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出路》影评

《出路》是一部由陈为军执导的纪录片,下面是一些观众的影评:

《出路》影评(一):出路,就是没有出路

  故事分三条线索展开:

  搬砖家的女儿,高考三百分,家人为学费愁,她不知道学习什么专业。

  三本毕业生万超,找不到工作,近期目标是在武汉生存下来。

  民办学校招负责到处生的王老师,意识到自己是在忽悠别人。

  这看上去的三条线,其实就是一条,王老师会不会是当年那个找不到工作,频繁被拒的万超,而万超是不是当年高考分数不尽如人意的王盼。

  问题在于:

  1、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不仅在人上,优秀院校毕业的老师都愿意留在大城市,更重要的在一些软件资源上,有没有丰富的物化资源,娱乐设施,这城乡之间差别太大。

  2、教育的产业化。民办学校校长,为盈利而开学校,那些资质不全的学校,一方面能让学生学到东西吗?另一方面,真的能在就业市场得到认可吗?其实不只是民办学校,那些三本院校呢?这并非民办学校的错,市场的错,而是国家机器的欺骗和狡诈。

  3、教育问题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是分阶级的。王盼考不出高分,是因为她智商低,不努力,还是家庭环境所致,富裕程度所致。

  4、不过就像前几天看刘仲敬说的“毕业的时候你发现让你上学你吃了很大的亏,因为没有对接了。以前高考制度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公务员制度,上学的时候是一个候补官僚,毕业以后就变成了政府官员,现在是后半截砍掉,一毕业的时候你就从悬崖上跳下去了。从体制上讲,把教育制度后半截砍掉,就相当于废科举一样,把社会一个循环机制打乱了,又没有很好的替代品,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紊乱。”就像那个招生老师说的,普遍的中国人眼里,都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好读书是中国家长的意识形态。但现在这个机制断裂了,该怎么办呢?出路再哪里。该怎么形容这个困局。你读好书,像我,读书读得相当不错了,真的觉得上了一个当,读很好的书,也没有落在我心仪得位置,那么不好好读书呢,可能连进入这个正常社会机制的可能都没有。该怎么描述这个荒谬的逻辑。

《出路》影评(二):总该有条路的

  看完出路,挺难受的,现实,凛冽。

  去年随剧组抵达武汉,去到纪录片拍摄地光谷,当时志愿团队的服务对象就在片中提及的阳新。

  之前我对这种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负面运作了解不太多,看到那位老师所讲述的,在脱下正装时他说的“现在变回人类”,让我了解到现实让人异化的力量。

  剧中的女孩,其实是广大贫穷偏远地区学生的真实写照,他们面对的是陌生而狡诈的社会。就像在荒山里再也无法觅得食物的白兔,不得不被逼向更加社会化的现实丛林,以为会有青草,等待他们的却是猛虎。

  看到她山村的父母和家庭环境,让我回想到去年在黑龙江乡村敬老院的状况,这样一个不算少数的群体,几乎可以说挣扎在生存线的边缘,看到女孩母亲为筹学费张罗请客那一幕,我很难受……在城市也一直流行着办升学宴,当然也会收来客的礼金,但我理解的升学宴和其他诸如婚嫁,乔迁一样,算作一种“中国式来往”的方式,孩子考得好一点学校是父母的荣耀,差一些也是真的有父母想收回一些曾经给亲友“往”出去的礼金……但看到纪录片里母亲几乎是通过升学宴来募集或说筹借学费,让我很痛心。还记得《高三》里面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艰难,他们伟大。

  那个毕业生,应该是我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群体,身边的朋友有的也已经找了工作,进入了社会,但或许他们该庆幸的是,或许未曾遭遇到其实是更大多数普通学校毕业生面临的更大一些的就业压力,现实而锋利,反思自己,或许我真的太过幸福,当生存都成为挑战的时候,我那风花雪月的世界简直一片虚无,满眼荒唐。当有的人为今天搭什么鞋而烦恼的时候,另外一些人是没有脚的;当一部分人在攀比生活品质的时候,另外一些人还在为如何生存而艰难挣扎。

