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抢双黄连的反思:关键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共克时艰,迎接春天

作者 | 米饭(少年商学院副主编)
来源 | 少年商学院(youthmba)

前天晚上,某央媒发表报道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双黄连”火遍了社交网络。

(微博热搜第一)

一夜之间,全网双黄连售罄,连给鸡喝的双黄连都已经被人买到下架,甚至连双黄莲蓉月饼都卖完了,虽然这俩压根不是一个东西。

线上买不到,许多市民不顾交叉感染的危险,连夜出门到药店抢购,在零下的寒夜里,每个药店门前都是在排队等待的市民。

(深夜到药店排队买双黄连的市民)

但消息来得快,打脸也打得快。

有媒体连夜采访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对方表示:

双黄连有抑制作用是初期发现,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实验。抑制病毒的说法不能太拔高,科学的事情我们不想说得太过。

至此,一场闹剧暂告一段落。但这背后折射出的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深思。

1

不仅要问“为什么”,更要问“是什么”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各大主流媒体和科普平台就发文提醒大家: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目前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不要抢购和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李兰娟院士也早就提醒过大众:没病不要乱吃药

这其中,就包括一开始发布消息的某央媒。从各平台反应速度来看,可以看出,如果想要验证这个消息的真伪并非一件难事。

要知道,药物被论证有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经过四个步骤:动物实验、一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实验。

而根据上海药物所的回应,目前才处于临床实验的开始阶段。根据媒体报道:

1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开展了双黄连口服液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2019新冠状病毒的功能。

但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用医学科工作者“疫苗与科学”陶黎纳的话说:我相信,细胞水平上,醋也很可能抗病毒,但醋并不能预防新冠病毒

如果你再花几分钟时间搜索“上海药物所”,就会发现更多的争议:

2003年,它就曾称中药制剂“洁尔阴”可以抗SARS,同样也仅仅只是做了一个细胞水平测试,同样没有人体实验;
去年年底,它声称研发出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品,但后因遭到质疑药品未能上市;
去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也曾实名举报其研究所新药论文造假

可以说,不管是新闻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如果我们可以多花几分钟的时间多做检索、多做确认、多点质疑,就不会出现这次的排队抢购现象。

实际上,自疫情发生以来,更多比“双黄连”还要荒谬的谣言也层出不穷,比如:

小磨香油滴在鼻孔,可以阻断一切的流感和瘟疫传染;
吃香蕉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蒜咬碎后嘴里含一会儿,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
维C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后都被辟谣是伪科学、谣言。它们都在提醒我们,谣言止于智者,越是关键时刻,越应该保持冷静。

2

大众的恐慌,需要一支“安慰剂”

除了不谨慎和无知,可能促使许多人去抢双黄连的原因更多是恐慌。毕竟,从年三十开始,疫情的发展程度远远超乎大众的预期。

我们看到武汉一线的医生们,不仅要自制口罩,还要用垃圾袋弄成防护衣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上病房了。

(戴着自制口罩的医生)

当大众看到,连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们都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时,身为普通人也会更加担忧,为了自身的安全进行囤货——所以我们开始囤口罩、囤酒精。

但现在口罩、酒精也买不到了,突然出现一则消息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相当于是给很多没有出路的人看到了一线生机。

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心里没有过疑惑,但在这样的时刻,恐慌的情绪淹没了理性的思考。

毕竟,人类对于恐慌,最需要的不是药,而是安慰剂,一剂强心针

就好比年轻人总笑老人们会相信并购买脑白金之类的保健产品,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老人而言,保健品效果如何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通过保健品获得了一种心理安慰。

这和众人疯抢双黄连是一个道理。

在凤凰网对此次事件的点评中,也认为这是一次有意释放的假信号:

就像每年双11很多人抢了几年才能用光的物资那样,背后是人性隐藏的抢购欲。
因此,我们也要创造出来一种物资,让不明真相的百姓去采购,他们在抢购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会大幅降低他们继续抢购囤积的欲望。
这就使得每一瓶双黄连被抢购的背后,是一幅医用口罩能够被节约下,成为武器用于武汉的一线战场。
所以呢,双黄连治的不是疫病,而是心病。

3

信息的不透明,让我们容易信以为真

而这一次的谣言能够被大范围地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的影响力。最初发出消息的几家媒体,都在国内颇有话语权。

这意味这什么?

