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原理与框架设计

Dubbo是常用的开源服务治理型RPC框架,在之前osgi框架下不同bundle之间的方法调用时用到过。其工作原理和框架设计值得开源技术爱好者学习和研究。

一、Dubbo的工作原理

dubbo-architucture


调用关系说明
  1. 服务容器负责启动,加载,运行服务提供者。
  2. 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3. 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4. 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数据给消费者。
  5. 服务消费者,从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调用。
  6. 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二、Dubbo的框架分层

/dev-guide/images/dubbo-framework.jpg

图例说明:

  • 图中左边淡蓝背景的为服务消费方使用的接口,右边淡绿色背景的为服务提供方使用的接口,位于中轴线上的为双方都用到的接口。
  • 图中从下至上分为十层,各层均为单向依赖,右边的黑色箭头代表层之间的依赖关系,每一层都可以剥离上层被复用,其中,Service 和 Config 层为 API,其它各层均为 SPI。
  • 图中绿色小块的为扩展接口,蓝色小块为实现类,图中只显示用于关联各层的实现类。
  • 图中蓝色虚线为初始化过程,即启动时组装链,红色实线为方法调用过程,即运行时调时链,紫色三角箭头为继承,可以把子类看作父类的同一个节点,线上的文字为调用的方法。

各层说明

  • config 配置层:对外配置接口,以 ServiceConfigReferenceConfig 为中心,可以直接初始化配置类,也可以通过 spring 解析配置生成配置类
  • proxy 服务代理层:服务接口透明代理,生成服务的客户端 Stub 和服务器端 Skeleton, 以 ServiceProxy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xyFactory
  • registry 注册中心层:封装服务地址的注册与发现,以服务 URL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RegistryFactoryRegistryRegistryService
  • cluster 路由层:封装多个提供者的路由及负载均衡,并桥接注册中心,以 Invoker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lusterDirectoryRouterLoadBalance
  • monitor 监控层:RPC 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监控,以 Statistics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MonitorFactoryMonitorMonitorService
  • protocol 远程调用层:封装 RPC 调用,以 InvocationResult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tocolInvokerExporter
  • exchange 信息交换层:封装请求响应模式,同步转异步,以 RequestRespons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ExchangerExchangeChannelExchangeClientExchangeServer
  • transport 网络传输层:抽象 mina 和 netty 为统一接口,以 Messag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hannelTransporterClientServerCodec
  • serialize 数据序列化层:可复用的一些工具,扩展接口为 SerializationObjectInputObjectOutputThreadPool

尝试试用可参考Dubbo安装配置手册

三、其它RPC框架

motan是和Dubbo类似的服务治理型RPC框架,是新浪2016年开源的RPC框架,总体设计和Dubbo类似,相当于Dubbo的精简版,去掉了一些不常用的协议、注册中心、通讯组件等的支持。

虽然Dubbo本身不支持多语言,但它可以很方便的集成其它多语言型RPC框架,如thrift等。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oit8791/p/905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