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端技术到体验科技

什么是前端技术

第一次接触前端开发是 2002 年大学期间,转眼 15 年多。这些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前端技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前端技术的定义非常清晰,就是浏览器端的 HTML、CSS、JS 技术。我们用这些技术做出各种各样的页面,我们是离用户最近的程序员。

记得 2009 年开始接触 Node,很快前端技术开始爆炸性增长。最开始的变化,是前端压缩工具从基于 Java 的 YUI Compressor 开始切换到基于 Node 实现的 UglifyJS 等工具。除了前端工具上的一路狂奔,在服务端领域也出现了 Express 等框架,前端开始通过 Node 完成服务端模板甚至整个 MVC 层的开发。在蚂蚁金服,服务端层我们更多把 Node 定位为 BFF 层实现,BFF 是 Backend For Frontend 的缩写,翻译成用户体验适配层。
BFF 模式下,整体分工很清晰,后端通过 Java 等语言负责服务实现,理想情况下给前端提供的是基于领域模型的 RPC 接口,前端则在 BFF 层直接调用服务端 RPC 接口拿到数据,按需加工消费数据,并实现人机交互。基于 BFF 模式的研发,很适合拥有前端技术背景的全栈型工程师。这种模式的好处很明显,后端可以专注于业务领域,更多从领域模型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页面视角的数据则交给前端型全栈工程师去搞定。 领域模型与页面数据是两种思维模式,通过 BFF 可以很好地解耦开,让彼此更专业高效。

除了服务端的渗透,从 2013 年开始,阿里开始无线 ALL IN 战略,这对前端影响非常大。有相当多的前端开始转型为 iOS 工程师(转型为 Android 的比较少,有部分 Java 工程师转型成了 Android 开发),没有转型的,也开始大量投入到 Mobile Web 开发。这个大背景下,前端与客户端技术开始互相融合,特别是在容器层。从 2015 年开始,物联网 IoT 逐步兴起,前端开始涉足 IoT 设备上的应用研发。端的本质是 devices,台式机、手机、IoT 设备都是一台台 devices,很多会直接被用户使用,有用户使用的 devices,就会有人机交互需求,就会有前端的工作价值。 前端是离用户最近的工程师,这个定位一直没变。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移动端的架构里,这几年也出现了基于 RPC 接口 + 网关 + BFF 的架构体系,在研发效率、网络性能等方面均有优势。随着 IoT 应用的涌现与复杂化,我相信最终也会出现 BFF 架构。BFF 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架构,从社会分工角度讲, BFF 更是一种多元价值导向的分层架构,每一层都有不错的空间去施展,不仅能发挥工业社会双手的作用,还能使用上双手上面的脑袋。齿轮不再是被动跟着转,而是开始拥有自驱的转动力。同一时期,业界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职业融合。比如 DevOps 倡导开发也懂运维,不少大公司在推行开发也懂测试,测试则转型为更专业的质量工具部门,还有前端也懂设计的 DesignOps 的出现等等。 各种全栈概念的涌现,都是在重新探索更合理的分层协作模式。纷纷扰扰,成败如风。
补充一个说明,当年提出的前后端分离,并不准确,这些年一直努力纠正为前后端分层的理念。专业的分工协同对效能的提升很关键。 全栈的含义是指分层演化后,每一层的技术栈要求,是每一层横向技能的全,而不是纵向跨层的通(纵向跨多层都能通的人才非常少,就如当今社会已经非常难诞生博物学家了)。不断探索更好的分层协作是有意思的,这就如人类家庭里夫妻的关系一样,男权、女权都不可取,社会的演化最终会视人为人,每个个体平等、自由,社会会以一种必然的不可阻挡的形态往前演进。
回到前端发展历史,前面说了这么多,只说了一件事,前后端分层协作的各种模式。 协作的边界是数据,后端提供数据服务接口,前端消费数据实现人机交互。不同模式下,BaaS(Backend as a Service)的含义各有不同。在 BFF 模式下,由于 BFF 层的运维部署需要,前端还需负责 BFF 层的 PaaS 平台建设。不同模式下的工程体系各有不同, 工程的本质是让一群人做好一堆事,涉及代码规范、协作流程、运维部署、性能与安全等很多领域,这里不再一一展开。
服务端 Node 与各种终端的涌现,让前端进入了大前端范畴,这时候的前端,已远远不只是浏览器端的页面实现技术,而 是后端服务与人机界面的连接器

