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考研及对大学四年的总结

    黎明时分,我躺在华科校园内宾馆的床上,伴随着一丝鼻塞(有些感冒)难以再次入睡,窗外还能依稀听到几声鸟鸣,很少在这个时间听到鸟叫的我,突然觉得这个声音竟有些悦耳......

    现在想想将要逝去的大学岁月,能够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的场景并不多,但此刻我还是想去重温一下那些曾经的美好瞬间。还记得2012年9月,母亲送我去理工大学报到,我俩做了14个小时左右的火车,刚落地,瞬间就感觉到了比家乡冷得多的太原的秋天。于是,“冷”就成为了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接下来就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军训了,当时的两个教官,对我们并不严格,每天的训练量也不大,但我们依然觉得每天都很累。那时候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听到休息的命令后,三五个、七八个人凑成一堆,或做做游戏,或侃天侃地,再或者聊聊旁边的那个妹子比较好看。这是大学给我的第二个印象——闲。说完了军训,就轮到了大一新生的另一项必修课——早操了。大学之前的体操一般都是在课间休息时开展,叫做课间操,可对于大一新生,课间操变成了早操,每天早起,顶着昏沉沉的脑袋去做早操,等到上课时,上眼皮和下眼皮经常都在打架,这是大学给我的第三个印象——困。上面的三点完了之后,就是流水账式的大学课程了,大学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也就少了一种很重要的关系——同桌。然而我们却多了一种比同桌更加牢靠的关系——室友,有了室友,你可以在到达教室前让他帮忙占个座,你可以在不想听课时对他说“我先睡会儿,老师来了叫我”,还可以在不想出去吃饭时让他帮忙带个饭。室友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有了室友,稍显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就开始慢慢变得美好了,这是大学给我的第四个印象——暖。没课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大学里另一项重要的课程——打游戏,打了几年游戏,最后发现自己成功的从一个小菜鸟进化成为了菜鸡,因为打游戏,我们拥有过很多一起开黑时的欢乐时光,但同时也错过了大好的学习时光,这是大学给我的第五个印象——玩。由于平时都没怎么学习,临近考试时就必须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了。也许许多年后我的脑海了依然会有这样一幅画面——图书馆一楼的大厅里,到处都站满了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东西(小纸条、小册子或者资料书),念念有词,有时坐在墙边的“凳子”上,更多的时候是在那里走来走去,这是大学给我的第六个印象——慌。

    当然,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印象,就是大多数时候的不知道干什么,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迷茫。(第七印象)

    时间就在这些印象里滴答滴答地向前走着,转眼就到了大三。这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选择读研还是工作。由于开始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所以我选择了后者。但人算不如天算,大三上学期,我终于使自己的大学圆满了,而且是“双喜临门”,一下子挂了两科。挂科以后,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我想了很多问题,会不会影响以后找工作、会不会影响考研,但从来没对别人提起过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如同大山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过完年,来到学校,看到身边的同学已经开始准备复习考研了,我也跟风地买了考研的数学和英语资料,但依旧迷茫地不知路在何方。2015年上半年,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上课和考试上面,只是偶尔会拿出数学复习全书翻上几页或是做上一两篇英语阅读。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我考研复习花的时间没有别人多,考试成绩也没有别人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挂科了。真正下定决心来考研是我听到华科也有水利工程专业,并且分数不是太高。就这样,我就一只脚踏进了考研的大门。经过暑假的准备、复习的焦虑,考试的煎熬,终于到了2016年的春节。本来对过线不作任何希望的我,尽然意外地过了初试线,于是一切就像一场梦一般,我来到了华科水电学院的复试。复试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我们正在三峡实习的时候收到了要去复试的通知,但是成绩单之类的资料还留在太原,于是又去找学院的老师进行协调,找同学直接把资料寄到华科。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是笔试加面试的环节了,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公布名单之后,最后我以学硕的最后一名擦线过关。

    研究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at_41923629/article/details/8010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