

传输模式

  • 单工(Simplex):单向传输
  • 半双工(half-duplex):半双向,发的时候不能收,收的时候不能收
  • 双工(full-duplex):同时收发

                               本人的物理层详解

数据链路层功能

  •  负责结点--结点(note-to-note)数据传输
  • 组帧(Framing):加头(一般地址)加尾(一般差错控制)
  • 物理寻址(Physical addressing)

                    在帧头中增加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的物理地址标识数据帧的发送端和/或接收端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避免淹没接收端

  •  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

                 检测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避免重复帧

  • 访问(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

                  在任一给定时刻决定哪个设备拥有链路(物理介质)控制使用权

网络层

  • 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packet)交付
  • 逻辑寻址(Logical addressing)

            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IP地址

  • 路由(Routing)

             路由(或网关)互连网络,并有路由分组至最终的目的主机

             路径选择

  • 分组转发

SD分别代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逻辑地址

数字代表物理地址,每转发一次,由网络层产生的逻辑地址不变,而物理链接层的物理地址每经过一个结点便会改变

端到端层

传输层

负责源-目的(端到端)(进程间)完整报文传输

  • 报文分段和重组
  • SAP寻址

           确保将完整报文提交给正确进程,在Internet网络中即端口号

      其中XY分别对应源主机的SAP地址(源主机端口号),目标主机SAP地址(目标主机端口号)

  • 连接控制,端到端的逻辑连击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会话层

  • 对话控制(dialog control)

            建立、维护

  • 同步(synchronization)

最薄的一层(功能最少,实际网络结构中并不存在)

表示层

处理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法与语义(Syntax semantics)问题

  • 数据表示转化

        转换为主机独立的编码

  • 加密解密
  • 压缩/解压缩

一般不存在,功能被兼并到了应用层

应用层

  • 支持用户通过用户袋里(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 典型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Web(HTTP)

……

 

 

TCP/IP参考模型

5层参考模型

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

和OSI参考模型类似

应用层将报文传输给传输层,M代表报文,在传输层构造段加上段头Ht,再传输给网络层,加上网络头Hn,又称为数据报(datagram),再进一步交给链路层,加头加尾,形成帧,帧转换为物理层的二进制,在线路中传输

打卡2019-9-9 ,本文仅限本人学习笔记,侵删!!!

发布了4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 · 访问量 336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eroooooo/article/details/1006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