什么是体验科技

我属于无线 ALL IN 战略中,选择留下来继续做 PC Web 的前端。虽然公司重点转向无线,但 PC 业务一直没停。随着近几年整个阿里集团“大中台、小前台”的策略,越来越多的企业级中后台产品处于兵荒马乱阶段,设计师非常缺失,随手一抓,都是大量体验比较糟心的产品。这过程中,越来越感觉什么地方有问题,一定在某些点上我们没做好。当时没多想,就想着既然缺设计师,我们就尝试去招聘。于是体验技术部开始拥有了设计师,非常艰辛的起步,非常感激的是, 虽然艰辛,但找到了一些与我一样坚信中后台产品价值的设计师。一旦有了设计师,整个中后台产品的用户体验,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设计团队的融入,日常的各种碰撞交流,让我的思维发生了很大变化。前端技术再牛,都很难直接解决产品层的用户体验。对中后台产品来说,设计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于让产品的颜值提升,设计的更多更多价值,在于深入到产品的业务逻辑里去,去帮助业务梳理产品信息架构与任务流程。 用户体验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事,需要各种专业人士在同一个产品上聚焦发力,一起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升产品体验。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很痛苦,很多中后台产品都是非常垂直领域的业务产品,中间件、ECS、ODPS 等一堆堆专业术语让设计师们痛苦不堪,幸运的是,我们扛了过来。
接下来的故事,在今天各个讲师的分享里,不少都有提及。整个团队的重心,开始非常清晰地往几个方向发展:
  • TWA 方向:这是比 BFF 更大的概念,上午不四的分享里有详细阐述,可参考 知乎专栏文章 。TWA 是 Techless Web App 的缩写,是一种技术理念,希望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可以不用再关注流程、构建、环境、部署等各种事,希望能做到技术无感化(Techless),让每一位开发着能安安静静的快乐编码。
  • UI 智能化方向:Ant Design 是一个设计体系,antd 是 Ant Design 的 React 实现。这几年 antd 的发展,不仅让前端编码更快更爽了,同时让一个历史悠久但生生不息的领域重燃希望:是否存在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可视化搭建的可能?这个领域,这一两年在阿里内部非常火,各种搭建产品层出不穷,目前都还处于比较垂直的领域,泛化到行业级通用的产品还没怎么出现。我们也开始尝试,而且我们相信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能折腾出点什么,正在努力中,或许在下次 SEE Conf 大会中会展示给大家。
  • 数据可视化方向:下午绝云和御术的分享,相信大家对 G2 和 AntV 已经有了一个整体了解。可视化方向我们是从 2014 年开始正式投入人员去做,最开始的想法来自科幻片,大家如果喜欢看科幻片的话,会留意到各种人机交互界面都是各种可视化效果了,很少很少有传统网页。可视化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领域,我们小学时学会的乘法竖式,就是一种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记忆成本,同时提升计算速度。
  • 图形互动化方向: 上午好修和景夫有分享,这一块才开始一年多,是我们非常笃定的一个方向。很多小孩,对书本都比较抗拒,但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蚂蚁森林让大家从表单形式的公益,变成了互动游戏型的公益。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形式,会是有互动交互的图形界面。应用的泛互动化,是一个很大趋势。支付宝是个生活服务平台,各种生活服务的互动有趣化,一定是更有吸引力的。
看更远的未来,我相信对体验科技来说, 自然化和虚拟化会是两个大趋势
我现在在分享这个 PPT,要翻页时,需要点击键盘按钮,为什么电脑不能直接理解我的意图而自动翻页呢?比如我只要头往下示意一下,就能自然而然翻到下一页。我们现在很多行为,跳脱出来看,能发现很多很多不自然。天猫精灵等各种智能音箱,真正去用时,离自然交互还有比较远的距离。Ant Design 设计价值观里,最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价值观,一切才刚刚开始探索。
再说虚拟化。虚拟化不仅仅指 AR、VR 等技术,看过黑客帝国、西部世界等科幻片的,会对虚拟化有更多体感。如果以后每个小孩出生时,就会被植入一个能五感俱全的芯片,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机交互会是怎么样的。太多可能性与挑战在等着我们。
这一切都是体验科技, 是技术与设计的融合,是服务与用户连接,是下图中的一个公式
体验科技是 UX = f(services) 这个公式,能将各种各种的 services(后端服务) 通过技术与设计的融合,转变成体验一流的用户产品。这个公式的一个实现,就是蚂蚁体验云。蚂蚁体验云的初心,是希望能帮助有梦想的你,将一个个优秀的想法,通过体验云实现成一个个终端产品。
体验云才刚刚起步,目前已在内部服务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快速孵化出了云凤蝶、语雀、小钱袋等创新产品。虽然还很不完善,但我们希望能尽快与用户一起成长。很多激动人心的事正在发生,通过体验科技的开放,我们希望着能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

转自阿里大牛前端玉伯
附 SEE Conf 演讲视频: 优酷地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ohanzuofengzhou/article/details/7938827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