  说到出路,我想也许这是一个不小的,或者说很大的,世界性的?当代议题,僧多粥少的局面在很多领域都太过普遍,大批的待业者为了谋求更多的资源,彼此通过努力给自己增加砝码,来竞争就业天枰的偏向。在国内,上大学,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似乎被人们按照惯常理解的做出了轻重之分,其实或许也真的如此。但关于毕业生或者说年轻待业者,在踏入社会前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态度,真的因人而异吧,有的人会像我这样比较纠结且忧虑,有的人却会积极地面对,知足,努力,所以我想心态的砝码也很重要吧。

  关于拍摄方面的存疑:

  女孩与宣讲老师的相识,是否具有导演性?

  毕业生的工作不顺利,是否与拍摄的介入有关?

《出路》影评(三):中国贫困地区残酷的教育现状

  在YouTube找到的这部纪录片,三个年轻人三个阶段,考大学,找工作和搞教育讲座,面对未来的出路残酷的社会,我们无法改变贫富的巨大差异,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生存与生活的巨大差别,这一切对年轻人成长的影响,当生存都面临威胁时一样可以昧着良心慷慨陈词传讲骗钱教育,但有多少人会不堪忍受像王振祥决定辞职。这种骗子,别说农村,我们这样的大城市不一样办讲座,学证书嘛,可见学历的至关重要。

  而贫穷地区把考大学作为脱贫的出路,走出大学的社会更会是寻找出路的坎坷。片中的年轻人也体会出“社会的不公平”,毕竟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满足生存并且可以追求精神需要的物质环境在中国来说是更多的贫困地区的梦想。

  前几天在711一个店员打碎了一瓶玻璃饮料,小主管直接训斥一会把饮料帐结了,再打碎结双倍!小店员也只能默默承受。也许没有处在那样的生活工作环境,但我觉得我们社会的残酷,更多是缺乏人文教育而体现的人性诚信上,把原本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增添了更多尔虞色彩。

  纪录片并不能代表现实,而是现实的一个侧面,是作者想表达的侧面,可能也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没有察觉到侧面。

《出路》影评(四):赤壁市,应该是中国所有小县城的一个缩影吧

  第一次写影评,以前都是直接关电脑睡觉,可我感觉今天我可能没办法让自己睡着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赤壁人,我突然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那熟悉的方言,那熟悉的砖厂,那熟悉的火车站。。。那120公里之外的武汉。。。。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注册这个豆瓣然后写点什么,那么近的面孔,那么熟悉又陌生的人,现实中的王盼我身边比比皆是,为什么看到这个王盼却让我无法入眠。我曾多少次见到这些不同的命运,哪些不用参加高考的同学在期盼自己的留学生涯,哪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在担忧父母的经济能力。很真实的例子,一个父亲是某领导,一个父亲是种地的农民。

  很不幸,我不是局长的儿子,很幸运,我父母也不是农民。我不是鄙视农民,而是我本能的排斥那种无法改变命运的绝望,如果这个纪录片在继续讨论下去,估计将是对这个社会无情的鞭笞,答案可能是 马加爵,可能是祁同伟,更多可能是城中村的你,我,他。(很多人可能说马加爵活该,他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孤立的境地,而我想说,他刚出生的时候和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

  贫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病,鲜有治愈的可能,你可能听说了身边某某某家里贫穷却勤劳致富了,可当你深入的接触他,你很有可能发现他的勤劳主要是用在寻找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可能有失偏颇,但在深圳我见到了太多。。。大多数勤劳者比如王盼的父母。。。。

