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就是女的

    “优秀的女生写出来的程序比男生的更漂亮,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好像就是女的”,微软实习生小涵(化名)说,“是的,很自豪,我从来不觉得女程序员是女吊丝。”


    小涵选择计算机专业是误打误撞。后来她逐渐发现,尽管过程会很痛苦,但一个问题用几行代码就可以把它跑出来,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她喜欢数学,写代码时也能用上。


    大四时在百度实习,小涵负责的工作部门里没有其他人参与,所以她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慢慢搞定。到后来,不仅是带她的上级认可,连整个大部门的老大都觉得很有意义。一个月之后,他们就又招了两个实习生和她一起做,形成了一个三个人的项目小组。小涵成了小组领队,从无到有做出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成果来。


    在微软,小涵发现,优秀的女孩子能拿到 Special Offer (特殊优待录用),而有的男生则只能拿到普通等级的录用。这个研三女孩计划毕业后还是走技术路线,这样“能学有所用”。


    在确定毕业后去向的最终时刻,王一娇曾经犹豫过,“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安定的家庭,至少能在晚饭的时候回家吧。”最终她还是决定到互联网企业来。“现实点说,钱很重要。” 王一娇觉得也许曾有过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儿子可以养老。而 80 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了,姑娘家自己挣钱给父母养老才有底气,不仅活着,还要活得好。


    “我希望自己赚的钱能满足自己。”山西太原某热能国企的女程序员刘溪说。她想要的太多了,化妆品、包、旅游……而且不愿意靠“我老公有钱”来实现。


    “我佩服他们能想出很多拒绝你的理由。”回忆起毕业时找体制内技术工作的时候,刘溪忍不住笑了起来,捏着鼻子模仿通常也是女性的招聘人那轻柔的嗓音。她简历漂亮,实习经历也丰富,想来想去,之所以被拒绝,只能是因为自己是女生了。


    刘溪的男朋友也是国企单位的程序员,和他同一批入职的女程序员在一年内全部从技术岗位转走了。国企很少加班,要加班也会有提前通知和加班费,但刘溪很向往互联网企业的氛围,希望也能做出更好质量的数字产品。


    “我事业心很强。”她说:“选专业的时候是懵懂的,工作以后发现不适合可以变。但如果不好好做事,那也不能怪人家歧视你。”


    我的世界变得很小


    “我的专业课里,也就两门课程真正与编程相关。”大学时读数学系的阮航对记者说。她 2012 年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成为华为南京研发部门的一位程序员。她身边女同事们的专业背景也五花八门。


    据阮航的描述,在编代码这样应用性强的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尤为关键,新人进入总会有迟迟出不了成果,埋首重复工作的磨合期。“很多东西不会做,是因为没见过,课本上也没有”。


    每个程序员入职后都会被分配一个师傅,刚入职的一个月,王一娇不得不拽着负责带自己的女高工请教,因为自己连基本操作都不是特别熟悉,感觉“每天存在的意义就是浪费师傅的时间”。


    她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打标签。一个长长的地名切成好几段,分出哪个是核心词再归类。人工一个个标注太慢了,写个程序一趟跑下来,上万个地名得被标注好,准确率还有要求。


    这和她对自己工作的想法有些出入。招聘时被告知是“做模型做算法”,很高大上的数据挖掘师,现在大部分工作都在不停地优化策略,也就是在程序里改改这改改那儿,再试一遍,看看准确率会不会更高。


    “目前的工作没有科学家式的创新智能,苦力居多。”有时候她也会着急:业务能力有提升,学术能力提升太少了。


    晚上 9 点,北京市西二旗,外围是钢化玻璃的互联网企业大厦透出白炽灯光,像穿越夜色的巨大航船。一周六天工作,没有加班费,此时部门里所有的人还是没有离开各自的格子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shenmea5/article/details/3894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