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变量类型,命名规范,类型转换,占位符及基本运算

前言

由于业务需要,我接手了一个新的项目,这个项目要使用python来开发。之前一直都是使用PHP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刚好这次就给点压力自己,系统地学习下python的开发。
我在网上找了下一些教程,主要是以廖雪峰骆昊的教程为主来学习。
主要是因为视频教程太耗费时间,而且学习这个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多练习,多敲码才会上手,同时也记录些学习笔记,给自己当做复习用。

正文

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win8.1
python版本:python3.8
ide编辑器:pycharm

python的数据类型

在PHP中我们知道有很多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字符型,浮点型,布尔型等等,其中字符型应该是用的最广泛的了。在python中也是有着差不多的数据类型。

先说下python中可以使用type函数对变量的类型进行检查

整型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表示任意大小的整数,也包括负整数,在python3中整型只有int,例如:1,33,250, -1234,0等等,也有用16进制表示整数的,16进制用0x作为前缀和0-9,a-f表示,如:0xf,0xff

#十进制
a = 23 
b = -34
c = 0
print(type(a)) #返回:<class 'int'>
# 十六进制
d = 0xf  #print(d) 输出 15
e = 0xff  #print(e) 输出 255

浮点型

浮点数也就是小数,之所以称为浮点数,是因为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时,一个浮点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可变的,浮点数除了数学写法(如123.456)之外还支持科学计数法(如1.23456e2)。

ab = 1.234e2
print(ab) #123.4
print(type(ab)) #<class 'float'>

字符串型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hello’和"hello"。字符串还有原始字符串表示法、字节字符串表示法、Unicode字符串表示法,而且可以书写成多行的形式

e = 'hello'

布尔型

布尔值只有True、False两种值,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尔值(请注意大小写)。布尔值可以用and、or和not运算

a = True
b = False
a and b #print(False)
a or b #True
not a # False

空值

空值是Python里一个特殊的值,用None表示。None不能理解为0,因为0是有意义的,而None是一个特殊的空值。

变量命名规范

在Python中,变量命名需要遵循以下这些必须遵守硬性规则和强烈建议遵守的非硬性规则。

硬性规则

  • 变量名由字母(广义的Unicode字符,不包括特殊字符)、数字和下划线构成,数字不能开头。
  • 大小写敏感(大写的a和小写的A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 不要跟关键字(有特殊含义的单词,后面会讲到)和系统保留字(如函数、模块等的名字)冲突。

PEP 8要求(python的一种编码规范)

  • 用小写字母拼写,多个单词用下划线连接,如 user_data
  • 受保护的实例属性用单个下划线开头,如 _a
  • 私有的实例属性用两个下划线开头 如 __b

类型转换

  • int():将数值或者字符串转换成整数,可以指定进制。
  • float():将一个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
  • str():将指定的对象转换成字符串形式,可以指定编码。
  • chr():将整数转换成该编码对应的字符串(一个字符)。
  • ord():将字符串(一个字符)转换成对应的编码(整数)。

占位符

%s 既可以表示字符串str,还可以表示整数int,浮点数float;

%d 既可以表示整数int,还可以表示浮点数float(去除整数部分)

%f 既可以表示浮点数float,还可以表示整数int(默认保留6位小数)
(若想自主保留n位小数,可将其表示位%.nf)

运算符

Python支持多种运算符。
运算符的优先级指的是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先做什么运算然后再做什么运算。
在实际开发中,如果搞不清楚运算符的优先级,可以使用括号来确保运算的执行顺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 python每种类型都是一种class。
  • 在运算中,要保证参与运算的元素是数字型的。
  • python没有像PHP全等=== 概念
  • 运算符增加多了not 运算符表示非(PHP是使用 ! 来表示非),增加多了in ,not in 等运算符。增加多 [] [:] 切片的使用。
发布了1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1 · 访问量 794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050895/article/details/1039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