  已经而立之年的我,望着这无法企及的房价,我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每年有多少人来深圳?但又有多少能留下来?和王盼相比,我唯一比她多的是一张普通一本的文凭,除此之外,我并不感觉我和她又有多少不同,拿到了她期盼的文凭又能怎样,无非是回到家乡,一套工薪的房子,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我突然很害怕一个制度和法制健全的RPC,如果是这样,我的子孙很可能就和我一样,出门打工,回到家乡,生儿育女,然后再…………(其实也可以选择在深圳郊区或者临市买房,但是我害怕,出于天生的不安全感,我怕中年危机,我怕哪天公司倒闭而断贷,我怕经济危机带来的房价贬值到比我贷款还少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将一无所有。)

  可能我想得太远,片尾的丧曲(我们叫夜歌)让我想起那个夏天爷爷的葬礼,那是怎样一种悲哀才能把你的心唱得像蜂窝一样千疮百孔,听父母说那是在叫魂,让逝者回来见见亲人,听到王盼母亲唱丧歌的那一刻,我感觉灵魂为之一振,也许吧,贫穷的我们早已经没有魂了,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将死于高中毕业。

《出路》影评(五):名为出路,实为闭环-写不下的短评

  感觉像看了现代版的《活着》纪录片。现实自有万钧之力,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底层的生存是个闭环,都说教育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教育也是闭环怎么办?

  生存本身就像是一个黑洞,把高考失利的学生,靠榨干学生赚取暴利的私立大学老师,私立大学毕业后为了赚取微薄工资的求职者的命运绑缚在一起。所谓教育改变命运,其实就只有高考本身宛如一根从天上垂下的细蜘蛛丝,无数考生想抓住它爬上去,没上去就只能围着生存爬行。看似前方有路,却是封闭的一个圈。

  靠教育脱贫的梦想变成诈骗的软肋,就好像心灵鸡汤多为毒药。诡异的是诈骗能够存在是因为被骗的人的教育不足以识别诈骗,然而能获得的教育本身就是诈骗。无论是骗人还是骗己,纵有万般无奈,却是生存必须。所以曝光这起诈骗的这部片子也很难被潜在被骗人看到。

  毕业求职者万超在一个别人城市的黑夜里无法克制地流泪崩溃,又在另一天早上收拾妥当笑着重新出发,说着类似:现实太艰辛,但明天总是会好的。这样的话。他是个上进,阳光,努力的青年,像是一个冲浪者,一时间被巨浪淹没,过会儿又再小小地浮现继续和巨浪搏斗。

  记得曾有面试官问他有什么目标,他说就是在武汉生存下去,面试官又追问他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他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迟疑几秒才结结巴巴说出上下班之余能有时间看点书已经很理想了。他是疲于奔命这个词的最好注解,起点是生存,目标也是生存。

  很想送句常被提起的话给他,叫:真正的成熟不是忍受痛苦,而是知道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然而在他的世界里生活=生存。衷心祝愿所有像他一样尚未绝望勇于搏斗的人能尽快脱离生存的闭环,有闲暇去思考真正生活,不再被巨浪追赶,到达一片平静的海洋。

《出路》影评(六):出路

  这种三线独立叙事没有一丝的矛盾 拍的很好 去年实习过一个月的我看来这太现实不过了 那个毕业大学生在学校还是很优秀的可是到了社会上就碰壁 可是社会就是社会! 也绝不是什么大学就是小社会这种狗屁言论 刚毕业找工作至稳定应该是人生中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之一吧 住在条件不好的只够放一张床一个卫生间一把桌子一个小衣柜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给你的地方 精明的不能再精明生怕你少给了它一分 没有稳定的工作 一个月千把来块真的很难活 很感触的说一个农村孩子读书的未来是有的 十八岁那年 我上了大学 以为毕业能赚大钱 可大学上了我并狠狠把我操了衣服都不给我穿且把我扔向了社会

