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兴动脑医疗AI战胜10名专业医生,未来哪些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2018年4月3日,全球首次“人类染色体影像处理人机大战”。人工智能结合医疗领域从未有过此类型比赛,10位中信湘雅医院资深研究员直接对阵光琇-自兴智能医疗联合实验室研发的系统,最终系统以近20倍的分析速度完胜人类,并且在分析准确率上几乎接近资深技术员。


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很多原本只能由人类完成的工作在逐步被取代,司机、编辑、甚至可能是律师,记者,在未来哪些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要知道哪些工作容易被人工智能(AI)取代,要先看看它究竟擅长什么样的工作。

大家会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图像识别,毕竟刷脸解锁手机、解锁App已经用得越来越广泛了。其实,现在图像识别技术已经非常强大,除了用来认脸之外,根据医学影像识别病情、在流水线上用摄像头识别产品瑕疵,也都有巨大的潜力。

其次是语音识别。现在语音识别在实验环境中的错误率也已经非常低,短句子的语音转文字也很成熟。比如说微信里发送的语音内容,转成文字的效果就勉强。美中不足的是,嘈杂环境下、或者大段演讲的语音识别结果还无法让人满意。

当然还有翻译。现在虽然机器翻译的很多句子还会让人觉得“不是人话”,但毕竟翻译的速度、掌握语言的数量都是人类无法比拟的。

另外,AI理解短句子并生成回复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各类应用也在渐渐成熟。

从上面这些AI擅长的领域我们能看出,需要从图像中寻找特定信息、特定模式的工作,AI经过一定的训练,都能做得非常好,而且比人类发挥得更稳定。比如将纸上的文字录入电脑的打字员,已经不太有用武之地了,而从监控视频中寻找某些人或行为、看X光片判断疾病、在工厂流水线上检查产品外观瑕疵等等工作,也都将很快自动完成。

就算是AI做得还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比如长篇演讲或对话的语音识别、语言的翻译、聊天等等,在那些要求不太高的简单使用场景中也都可以自动化实现。比如国外的视频网站YouTube,就配有自动生成的字幕,还能自动翻译成其他语言,可见速记和简单的翻译工作,也已经离自动化不远。而“要求不太高的聊天”,对应的是那些每天要回答大量重复问题的客服,他们的工作,也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自动化了。

说起究竟有哪些工作容易被AI取代,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这两年来,在好几份报告里做了详细、系统的梳理。

在今年11月发布的“工作得与失: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变迁”报告中,就有这么一张图,描绘了对于到2030年,6个国家中各类工作岗位变化情况的预测。

棕色、橙色调的表示岗位减少,蓝色调的表示岗位增加。

从图上可以看出,麦肯锡对中国的整体情况还算乐观,但有几类工作岗位呈现减少的趋势:起重机和拖车司机、传送带机器的操作员、农机设备的操作员。另外还有几类基本没有增长的岗位:生产工人、普通修理工、机器安装及维修工人、下地干活的农民。

而从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社团和社会服务工作者、助教、法律支持工作者、酒店和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公司里的IT、财务、行政助理、以及准备食物、紧急状况救援等工作,也面临减少。

那十几年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工作呢?

去照顾病人、孩子、或者普通人,去学校教书,都是不错的选择。管理类的岗位、去和计算机打交道、去从事艺术、设计、娱乐等创意类工作,可能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ongnaoandroid/article/details/79984856
今日推荐