虽然现在都说,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从多种途径、渠道去获取信息。

但事实是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很难通过自身探索去了解外部真实世界,因此我们往往是通过媒体去获取信息,从而构造出一个我们所认为的世界。

所以你会发现,每个人小到对一个问题、一个事件,大到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是非常不同的,这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接触到的媒介。

可以说,对普通大众来说,媒介与媒体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而我们又会对这个世界做出什么反应。

因此在很多谣言的传播上,很多媒体、平台难辞其咎,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2016年,斯坦福大学针对7,804位的学生的网络阅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指出,有高达82%的学生并不清楚广告与一般的新闻有何不同。

许多学生仅根据一则新闻所包含的细节是否深入,或是搭配的照片来进行判断,而不是把新闻来源的可信度作为依据。

为何人会轻信一些未经查证的信息,做出草率的判断呢?

1、大脑本来就容易陷入陷阱

首先,人脑认知的模式,本来就容易落入陷阱,让假新闻有机可乘。

人有情绪和不理性的一面,尤其是倾向相信熟悉的事物。所以,网址、版面、文风等形式都极像新闻或权威研究来源,或刻意引用具权威性消息来源的文章,都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更重要的是,网络上的资讯来源众多、内容也五花八门。阅历有限的孩子们,更倾向相信外表看起来熟悉的消息。

2、容易相信简洁的信息

多项研究都表明,如果一条谣言十分简单浅显,就会轻易遮掩其荒谬之处,看起来高度可信。这涉及"认知流畅度"(cognitivefluency)这一概念,即接受信息的难易程度。

比如当我们用简单浅显的文字,去写一篇高深的文章时,读者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出于同样原因,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熟悉的人(例如,经常上电视的人),即便该人对于正在谈论的问题明显知之甚少。

3、越多人点赞,越容易让人相信是真

扎利亚·戈维特(Zaria Gorvett)在一篇关于"群体极端化(group polarisation)"的文章中写道,人们的头脑总是受到周围群体——无论真实还是虚拟群体的影响而出现意见趋同现象。

人常有从众的心理,有几项研究都表明,人们会因有多少人点赞、转发来判断一则消息是否可信。

4

对假新闻说不,在生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前段时间全球知名通讯软件line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1000名受访者中,有46%人过去半年曾经收到、看到网络可疑信息。

但只有33%会查证,而主动进行查证者最后仅25%会转发查证后的正确信息。

BBC认为“假新闻”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假新闻让人们不知道该相信谁,如果我们被错误信息引导了,又该如何正确认识身处的这个世界呢?它让人弄混淆真假,然后开始对所有新的消息源产生不信任。”

所以破除谣言,最重要的是培养自我的批判性思维

具有这种思维,在听到或看到任何一个带有观点的评论,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听信而是谨慎求证,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

2020年,我们共克时艰,春天终将到来

几乎没有人可以想到,自己的鼠年假期,会是自己长大离家后,与家人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有人调侃说:“先别和父母吵架,因为吵完了你也无法离家出走(哈哈哈哈……)。”也有人打趣道:“我躺着的时候,家人叫我运动运动,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刷手机的时候,家人叫我早点去休息,再刷眼睛都瞎了;我吃饭的时候,家人叫我少吃点,再吃都快胖成猪了……”

父母嘴里唠叨着我们,话中带着对我们所谓的满满的嫌弃,其实心里却是无比的幸福,因为武汉疫情的缘故,他们又有了和我们长时间相处和逗趣的时间,这也算是大难面前让人们觉得欣慰的事情了吧!我们做子女的,虽然面对父母的唠叨和嫌弃,表面上也是满满的抱怨和无奈,但因为他们,我们的日常起居才变得如此条条有理、毫无忧愁,想想我们一人在外打拼的时候,打开出租房门,面对我们的是冷清的墙壁和乱糟糟的衣物零食袋堆积,冰箱里没有做好的饭菜,饭桌上空空如也,我们都会在无形中感受到家庭和亲情带给我们满满的温暖和安全感。

发布了258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34 · 访问量 4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oggieCDA/article/details/10417024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