《出路》影评(七):《闲言之出路》

  约莫是在去年3月份,从南方周末上知道了这个纪录片,出于近几年来对纪录片的相对偏好,也出于一直以来对此类题材的兴趣关注,还出于对BBC纪录片的一贯信慕,所以几乎也就是在知道后的第一时间,我就从网上搜来了视频,然后独自安静地看完了一遍,看过之后,思绪万千,感慨万千,虽是沉默良久,却似有千言塞在了心口。当时也便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些文字的出现。

  《出路》是BBC纪录片频道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系列八个纪录片的最后一个,或者是说,在几十个拍摄成果中筛选出来的八个中的其中一个,八个纪录片除了第一个是总括性的介绍了贫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变迁,其他七个从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对贫穷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思考。

  今年年初的一段时间,又算是费了一些周折,我把这八个片子都下载到了电脑里面,从最初大概都只是都用上几分钟草草扫视过了一遍,然后再到断断续续一个不落地全部看完,总计大致是历经了两三个月之久。而在第二回看完《出路》之后,自己的思绪更多,感慨也更多,甚至,还多出了一些悲伤,虽然,也更想要写下点什么,但现实却又是常常客观主观地拖延着,久久都没有敲出一个字来,只是心里边倒还是一直惦念着这笔“欠债”。

  逐个看完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之后,发现自己除了能深切体会和忧虑其中出自于中国的这个《出路》之外,开篇的《动画贫穷史》也还算是能大致理解一些,而其他几个在走马观花的欣赏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的匮乏和现实背景的不解,因此在巨大的信息量中,我所能理解的和所能消化的部分都非常之少,但是,这丝毫都不妨碍我对那些劳心劳力付出的导演们由衷的敬佩和叹赏。

  略作一下猜想,陈为军导演拍摄的这个《出路》能够入选的原因之一是日渐受世人瞩目的中国近些年来贫富差距着实分化得越来越严重,原因之二是他选择的切入点标杆鲜明而又辛辣独特,并且一定程度来说还颇具有一些讽刺意味藏在其中吧,它的英文译名是《Education, Education》。题外话一句,之前我看过陈为军在武汉一所小学拍摄的纪录片《请问我投票》,当时的感受是毫不亚于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而在豆瓣上多做了一些了解之后,发现这个导演拍过的其他纪录片也是难得的口碑良好。

  当今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熔炉,熔炉里参杂着的有文明富饶的现代都市、也有赤贫落后的偏远山村;有商贸发达的契约意识、也有炉火纯青的官僚传统;有削山填海的非凡构想,也有男尊女卑的残规陋习;有天涯咫尺的便捷通讯,也有比邻不识的深深隔膜;有孔孟老庄的朝花夕拾,也有道德礼仪的愈加式微;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百花齐放,也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刻板迂腐。

  这个纪录片就像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手术切片,它选取的部位是社会金字塔结构的最庞大的底层。

  ——“在中国,高考是每位学生命运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它决定了考生一生的出路。”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桥的这一头,系着的是“一切为了高考”的家长们的苦心,桥的那一头,飘着的是“高考为了一切”的学生们的迷途。也说高考是“不公平中的一种公平”,“不公平”是说无论一个人平素学识能力如何,几乎只是几页试卷就判决了他的前路去向,“公平”是说无论一个人起点贫穷富贵哪般,它至少设定了既定规则近似的公共赛道。

  如同片头的题记,《出路》纪录的点点滴滴都是围绕高考展开、或是与高考紧密关联的,其展现的时间跨度也是在高考结束之后的两个多月。也许真正与片中人接触的时间和拍摄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所展现出来的,所以剪辑出来的成片之中,片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没有什么违和感,行为和情感都显得真实而自然,而虽然片中也有不少为了推进节奏转换的自我独白,但是通篇下来,却也并没有带来什么生涩和不适的感受。如果说纪录片所最注重要求的是对真切现实毫不增减的本色还原,那么在我看来,这一纪录片应算是成功地做到了。

