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角度看中文编程的未来

我是一名物联网的软件从业者, 涉猎算法和教育. 看到芯来科技和友商们为国产芯片的研发那么卖力, 颇为激动, 从成套的实体书到完善的文档,  又特地给入门者定制的相关的开发板. 其实, 友善的中文书籍和文档确实降低了许多开发者入门的门槛, 这里没有对英语的任何歧视, 突如其来的专业英文术语对入门开发者难免会有点消化不良, 缩写就更难受了. 我小时候的编程启蒙语言是易语言, 它在那时直到现在都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长得像VB但又没有微软亲儿子的待遇,  只能在win平台下做窗口开发等等. 其实它是有机会抓住10年前鼎盛时期的发展机遇, 跟如今新宠Python争一分天地. 但是现实确实是国产软件公司的路真的不大好走哦.  

回看现在兴起的围绕RISC-V指令集为核心的发展, 既然中文文档完备了, 容我们异想天开一下会不会出现开源的中文汇编语言, 甚至更高级的语言, 如果实在太不切实际, 做一个平行转换的转译器吧(先用python写也没问题, 不要碍于为中文形式化而形式化), 至少说 汇编和C语言至少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中文化互转(寄存器应该保留原始的称谓ax,ex,....). 互转更多地是对多语言的支持, 因为基于Verilog及其它语言的硬件仿真器好像真的只有国外有做, 所以估计一些测试估计不可避免使用原生的语言...当然, 理想是追求原始的中文代码能够直接编译成最终的二进制程序, 再次强调, 这里所指的中文代码并不完全是中文代码, 它可以容许中文, 英文以及阿拉伯数字.  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源于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二是对青少年编程教育有莫大的帮助, 三是哈农提出的不同的语言的信息熵特征, 中文的信息熵大于英文, 也就是说, 你在对象后面输一个字基本就确认你要使用的方法. 即使在Unicode(我个人强烈支持这个字符集)+UTF8环境下, 一个中文占3个字节, 一个英文字母就占1个字节, 其实表达相同语义的情况下, 汉语的字符数量可能会比英语字符(字母)数量少得多. 说了这么多, 这里很多建议都指向一个工具——IDE, 它能满足上述的要求, 而且它本身可以用很多高级语言去开发(Python, C# ,JAVA,...), 这里着重提一提它应该配备一个与中文相适配的代码智能提示器. 

为什么要强调中文编程?  

中国有14亿左右的人口, 而且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开发者自然也水涨船高, 当然前提就是:入门的路要好走一点. 其实不难想象日后中国的开发者素质会逐渐追赶印度. 所以, 中文编程应该有一席之地. 现在包括你和我, 不懂英语基本就宣告你在嵌入式, 甚至软件行业里基本没戏了.但其实有很多人还是有潜力的和心思的. 
不妨想想, 日后微型智能设备数量井喷, 国内看得懂中文的不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 是否都应该给他们一个大致能看得懂的程序逻辑, 一个他们修改程序代码的机会呢? 玩具车能不能让小学生自己去开发, 而不是总沉迷在我们这一代前沿开发者开发出来成品之上. 且况, 现在能开发arduino的学生至少要初中以上吧?
我谈了那么多, 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但感觉总比现在用表面的前端技术去糊弄小孩学一些所谓的中文"程序"会好一点点吧, 因为不免要告诉他:"算了吧, 用中文写不了大程序和底层嵌入式. 好好去学英文吧."  

 

博主发表于RISC-V MCU论坛 BBS

发布了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30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ldfaaa/article/details/10057709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