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的教育纪录片

目录

纪录片:《人生七年》

纪录片:《伊顿公学》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纪录片:《镜子》

纪录片:《高考》

纪录片:《幼儿园》

书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纪录片:《人生七年》

片名来源于英国的一句谚语,“七岁看老”(Give me a 7-year-old child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在这一系列中,导演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每过七年便会寻访他的20个受访对象,除了拍摄他们的生活状态之外,还会固定询问一些问题,包括对婚姻、家庭、政治、信仰、理想的看法,用以观察和对比他们在每个人生阶段的变化。

个人感悟

1、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早在七岁时就已经预言了他们将要考入的大学,几年几年过去了,这些孩子实现了原定的目标; 而另一些(工薪阶层以下)的孩子可能很早就为生机奔波。

2、孩子们从小到大,目标、行为都有很大差别;

3、只有一名逆袭的男孩子。 逆袭的方式是通过受教育、考入大学实现的。也再次证明了 教育是 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

4、观看的同时,也不断往自己身上匹配,而这就是我们人类:痴迷于记录、研究人生中的种种变与不变,也痴迷于从这些看似真实的影像中回望曾经存在的自己。

纪录片:《伊顿公学》

片子主要介绍了3个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伊顿公学的生活、学习、生活情况。 

个人感悟

英国式的精英教育绝不是课业上的轻松,而是更多的体育活动、社交活动。 有一点影响特别深的是: 无论上课、吃饭 等等,一律要穿戴整齐,西装革履的出门,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主要介绍了 芬兰、印度、英国、中国等国家,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差异:
1、芬兰
1) 芬兰的小孩, 小学不用考试
2) 各个地区的教学资源相差无几,没有贵族学校.父母的收入差距不会影响小孩的教育差距
3) 学习的形式更加放松、启发孩子思考。比如,森林里面让孩子们找几种颜色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想法、打通各科的隔阂
4)尊重孩子。比如,父母弹了孩子一下脑门,被儿童保护组织知晓了,父母被相关部门约谈了三次,每次差不多2个小时的样子
5) 给孩子约定规则后,把孩子当成年人一样对待。比如,孩子完不成作业,或不做作业,只要孩子做某个记录(老师要求的),老师就不会通知家长了,因为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任务、责任
2 、印度

1)课堂上喜欢在不断辩论中,最终形成答案;

3、英国
体育运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课程

4、中国

1)更多在课外活动在课外班完成

2)老师更多不太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辩论,更多想让学生在条条框框中,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活动。比如,让学生讨论是不是应该留作业,当学生回答可以留,但不要留太多的时候,老师竟然生硬的打断说,只能说留还是不留,不做更多扩展,却并没有给孩子们太多解释(PS:试想,这种老师的做法,会在芬兰老师的课堂上出现吗)

3)会比较注重说通识教育这个词。无论褒贬,各种知识打通后,讲给孩子们

个人感悟

除了课业之外,孩子们应该更多在个人兴趣、课外活动上 做发展,实践。中外目前的差异可能是:国外把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作为学校大力推进的课程,而国内更多是 家长们额外花钱送孩子去补习班来完成。

纪录片:《镜子》

关于问题少年教育的纪录片。 孩子的问题更多来自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需要多种手段来疏导孩子心理

纪录片:《高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一句台词:“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虽说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不同条件的孩子/家长对待高考有了不同的看法做法:

1、选择参加高考。 这是国内大部分孩子会选择的道路,因为受限于经济条件、地域条件等等,这条路是大多数孩子/家长唯一的选择。

2、放弃参加高考。 放弃的孩子中大致分为两部分:

1)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孩子/家长均无太强烈愿望要继续深造,于是辍学谋生去了;

2)家庭经济优越、或孩子自身条件能够出国留学,于是直接放弃准备高考,转而为留学准备去了。

个人感悟

说起高考,可能大家就不得想到复习的”艰难岁月“、高考的公平性了。但细细想想高考的价值,其真真正正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了,更让很多人从小城市走进大城市,进而丰富了阅历,打开了眼界

纪录片:《幼儿园》

   影片中采用了采访的方式,让幼儿园的孩子谈论一些似乎是大人才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关爱、有关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带有偏见的狭隘观点。而这些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孩子,他们儿时就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思维,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决定着他们的未来。而当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他们又将同样的观念延续给他们的孩子,一代又一代。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个人感悟

《自卑与超越》中有这样的观点: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定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让这种错误一直发展。问题儿童的产生,可能要归于学校的教育,家长的教育,乃至家庭的氛围。幼儿园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而如何在白纸上画出一幅好画来,则需要学校、家长的共同教育。

纪录片:《幼童》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国,成为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个人感悟

1、无论什么朝代,年代,读书求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那时候的人的许多做法,即便在现在看来都是正确的。李鸿章 左宗棠等洋务派的许多做法是非常具有远见的
3、即便自己、许多人放到当时的历史国家格局中,也不一定能做的更好
4、开拓视野眼界,见好就学。幼童在功课、体育、社交、人格魅力上横扫新英格兰的神童。

5、历史证明,幼童赴美留学是富有成效的,这些人,多在近代的中国,起了作用,如外交、军事、通信、工程行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做到了爱自己的祖国。 这个片子,也让重新认识了左宗棠、李鸿章,他们也基于自己的立场谋求着国家的富强。

6、个体参与时代的程度是不同的。少数开明人改变不了国家的大命运,但却能推迟这个悲剧时间,或在一定领域让所学回馈国家大众。

7、对比现在的我们,活着、存在的意义是仅仅只在于存在本身呢?还是需要有其他的呢?

书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用成人间对话的语言,逻辑性、结构性比较复杂的语言和孩子对话,比用简单语言和孩子对话,孩子们逐渐长大后,会在表达、语言、理解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发布了39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45 · 访问量 8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odeyijia911/article/details/103227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