  《出路》主要纪录和表述的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来自于中国社会中下层的三个年轻人在2012年高考之后的一小段生活经历,而且这小小的一个片段,几乎算是改变了或决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王盼,刚刚考完高考的高中生,成绩中下,家庭贫困,虽然考场发挥失常,但是这失常的高考结果仍然几乎是其用之开始准备人生蜕变的唯一筹码,对她来说,高考就像是一根纽带,连接的是之前的困苦无助和之后的艰辛无奈;万超,一所普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虽四年前已跨越了高考,但如今面临的就业难题仍然受着那次高考极大的余波影响,因为其学校的名气不够而直接拔高了他就业的门槛线,对他来说,高考就像是藏在心底的一把咸盐,哪里有了伤口,哪里就会加剧的刺痛;王振祥,软件教育学院的一名老师,负责该校某个分区每年面向成绩较差见识面窄的农村高考生的钓鱼(招生)工作,因为受到辞退的要挟而不得不到处招摇撞骗从而良心备受煎熬,他自己曾经经历高考后又从大学毕业,如今在民办高校任职教师,因此他最能体会高考后的高校教育的诸多现实弊端,对他来说,高考就像是一种试剂,它能够测试出这个纷乱复杂的丛林社会的离奇真实和斑驳陆离。

  “读书(语境原话意义应是等同于上大学),是我们当今社会最好的出路。”

  诚然,对于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人们来说,这句话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而合理的,但是同时,即便是这看上去很美好的康庄大道,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它的欺骗性常常是远多于不确定性的。可以说,“读书无用论”的危害有多大,这句话存有的误导和片面就有多大。如同片中的万超,那个坦诚而勤奋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并没有其他的出路为之佐证,但是他所面临的身心困窘和前路迷茫,很难让人去相信,他走的上大学这条路径就是他能实现未来精彩人生的最好出路。虽然“毕业等于失业”并非每一高校毕业生的常态,但是据我的观测,在毕业前后,无论就业与否,对于毕业出路的困惑彷徨和茫然无助却几乎都是人皆有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在过往的两千年里也许的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在已是半现代化或是现代化、传统伦理“礼崩乐坏”、价值观越来越趋于多元的当今,这句真理如同泛滥至大街小巷的成功学理论一样,既像一剂麻药,让人无需再努力认清身处的位置,也让人无需奋力寻觅正确的方向;又像一剂毒药,让人在人云亦云人信我信中心患理智顽疾,让人在外界的误导和自我的沉陷中逐渐病入膏肓。

  对于我来说,浮浅的认知是,一个人在重要路口的最好出路不应当是由他人指定出来,而是应该由自己找寻出来的,首要顺从自己的天性,其次厘清面临的现实,然后参佐他人的指引,明而辨之,笃而行之。当然,要良好的实现这一过程、达到理想目标,这其中会有很多误区等待排除,会有很多学识需要积淀,会有很多技艺应该磨练,而其中间必然会有许多困扰许多挫折许多磨难,但是,这不正是整个人生路途的一个缩影么,有不断的坎坷艰辛,有不时的喜悦悲伤,还有不定的阴晴圆缺,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假若只有一帆风顺,只有诸事坦途,只有按部就班,我想那一定不是一个人属于自我的人生,而只是给定的人生,那一切都是“楚门的世界”。

  实事求是而言之,作为从出生到高考之前都没有涉足过县城之外的乡村少年,那十载寒窗所换来的高校生涯,那的确应该被认为是实现个人在社会阶层中跃迁和立身最为直截而明朗的途径。虽说寒门难出贵子,但是既然有了这么一条容许寒门之子憧憬与奋斗的路径存在,那么也就算是存在了一个人从下游开始全力拼搏,然后最终到达中游乃至上游的可能。而且,身为成长在封闭落后社会底层的寒门之子,为了改变自身出路而依靠刻苦用功读书几乎是他们祖辈们所认定的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于是乎,这也常常会是他们自身所认定认可的选择。这一流传了二千年的传统之见,在没有强大外力的革新之下,自然而然地,它会祖祖辈辈地继续流传下去。“鲤鱼跃龙门”,这条路径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阶层之间越来越固化,流动可能性越来越小的今天,这条路径实现的难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重重,越来越凤毛麟角。这难度的变化也许并不是人为选择决定的,而只是类同于其他生物群落一般在发展变迁中的自然属性吧。

