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程序员都说 35 岁职业危机,那么为什么做开发的 35 岁程序员不转做测试呢?

转测试也没用,比起开发,测试更加劳动密集型。

我国互联网码农为什么会有35岁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互联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这就意味着你从22岁开始做到35岁这13年经验是没有用的。35岁的你写的代码,肯定比22岁更健壮,更容易维护,测试更规范。但是中国需要这么高质量的代码吗?显然不需要。所以你的经验是浪费的。这就是为什么35岁的人有危机。因为你的能力上去了,但是相应的工作并不存在,那你的性价比不久下降了吗?

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确是在扩张没错。但是扩张的是什么呢?AT的确是需要富有经验的工程师的,但是在AT诞生之后互联网行业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几十倍了,AT有变多100个吗?并没有,扩张的只是些垃圾公司。每个程序员再从22岁做到35岁的时候,能力都上来了,但是AT的坑就那么多,怎么办?

程序员35岁在统计意义上是否有经济危机,跟自身的努力是没有关系的,跟中国有多少应届生不能做的职业有关系。

有些人说你努力一下就可以,这其实是在混淆视听。你当然总是可以通过打败别人来得到提高,但是你同时也拉了一个人下去,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任何变化,反正你和他都是人,是谁上来都可以。养蛊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好了,说到solution。作为一个热爱编程的程序员,国家不需要你,你能通过做自己热爱的编程改变国家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市场一共就那么大,你做什么自己热爱的编程都不可能改变市场的,出国吧(逃


年前,北京最好的几个朋友聚会,都是做it的。

一个33岁,著名互联网公司前端团队的team leader。

一个34岁,著名电子商务公司部门经理。

一个38岁,某著名在线教育互联网公司测试经理。

我42岁,外企技术专家。

按照it圈的标准,大家都不年轻了,所以中年危机是每次聚会必然涉及的话题,这次也不意外。

而且,对比起来,我还发现,时间越靠后,大家对能否度过中年危机越悲观。

早前的时候,稍年轻的时候,大家还会指点江山,觉得靠着持续学习,以及积累的技术,可以“硬气”的度过中年危机。

或者,走上管理岗,靠着所谓的软实力,“曲线”度过中年危机。

但真着一天到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预案”,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我安慰。

33岁的朋友,在著名互联网公司做前端团队的技术leader,技术很好,绩效也一流。按照2019的绩效,年终奖为12个月工资。

所以,从现在看,可以说一时风头无二。

但他的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不人道的工作强度,每周6天,几乎每天都要干到11点。

按照这个强度,可以非常肯定的预测,他必然只有两个结局,要么身体垮了,要么被淘汰。

很简单,他是人,就不可能永远生猛。

我看到有些答案里提到,年纪大了,可以不在技术一线,做架构师。

对不起,在这个公司里,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不是只对程序员制定的,是对所有的人,包括测试、项目经理、架构师。

所以,只要这个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在,每个人不被淘汰的必要条件,就必须健康,生猛。

但显然,人不可能长久的拥有它,被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34岁,在某著名电子商务公司做部门经理就原来也是做开发的,是典型的“学而优则仕”。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做技术的转向管理岗,等于“上岸”,从而成功的避开中年危机。

这也是典型的一厢情愿。

走上管理岗,相对于做技术,只部分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被技术更新逼的太急,但前面提到的高强度劳动并没有解决。

996并不只对技术人员成立,中基层领导甚至更甚。

但与做技术相比,做管理还有巨大的副作用,首先就是政治。

自我这个34岁的朋友为例,他原来依靠的上司因为政治斗争失败,人离职,大部门裁撤,朋友所在的小部门被并入另一个部门,迅速边缘化。

按照以往的惯例,被并入的部门,最终都会被“消化”掉。

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不过换一个方向,换一个领导,但原来的管理层就没有出路了,离职是定例,目前还没看到意外。

非常容易理解,管理岗一个萝卜一个坑,团队不在了,要领导干什么,显然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还有,技术转管理是个单行道,走上了就转不回来。

it技术一日千里,在岗的人尚要持续学习,离岗的人,时间稍久等于自废武功。

所以,我这个34做管理的朋友,目前非常焦虑,就像一个等待判决的囚犯一样。

其实,在企业里做中基层领导,所谓的软实力,所谓的人脉,非常虚无缥缈,更多不过是“公司有名,我无名。”

公司垮了,组织调整了,失了位的管理者,相比于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还有就是那个做测试的38岁朋友。

从他身上可以澄清几个问题,一个是测试并非没有技术含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一个优秀的开发,并不天然就是一个优秀的测试,这在逻辑上没有任何成立之处。

所以,以开发的背景,去谋一个测试职位,可不是什么“降维打击”,完全是臆测。别说高级测试,初级测试也不一定有机会。

另一方面,我这个38岁的测试朋友,也受年龄、健康、精力、高强度的劳动所困,感觉难以坚持。

事实上,他就是他所在部门年龄最大的人。而且,因为是团队负责人,也负责招聘。虽然他年龄不小了,但却明确的说超过35岁的不考虑。

原因很简单,工作强度大,人年龄大了,精力不济,又有家庭牵绊,真不合适。

而4个人中,目前看,也就是42岁,在外企的我,隐隐约约算度过了中年危机。

我入行20年,在这个公司服务了10年,有一定的积累,目前负担也不重。

而且,因为是外企,工作强度合理,所以没有健康和精力的挑战。

目测下,按照事业部业务的趋势,再坚持5年问题不大。到时候,真被裁员了,还有一笔补偿。

而那时,我社保也缴纳了25年,孩子上了大学,负担卸下来,欲望也不大。

人生真的也算“平安降落”了。

但这一切,我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吗?

没有,我只是幸运而已。

中年危机的本质在于衰老,而这对人生来说,是无可避免的。

也许,对个体来说,或者是“努力”,或者是机缘巧合,他能够躲过命运的锤击。但对整个社会,对大部分人来说,它又是无可避免的。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所谓的“努力”更应该称为挣扎,而真正的希望是未来整个社会的劳动环境变得温和。

只有那一天,中年危机,作为一个现象,才有可能从总体上得到根本缓解。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ratels/p/1232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