  片子的中心词是教育,或者说是受教育,这也是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有时我会想,兴许个人要能够有所改变的出路是将之主体略加转换一下,变改为学习,由学习知识开始,到学习做事,再到学习为人,由学习失败开始,到学习应变,再到学习成功。假若能够长此以往地秉持这种谦逊之态,无论身处什么困境,想必都会日渐有所改观。

  (2014年12月19日 夜 于金昌)

《出路》影评(八):无力感

  周六凌晨时分看了家伟给我推荐的BBC纪录片《出路》,看完以后的感觉除了有一些错愕,心酸以外还觉得有一些说不上来的恶心,就像走在路上突然有虫子落在身上那样的感觉,张开嘴又说不出什么。一些人的生活以这样方式呈现给你看,直接剖成一个横截面,露出你可能没大准备好接受的那一部分。

  英文名是 education,education,主题大概是想抨击我们教育产业化,招了这么多人,就像导演陈为军原来想给的名字Chinese Dream,给人们一种幻像,考大学了呀,人才呀,以后肯定有好的生活。难道生活不总是残酷,狰狞的吗?考上好大学就有好生活,骗谁啊?呵呵,骗的就是你,骗一个算一个。这么多人一起上学不好吗,不上学也真的没有啥好去处了呀,无论是本一本二还是骗钱的本三总比混社会好吧,我是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王盼家吃饭时的气氛,王盼给他爸倒酒,倒少了他爸露出的那种不满,少喝一口会死啊,喝完酒会不会打人呢?曾经看过一个震撼的片子就是醉酒的父母在孩子眼里的形象,真是太可怕了,还有王盼妈妈唱的小曲子,十个手指只剩下一个哟。

《出路》影评(九):振聋发聩!

  教育产业化,教育也成了企业的样子,而不是神圣的精神洗礼。老师到处跑也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一个学校”说的我瞋目结舌!!!“上学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好工作”真是中学好好学习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的狗屎思想的延续,shit。三大暴利行业之首-招生!

  “城市的小孩不上当啊”,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真是痛,多少农村的父母把辛苦钱给了商人,可是这就是现实,就是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的现实。

  “学校讲的什么样子就不说了,反正老师都是去混时间的”别说这种培训学校,就是所谓的我在的名号是211的学校,老师也都是忙着自己的所谓项目,对于上课,多数老师都是混!

  学校里的人真的对于学生以后怎么样一点都不会管的,而当初天真的我还对于人性保佑好的期待,而后才知道这个社会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冷漠的多。

  看到那个考了388的女生打电话说别人建议她学会计,我也想到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到了大学也不知道学什么,一方面是家长的引导,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已经沦为应试教育的傀儡的错误指导,不过也不能算他们的,都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再向上说就涉及政治了。

《出路》影评(十):奇怪的叙事逻辑

  片子开始时候是三线独立叙事,那么从概率上讲其中两线最终交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事儿就发生了,卖鸡汤的平面设计师忽悠上了农家女孩把家里多少年的血汗钱送给了收钱不办事的某坑爹学院。显然导演不但看见了六万块对于那家人意味着什么,也看见了这六万块的含金量惨不忍睹,我暂且把这当做是为了客观反映事实而采取的纯粹观察者视角,也默认职业精神高于一切,从而免去讨论“动物世界里拍到鳄鱼蹲点企图捕杀水牛的时候是否应该扔石头提醒水牛快跑”这种永远在职业精神与伦理道德之间震荡的蛋疼问题。我只是很好奇鸡汤讲师是怎么跟农家女孩搭上线的,别是导演整的吧。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renhui/p/995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